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文明的救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1-08 11:32:0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文明的救赎

  所有艺术作品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力皆应源于共鸣,那应是一种建立在非理性状态下的与潜意识所达成的共识而构建起来的共鸣!这就如同伟大的诗人之于文字,用壮丽诗篇激荡思想;杰出的音乐家之于音符,用不朽的乐章洗礼灵魂。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当代画家而言,显然应该用手中的画笔之于色彩,将思想与技艺凝结为绚丽图景,以此来叩问这个时代并启示于未来!--或许,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的与观者达成这种共鸣。

  在画家石建军的作品中我探寻到了艺术内涵与精神思想碰撞后所释放出的这样一种力量。那冷静的画面与饱满的构图,无论从画面的美感诉求还是深层的思想表达中都能与我们的精神世界达成某种默契。具象的风景写生抑或意象的激情创作,皆被他寄托了某种心绪与情感,一种传统中国文人式的精神本质在他的身上得到传承与展现。正因于此,他的作品也便因着这些内涵而附着了一种神采与气息。

  石建军将他近些年的创作分成了三大系列--风景写生系列、荆棘系列以及文明的遗迹系列。三种不同的作品形式与主题在我看来也应该是他的三种不同的艺术思考与情感表达。从昨天的依从到今天的反思及至明天的对于人类文明的拷问,由近及远的时空交错,由浅及深的思想寄托,都能依循着他所要诉求的主题而被放逐到画面之上。

  风景写生系列简单的来看也许没有过多的深层次内涵,但其实画家更多表达的应是一种对大地的依恋以及对单纯世界的某种向往。直截了当的具象写实手法将这种真切的情感追溯至本源。那明快的调子充满着暖意,那硬朗的笔触流淌着激情,精到而准确的将现实世界进行了有效的还原与再一次诠释。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反复的涂抹,多的是一挥而就与一气呵成的畅快淋漓。这样的一种世界显然更有着它的大美所在,那风卷黄沙的土塬归结到画面里也变得如此之圣洁。千万年来大自然的造化与人类无言的顺从表面看来只是一种简单的依从,但归根结底却是一种纯粹而至真的精神境界。

  荆棘系列更多的是在诉求矛盾与反思,冷寂的城市与现实生命力的顽强在此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城市与自然相互抗争着,蔓延与扩张、毁灭与重构,而剩下给我们的是冰冷的世界以及对未世的迷茫。从冰冷画面中突兀而出的那一抹光芒依旧阐明我们的存在,画面前景处的荆棘丛生也昭示着生命力的顽强。光芒所映照下的大地依旧生机勃勃,但未来的世界将会怎样?未来的我们将会何去何从?画家用三段式构图将自然、人类与生命力归结到一个画面之中。色彩的运用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被画家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便整体的冷调子中也能充盈着丰富的色彩。或暖色调的肌理以刻意的飞白形式被烘托了出来,或冷色调的基础之上布陈亮丽的色彩而营造关系,经过冷暖色调相互调和之后,画面变得更加内敛而含蓄。繁复的笔触表面看来略显凌乱而琐碎,整体观之又都鳞次栉比而坚实有力。没有厚重的色彩堆砌,没有大色块的铺就与点线的强烈对比,但画面同样具有极强的力量美感。

  文明的遗迹系列则应该是画家对于人类未来世界的一次叩问。当人类文明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当我们生活的城市只剩下残垣断壁之时,大地开始变得无言而静默,暗淡的星空下城市如死一般寂寥。荆棘系列作品中象征着生命力的那段前景构图被画家舍弃了,温暖而丰富的色调也不再那般和煦,刺眼的白色大量充斥于画面之中,于阴郁间张扬着冰冷。色彩虽然依旧丰富着,象征着人类文明由钢筋水泥所堆砌的城市也依旧残存着,但那只是我们所谓的文明残存下的遗迹!

  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画作所要表达的精神思想与题材已然没有了太多的关系。原本作为唯美表现而生的风景画同样可以关注于自然、同样可以关注于生命、同样可以关注于未来,而且可以如此之深刻与彻底。石建军用他的精神表达以风景画的形式对人类的文明进行着深入剖析,并以此阐述他的迫切的对于人类文明救赎的渴望。他着力将理性的思辨诉诸于景物画的创作中来,那原本很难附加过多精神内涵与人文关怀的风景画从而被画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刘梓封

  元艺术中心 艺术总监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2008造型艺术新人展
· [专稿] 月光不落帝国-从中央美院到皇家美院
· [专稿] 牛房仓库活动
· [专稿] 秘鲁艺术家地罗神个展:无色之美
· [专稿] 当代源创画廊展览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