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电子媒体绘画展参展艺术家访谈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9-25 16:27:4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参展艺术家访谈录:谢曹闽 金阳平 孙 尧

  1、模拟电子图像的理由

  孙尧:我描绘人的躯干、面容,或者风景,乃至一些人造物——如俯冲的飞机,尽管所有这些都取材于照片中的影像,但我的目的却并不在于描绘照片。我用一种特殊的技巧来重新绘制这些影像,意在探讨世界呈现在我们眼中的,其实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个样子:我们总是带着选择性地看,或带着情绪在看。在信息时代里,图像对我们视觉的狂轰乱炸,已经破坏了我们的选择性和主观性,它们始终是在用一种事先营造好的目的性来迫使我们接受,同时还消解每个人的感受差异。图像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流行的、什么是应该选择的。而我却要刻意怀疑这一点。

  段君:感觉你的画面总处于风暴之中,是否想要展示自然的复杂性,并重新连接人类与自然曾决裂的一切?

  孙尧:我是在书写心中的山水、书写心中的环境,随之表现出来成为一种可见的形式,因为所谓人文,即是要尊重个体。在我看来,世界分为这样几个部分:1.是我们自己所处的那个自然世界,即现实世界。2.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世界,它受控于我们的认知。3.是我们所不知道但却向往的那个世界。我的作品里始终都在探讨这三个世界之间的联系。

  段君:孙尧和谢曹闽同样使用两幅图像的叠加混合绘制方式,同金阳平作品中的颤动效果应该具有同样的功效:既是破坏又是开拓,目的是为了打破单一世界的封闭性。你们最初是否有这样的考虑?

  孙尧:我选择山水和人体作为两重图像来表现,并不涉及中西文化比较。我不仅将两种影像混合在一起,同时也模拟山水画的笔法效果和人体形态,使之产生互动。其结果是让观者消耗时间来认识图像,并对自身消费图像的方式产生思索。因此,我认为我们认识自然世界的程度有多深,我们内心精神世界的发展程度就有多深;而且它们始终是在某个时刻、某个形态上相互转换,我用视觉来表达这一转换。我的作品通过表现图片中的普通世界来寻找其中的不同:我将人的五官幻化成为有着奇怪形态的山水空间,又好像是云雾缭绕的太空,似曾相识却又不同寻常。所有的明暗、光线甚至前后纵深,都发生了转换。

  金阳平:颤动是一种不正常状态,画面就像被恐吓而引起表层肤体的起伏:“鸡皮疙瘩”就是这种很好的解释方式,反映、消失,最终图像也消失了……

  段君:你为何要模拟电视屏幕?尤其是显像管老化或电子干扰等故障发生后的“问题图像”。在你看来,这个同身体表面的肌肤感有何关系?

  金阳平:这是一个视觉载体,它表述了这个时代图像意识的本质。在视像的传播中所产生的、被干预的图像是带有霸权性质的。透丽的色彩是数码像素的结晶,灼伤是叙述一种网络的情结,它像一层被灼烧的肌肤,被烧成一片片叠加的、仿佛在空气中颤动的色域。身体的肌肤与电视的屏幕都是一层会呼吸的、有气孔的表层,也会被人打伤而颤抖。

  段君:在你的《发言人》系列中所使用的“截图式”叙事方式,是否力图使绘画成为思想的契机?

  金阳平:我想绘画不仅仅是墙面的装饰品,它还在形式的实验中有新的灵光显现,就像屏幕闪烁的光点,记忆着一片片美丽与伤痛:六国谈判的成果和被人鞭打而深藏仇恨。凝固思想也许会成为一种可能性。

  孙尧:我们常常被动地接受图像讯息,却很少有时间来理解和分析。我们只根据习惯或引起刺激的强烈程度来选择图像,真实可成为图像,图像也可成为真实。我们很少、也很难洞察图像后的真伪。我的绘画注意对图像的理解和辨识这一过程,我并不确定绘画的唯一主题,作画过程中我让自己不自觉地跳跃于截然不同的图像之间。呈现给观者的也是模棱两可的影像,他们需要自己去寻找和界定愿意看到的图像,这一过程需要时间,而时间却是这个时代影像传播中最不需要和被省略的。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郑志玹个展——沙漠中的春天
· [专稿] 亚生产——倪海峰个展
· [专稿] 风景的拓扑—玛吉画廊开幕展
· [专稿] 塔罗——熊宇个展
· [专稿] XYZ画廊——似花非花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