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敢:西方美术学院的历史和意义

时间:2018-12-28 10:25:14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导语:

重估学院派的价值:今天,随着当代艺术的繁盛,很多人将学院派视为保守、封闭的堡垒。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此次讲座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系列讲座第三场。讲座中,张敢教授从“学院”的定义及历史发展出发,对当代艺术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做出梳理与阐释,最后对学院派绘画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重估,同时也对徐悲鸿在中国美术学院教学做出的贡献做出评议。

主题:重估学院派价值—— 兼论徐悲鸿对中国美术学院教育的影响

第一部分:西方美术学院的历史和意义

我不是专门研究徐悲鸿的专家,我只是做西方美术史的,郭老师说你可以谈谈在西方的美术学院的状况,当然对我们今天的中国是有所借鉴,我在美术学院任教,我还是觉得美术学院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当代艺术特别兴盛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概念是需要我们纠正的,什么是当代艺术,什么是学院。这两者之间是不是矛盾的?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想讲这个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实我不认为存在当代艺术这样一个概念,当代艺术就是当代的艺术,当代的所有艺术都是当代艺术,但是我们所讲的这个当代艺术是狭义的,比如说当代的前卫艺术、探索性的,或者在风格上语言上有探索的才叫当代艺术,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当代这个概念是变动的,今天的当代和50年以后的当代,和50年以前的当代都不一样,所以当代你不能把它限死,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院一直在起作用,在整个西方历史上,学院一直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是今天大家为什么来美术学院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实有很多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我想那些错误的概念可能是导致大家对这样一个话题不感兴趣的原因,比如说当代艺术强调观念,好像传统艺术不强调观念,当代艺术注重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好像过去的艺术不注重,不是这样的,我们先来看看西方美术学院的历史和意义。

学院这个概念,词源上的东西咱们不去多讲,简单地说,它是源于公元前,柏拉图在雅典西北的一个小村子里创建的一个学园,但是这个学园,因为这片土地离希腊英雄阿卡德美的墓地很近,所以用阿卡德美这个词来指这个学院,作为学院的名称。到了公元529年,也就是存在了大约八九百年的时间,最后被关闭了,到了十五世纪初的时候,意大利academy这个词开始代表了一种新兴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这种古典文学、哲学、还有学术的一种强调和重视,所以academy就变成了一个普通名词,我们才看出学院的概念。

其实根据历史上的记载,留下了一张图版画。上面有academy、雷奥纳多的达·芬奇的这个概念,有这样一个词汇在里边,所以大家推测,可能是当时达·芬奇有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院的存在,至于这个学院到底是研究什么,或者是在做什么样的一些工作,后人并不清楚。

那么根据乔治·瓦萨里的记载,在1490年的时候,洛伦佐任命当时的雕塑家贝尔托尔多在他的花园里边建了一所学校,让他当校长。为什么要建立学校呢?洛伦佐的美蒂奇认为,当时意大利绘画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雕塑相对滞后,这个时候他希望建立一所学校来传授雕塑的技艺,这个学院从哪儿来呢?就从整个佛罗伦萨的这些工作室里面,比如说韦罗基奥的工作室,从他们的工作室里面选一些年轻有才气的人来学雕塑,当时米开朗基罗就被作为这样的一个学员推荐到了学院里边,所以也有人认为贝尔托尔多开创了西方艺术教育的先河。这就是贝尔托尔多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还是继承了古典的一些雕塑语言和传统。


米开朗基罗 Madonna of the stairs

那么我们再看看这个。米开朗基罗生于1475年,这是他15-17岁的作品,也就是他在这个学院里面刚刚开始学雕塑的时候创作的作品,大家可以挑出很多毛病,但是作为一个15岁的少年能把雕塑做成这样,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包括他17岁18岁的作品,都显示出他在雕塑方面的天才,而这个学院对他成为一个雕塑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531年的时候,在梵蒂冈观景楼也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学院,班丁学院,当时留下来的一幅铜版画,在铜版画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些艺术家在研究在讨论,我们看他们手里拿的雕塑的形态,版画1531年,这个时候样式主义开始兴起,这些雕塑的形态,拉长的身体更接近样式主义风格,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已经有这样的一些机构,大家在探讨关于艺术的一些问题。

在这里边还有一些学院,在佛罗伦萨组织一所学院,但是这个名门上并没有出现学院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些,在当时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探讨艺术问题的活动和组织。所以我想这个美术学院的雏形,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的兴起的。

根据瓦萨里的记载,1563年 1月13号,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所美术学院是在佛罗伦萨建立的,我们称之为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这个就是今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前身。瓦萨里很聪明,他请当时的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美蒂奇担任学院的院长,然后请米开朗基罗担任美术学院的名誉院长,米开朗基罗是1564年去世的,也就当了一年,但是一个当大官的,一个公爵,一个著名的艺术家,为这所美术学院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所美术学院并不招生,参与者主要是艺术家,艺术家他们要探讨艺术规律,米开朗基罗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成就,因为乔治瓦萨里是米开朗基罗的崇拜者,米开朗基罗是怎么获得那样的成就的,他要通过对米开朗基罗的研究,来探讨艺术创作的规律,然后把这种规律再设法传授给其他人,这是他的设想,也就是说美术学院一开始是带有很强的研究性质的。

1564年米开朗基罗去世了,学院为米开朗基罗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而这个也扩大了美术学院的影响,当时连提香也希望加入到这个美术学院来,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美术学院在整个的艺术界是影响比较大的。这个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是1593年到1596年它的一个状况。

其实我们今天的美术教育跟那个非常接近,学院要研究人体的结构,画的时候你看左下角这个老师,在给一个孩子讲大师的素描,那边一个年轻人在画一条腿,那边一个人在研究解剖,这边人有的是在研究数学。通过这样的一个综合的研究,慢慢的形成了一个艺术家所具备的一些必须的素养,你要研究前人的素描,从一个鼻子、眼睛画起,然后画大卫的头,然后画整个的躯干,然后再画人体,就是这样来完成的美术学院的学习。所以这个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奠定了后来美术学院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

之所以这样,其以人为主体,这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观念有关,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它跟中世纪对神学的倡导是不一样的。所以从文艺复兴的艺术开始,人成了艺术的主角,人在画面占主体,这种状况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呢?浪漫主义时期,对自然界的关注开始多了,那个时候比如说风景开始兴起,但实际上17世纪就有独立的风景画,但总体而言人是占主导地位的。


祖卡罗

那么在1577年的时候,在罗马圣马丁教堂成立了一个圣路加学院,后来由祖卡罗担任院长,这个学院当时也非常强调理论研究、理论探讨,比如说关于绘画和雕塑的优先问题,关于设计的定义问题,这个Design跟今天的设计还是不太一样,它是指一幅完成的作品预先的一些构想,它也叫Design,但是跟现在设计的Design还不太一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关于人体运动的表现问题、关于构图等等,这都是学院要探讨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学院的章程里开始明确地提出来了学院的主要目标是教育。所以在这里,学院为学生所设置的奖项等等,包括对素描的奖励、写生素描等,都后来为学院所采纳,所以我们今天的一套教学体系,可能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雏形,然后再慢慢的发展。这就是祖卡罗,他是第一任院长,圣马丁教堂圣路加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是一个样式主义画家。

在1582年的时候,安尼巴莱·卡拉契在博洛尼亚开办了著名的美术学院,这也是过去我们说的第一所美术学院,以前经常说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是最早的,但实际上根据后来的考据,应该是1563年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是最早的,在博洛尼亚的美术学院留下来当时的一幅素描,大约是1600年的作品,当时的绘画方式也是一样的,大家围坐在一起画模特,作为院长的卡拉契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学院派艺术的典范。


卡拉奇 圣母哀悼基督 1599-1600年祭坛画

大家学西方美术史,讲到17世纪的时候,一个讲到的是巴洛克,还有一个讲到的学院派艺术,都要谈到的就是卡拉契,他是中间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实际上在西方的美术史的讲介里面,整个17世纪都被作为巴洛克时期,比如说卡拉契的这个作品,对光线的这种强度,强烈的明暗对比的表现,这就是巴洛克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但是我们看人物姿态的表现,那又受到米开朗基罗的影响,米开朗基罗的皮耶塔影响还是挺大的。

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在当时的解剖课,实际上是美术学院学生要必修的,你要了解人体的结构,为什么西方的艺术对人体的表现能够达到那么高的水平,对人体解剖结构的了解从一开始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你不了解人体的话,你就很难画出优秀的作品,现在中国画重大历史题材的时候,中国大部分艺术家或者说90%以上的艺术家,没有掌握对人的表情,也没有掌握对空间的表情,也就是对透视不了解、对解剖不了解,这样出来的作品其实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学院在受到各种各样的态度的冲击,比如说当代艺术的冲击,大家觉得这种写实的绘画已经过时了,在教学里它已经不重要了,其实在中国这种写实的艺术仍然有它巨大的生命力,还有它很长一段的发展的空间,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们中国接受西方绘画的时间很短,20世纪初的事情,从利玛窦那个时候带来的圣母像开始算,但是大规模的进行这种西方的学院派教育的方式是20世纪初的事情,我们对油画的语言根本就没有吃透,你想想这个时间,徐悲鸿先生这一代人把油画学过来,带到中国,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正好是军阀混战,接着抗日战争,接着是内战,接着就到了解放以后,接着就先开始向苏联学习,然后是文革。艺术家真正沉下心来,去探索艺术语言的时间很少,大家真正理解西方的油画、理解油画语言本身,其实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

但那之前大部分人连西方油画的原作都没见过几张,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今天好像说油画也不需要再画下去了,写实油画已经过时了,就像今天有人说中国的写实油画已经超过西方了,开玩笑,你拿任何一个今天最优秀的写实画家的作品,拿到19世纪的学院派,也就是二三流水平,我一点都不夸张,待会儿你们可以看,大家不信可以去奥赛看,去奥赛美术馆,看看当时那些作品有没有达到那个水平的,你可以说这是什么时代了,我还干嘛非要画成那样,的确不一定非要画成那样,我们也不一定非要再出另外一个达·芬奇,但是我们可以出一个那样高度的人,对真的写实语言有深入了解的人。

你要知道中国的题材有很多可以表现的,我们仍然可以用写实的语言来表现,语言没有穷尽,当代艺术跟语言没有关系,跟内容有关,也就是说决定你这个作品是不是当代艺术的,不是因为你用了什么语言,而是因为你表达了什么东西,所以大家如果真的想了解当代艺术,在西方就没有当代艺术这个概念。contemporary art指的是那个阶段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里发生的艺术现象,而不是某一种形式的艺术概论,contemporary art,在西方更多的是Art now或者是Art today。


萨奇美术馆

比如说去看萨奇的博物馆,就是英国的当代艺术。你会看见里边有写实的,有抽象的,有装置,有Video,什么都有,还有连环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如果拿语言来要求一个绘画,说你这个画油画都不当代了,这个概念肯定是错的,其实我觉得在诸多的艺术形式里,只有搞美术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其他的都很清楚,电影有先锋电影,有实验电影,最终我们要看的电影是什么呢?其实还是那种叙事性大片类的东西,戏剧也有实验戏剧 小剧场等等,但真正的戏剧是什么?音乐也有,凯奇的音乐《4分33秒》,往那儿一坐,4分33秒不动,他说各种声音都是音乐的范畴,这个挺好,他拓展了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但是我们今天听音乐会,绝对不会去听凯奇的音乐会,大家都4分33秒、5分22秒坐那儿不出声,你试试看,我们还听贝多芬,还听莫扎特,音乐的主体它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允许这样的探索。

但是绘画没有边界现在,绘画一谈就是观念,我最讨厌观念这个词,因为画画绝大部分的人,我不需要看他们的观念,唯一能够吸引我的是,他用艺术的语言表达的观念,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今天我仍然要重新回到学院派的观点,技艺是最重要,没有技术其他的免谈,这可能跟今天所有谈当代艺术的人的观点不一样,我可以用各种手段,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技术不是简单的画得像不像的技术,是你把观念呈现给观众的能力,把观念用视觉图像呈现出来的一种能力,这才是一种特殊的技艺,而不是说你画素描画的像。

其实素描画的像这个事也看你怎么理解,素描是一种最简便的训练手段,一张纸一支铅笔,你就可以完成素描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地观察,其实素描是一个训练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的这样一种训练,比如说我们要画一个大卫像,你要协调各种关系,他的亮部和暗部的关系,前景和背景的关系,各个眉眼之间的关系,最终当你协调好这个关系以后,他自然呈现的结果是像的,我们追求的目的不一样,甚至你要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各种关系,把这个关系解决好了,他就以象形呈现出来了。


喻红 大卫

所以你看喻红的那张素描到现在还是经典,因为她呈现的好,所以她在画别的时候她也能做到,徐冰当时的作品,他那张大卫也很经典,因为他掌握了这种基本的能力以后,他就可以触类旁通,可以干任何事情,所以你不要把素描想象成今天还画得那么像,还追求像不像,像不像不是目的,当你掌握了这种手段的时候,它达到的结果是像,所以训练的方法真是艺术最简便的方法,这也是多少人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所以今天我们轻易地去否定这样一些东西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重新回到艺术来看的话,艺术到今天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虽然样子多媒介多,但是艺术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艺术还是要传达美的东西,但美发生变化了,不同时代对美的理解变了,其实对艺术家而言,你唯一的价值就是通过你的技艺,把你的观念视觉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否则一个人在那儿侃观念,我根本不需要听他的作品,不需要看他的作品,我不需要听他跟我这儿白话,关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也有,我不要听他跟我说对世界什么看法,什么态度,真想看更深刻的思想,我就看哲学家的思想,想看更生动的这种表述,我就看文学家的自述,文学家的小说,我也用不着看艺术家的瞎说八道,现在很多自己都不读书的人,我们去看他们来跟我白话这个观点,那太浪费时间了。

但我不是否认艺术家的作用和价值,艺术家恰恰要认定什么是你的强项,其实每一个行当都有所为有所不为,艺术家能做的就是通过你的技艺呈现你的观念,所以这个是必须的,这是伦勃朗的画室在1650年的时候创造的一个,我们看当时就是这样画模特。

17世纪并存着三种类型的艺术家,首先就是中世纪的师傅master,现在就是大师了,过去是师傅的意思,有人说你master,过去不是特别高雅的一种说法,再有一种人就是学院的会员,他只是在巴黎存在这样的一些人。再有第三类就是荷兰的画家,他们享有完全的自由,在工作室中工作,没有固定的主顾,今天我们的艺术创作跟过去不一样,今天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自己自由发挥的表达,我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也没有人能束缚我,但在文艺复兴的时候,这是不存在的。

文艺复兴的时候,所有的艺术都是定制的艺术,先委托方委托你,然后要签订合同,然后再创作作品,所以你不能想象米开朗基罗找一块顶层,就画一个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那不行,那是教皇委托的,画什么题材也是教皇跟他讨论好的,红衣主教给他出好主意的,然后他才在这样的条件下去创作,所以艺术的很多表达形式跟我们今天理解的不一样,所以艺术本身的一些特点在发生着变化,但它不是本质上的变化。


法兰西美术学院

当然在美术学院里边最重要的就是法兰西的皇家绘画和雕塑院,在17世纪1648年就成立了,这个学院等于后来我们说的学院派,学院派基本上针对的是法兰西的学院,当然这个学院的建立有它好的一面,其实我们看到美术史上,17世纪的18世纪包括19世纪的大部分优秀艺术家都是学院派毕业,它培养了人类美术史上最优秀的一批艺术家,你不能说它没有意义,这是当时的法兰西美术学院的旧址。

学院的课程很有意思,它分成低级班和高级班,低级班就是画素描,学生必须要临摹教授的课徒稿,高级班要画人体的素描写生,但是画石膏像和古代雕刻的原作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比如说大家去维多利亚和阿尔波特博物馆V&A,那儿有大量的石膏的复制品,大家如果去俄罗斯的普希金艺术学院、普希金美术馆,那里有大量的石膏复制品,那就是美术学院要学习的东西,要画的东西。

咱们中央美院也有石膏馆,通过对古典雕塑的学习理解造型的能力,培养你的造型能力,这是很重要的。关于这样的一些教学模式,其实在后来还有关于透视学、几何学,还有解剖学的知识,其实在今天我们大家很少学数学,几何学大家都不学,美术学院的学生好像数学不好是应该的,在我们那个时候考美院的人是不考数学的,我记得我当年那个考场里边全是艺术类考生,半个小时以后才能交卷,我在那儿闹,我跟监考老师说我还考呢,你别让他们说了,半个小时都走了,教师里就剩两个人,我和另外一个人在考数学。

但是你今天想一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要有科学的素养,有很多科学方面的知识,科学方面的问题也是艺术家要呈现要表现的,可是中国的情况是恰恰特别有意思的,科学家没有艺术素养,普通百姓没有科学素养,科学家的概念哪儿来的,清华美院招过几期科普硕士,中国科协的人跟我们说,他们做过科学方面的普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只相当于日本人30年前的水平。什么概念呢?对一个世界什么是科学素养,当一个事件出现的时候,你能不能理性地去分析,你是求助于跳大神的,还是做一个特定的分析,你判断一下这个事。

比如说前一阵日本的核泄漏,马上中国的盐就开始卖绝了,你怎么就不想想它核泄漏,中国的盐就开始没得吃了呢,你怎么不去分析一下这个情况,包括很多事情都一样,所以科学素养的缺乏,我们会发现中国当代艺术里边,几乎没有几个艺术家对科学感兴趣,很少关心科学方面的问题,同样在我们的电影里面没有科幻电影,没有科幻电影证明什么,我们没有考虑过科学带来给我们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一个美国的还是英国的叫《her》,叫《她》的一个电影,大家看过没有,一个人爱上了手机里的一个程序,那我们今天不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吗?我们离得开手机吗?大家说手机就像一个体外器官一样,你一天没带手机出去,你没着没落的,我们就在被这样的一些科学的发明控制着,我们有思考过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吗?我们好像基本上不关注这些东西。

其实中国当代艺术关注的,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前卫的问题,跟人类的生存有关的问题,跟我们中国当代的文化发展有关的问题,大家真的懂政治吗?去表现政治题材,你真的理解这个意识形态的变化吗?所以这些还是需要大家去仔细思考的,其实对于美术学院的学生,你如何去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其实还是你对艺术的理解和对艺术的掌握程度,这才是最重要的,留在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还是那些饱含技艺的能够传达观念、反映这个时代精神的作品。

18世纪法国艺术教育的纲领

我们看18世纪法国的艺术教育,这是当时的一幅版画,这就是当时人们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左往右,小朋友开始临摹前辈的素描,然后这些年纪稍长技艺稍高的画一个石膏像,再往前高级班就开始画素描,这就是一个学院训练的基本过程,跟今天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当然这肯定也是导致大家反感的原因,就还这样,几百年前还这样,但是有一些训练是基本的,包括我们对文字的锤炼一样,大家学语文你就得记字,然后了解它的意思,然后才能形成文字,你才能写出优美的文字来,所以有些东西它是不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就像文学作品也一样,过了几百年到现在,我们并没有发明一种新的语言,但是我们今天表达的问题跟一百年前不一样,跟五百年前也不一样,但我们仍然用这套语言在表达我们的心理,表达我们的思考,所以语言本身不是问题,我一直这么认为。

所以有人当用语言来说你这个不当代的时候,你完全可以驳斥他,谁说我捡一堆垃圾在那儿,我这个就是当代艺术呢,为什么非要这样呢?不一定的,这个垃圾你要堆得好才行,怎么叫堆得好呢?你得有形式感,这个形式感哪儿来呢?还是基本的艺术训练,你对这个东西的判断,怎么来做的更好。

到17世纪的时候,古代艺术更加成为绘画中人物姿态的统一模式,它还是有一个问题,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了很多问题,它慢慢僵化,开始形成了一套体系以后,有不喜欢变化的这样一个特点在,慢慢束缚了艺术家的创造,这是有它的问题的,学院并不是完全值得歌颂和赞颂的。

但是大家会发现往后看的时候,其实学院是与时俱进的,我记得我们开过一个研讨会,大家在担忧未来的美术学院该怎么办?我说你根本不用担忧,我说只要是心智健全的院领导,他都不会愿意弄一个抱残守缺的美术学院,固守着一个传统不动,他肯定要变化,只不过这个变化是为什么,因为什么变,我们现在有很多新专业的设置是非常不理性的,其实没有什么太大价值,完全是因为这个缺少一种理论研究,缺少一种理论上的自信,然后盲目地追随西方的一个结果。

其实美国的艺术不是我们发展的未来,今天的美国艺术,比如说我们未来要达到它那样,不一定,清华美院跟美国弗吉尼亚还是哪儿的一个美术学院,当时他的造型艺术在全美还是排在前一两名的,做过一次交流,美国学生上来说我要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作品,那是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当时怎么触动了我的感受,然后我现在要把它表现出来,我的那个老师说刚听的时候觉得挺新鲜,你看的时候就不一样,就是活,学生上来就跟你侃侃而谈。第二个学生又来说了,那又是他某一段经历,他又特理解什么样的作品,说的挺好,但是拿出作品一看奇差无比。

其实他们对中国学生很羡慕,他们老师说了我们也想那么教,我们没有这样的学生,他们不行,他画不了,他没有这个基本的能力,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地去追随西方的概念,你要分析,而且中国有特殊的一个发展阶段,其实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相对比较浅层次的层面,他没有完全理解,在这个阶段什么更容易让大家接受呢?恰恰是写实的艺术更容易读懂,这对于中国整个国民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事情。

我们就甘愿落后吗?不是,所以原来我也写过文章,我们可以让传统的更传统,当代的更当代,传统的更传统的什么意思呢?我们要非常深入地去研究自身的传统,同时很好的了解西方的传统,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形成一种中国自身的艺术语言,大家可以想象中国文化最发达的时候,都是东西方交流最频繁的时候,但是在同时我们允许愿意做当代艺术的这些艺术家,允许他们做更当代的艺术家,我跟西方是齐头并进的,我甚至要超越他,这没有问题,但是不要把这个东西做成唯一的,好像中国未来艺术的道路只有这么一条路去发展,这个需要大家去思考。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