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三十岁的我们(之三)

时间:2016-01-12 11:14:24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2009年10月8号,我与韦嘉前往位于东京清澄白河的小山登美夫画廊。十月初的天气,隐约入秋,清澄白河的地名,彷佛有一种呼应季节的宁静。

2008年秋冬之际,韦嘉确定了一年后在东京的第一次个展。确定的同时,有着跃跃欲试的心情,毕竟小山登美夫画廊是经营亚洲当代艺术里最有成绩的少数几家画廊之一。然而,也同样面对了当时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风暴的影响之大,确实隐约让人不安。另外,韦嘉对于画作创作的风格,也有新的想法与感受,这当然直接的反应在他对画面的表达方式与表现题材的内容上。要用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呈现在东京的个展上,是当时大家熟悉的韦嘉一贯的风貌(这或许也是小山期待看到的风貌),还是韦嘉更忠于自己所愿意表现出来的面貌,也是一个内心里反复推敲的过程。

我们回首过去谈论所谓中国「七零后」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得最沸沸扬扬的时候,像是看到一个似乎隐约发光的新气象罢。在众多描述以「中国」图像或中国社会观察为创作概念出发的艺术面貌里,在众多西方学者谈论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对背后的「中国」社会政治脉络更感兴趣的同时,这一群最初经常被形容成「新锐」或者「青春残酷」的艺术家,彷佛在既定成形的潮流中驶出了一条新的航向。然而,最初谈论「七零后」艺术家的讨论里,最常看到的字眼,包括「个人的」「讲述个人的情感」,「青春化的自我表态」与「自我表现」,都彷佛脱离不了「青春」的范畴。以「青春」为出发点,谈论一种彷佛与社会脱节,全然沉醉于自我情绪发泄的圆圈之中。这样的解读也可以是,青春成为一种新的情调,无关旁人,无关大环境的发展,艺术家就依照一种生活里的情趣发展。

然而谁都曾经青春过。我想「七零后」艺术家对于艺术主题手法的表述,或许更像是一种对于艺术价值观的选择,一种对于生命价值观的描绘。韦嘉最初期从版画转成油画的艺术创作里(特别是04年05年的油画创作),所描述的一种情感状态,我想并非与时代脱节,而是一种对于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一种冷眼观察之后,对于自身生命状态的一种响应,有一种无所适从的荒漠感,也同时在思索生命的状态是什么。画作里,人物往往占据画面的一小部份,在飘荡空虚的时空里寻找自己的身影。也或者人物的比例特别大,从漠然的眼神里隐约透露对于生命或者世界的价值的评断。

再看到其他「七零后」艺术家当时的创作,都有一种共通点,即:与其强调一种「青春」的本质,不如说是一种正在经历青春生命的过程中,对于生命的观察以及人生信仰状态的描绘罢。

朱其在为韦嘉第一本画册〈野蛮春天〉所写的文字《一切正在虚空化》里,对于韦嘉初成形的绘画风格,提出了观察。他在文章的开头即说,「韦嘉的绘画具有一种既虚空又诗意的视觉图像,这也可以看作一种70后绘画自我状况的反应,即画面上的一切正在虚空化。」并在文章的最后说道,「韦嘉的绘画主题在图像上实际上开始寻求文人画和禅意的帮助,通过使用日常性在图像上的陌生化,进入到一个自我意义的图像视觉,在图像本质上,这实际上呈现为一种关于这一代人正在跨越的一个前进半部的状况,他的一个脚已经离开了原地,但还没有踩到前一块地基,因此至少他的一半正在虚空化。」

朱其提到的「虚空」,像是一个对于青春生命创作的开端,也像是在叙述青春生命感受的观察。由于青春,即使对生命的阐述,人生或社会的看法出现一种虚空的状态,也常常有一种真挚与动人的情感,有一种清新的气象在最初「七零后」的艺术创作语言中。青春里头有骚动,有隐隐的不安,有时无助与彷徨,也同时可以存在着清澈的信仰与期待。甜美与苦涩,孤独与享受,都可以同时并存。这样真挚的情感,像是一个生命体的发端,里面讲述的情感,或许是许多观众曾经共同经历过的感触,也容易引起共鸣。

然而,青春不是一个永恒的状态。青春可能更像一个发起的种子,从敏锐的观察、感触、抒发开始,渐渐的也应该要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在青春的基石上开始建立与发展出更深刻的体系与说法,展开艺术创作更进一步的厚度出来。否则青春也可能形成另一种危险,「虚空」的状态如果没有继续阐释,也就停留为一种隐约的情调,而不成为一种道理。

我所认识的韦嘉是一个比较努力的艺术家。一方面有对于生命的敏感度,对于周遭世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于人情世故对于生命的细腻的体会,一方面努力尝试精进自己的艺术上的境界。我曾经在韦嘉的工作室看完韦嘉的作品后,有了一些感慨。我想,发展成一个能「成为一个道理」的画家,一是传达出想要传达的思想概念(而且是真切的,能感动人心的思想概念),一是如何用画笔把这种思想概念在画布上创作出来。

我曾经看过韦嘉很苦恼的时候。在最多人喜欢他早期带有少年轻愁的微微苦涩微微甜美的时候,他并不自我催眠与陶醉。他非常执着的努力创造出更深的,更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能够演变成一种人生的或者生命的有层次的思想哲学观,却也还保有心灵里最本质的个性与初衷。每个人都很喜欢韦嘉作品里有着清澈大眼睛男孩,但是我想今天的韦嘉的作品,可能在这样清澈的眼睛背后,隐藏更多生命里或者轻或者重的故事。

2007-2008年,韦嘉的创作渐渐有了新的轮廓。2008年底,韦嘉完成了一张名为《照亮夜色无垠VII》的作品。画面完全没有韦嘉为人熟悉的人物造型,色彩使用许多近于墨色的乌黑。画面上方一个摇曳的水晶灯,幽幽着似明似灭的光,画面底下一片枯寂的林地,树木皆被砍伐剩下又安静又萧寂的树根。华贵的水晶灯与枯木成为对比,然而水晶灯本身正在滴漏淌,也彷佛生命在时间与空间的漂荡之中消逝了一些什么。作品不只描述一剎那的浮光掠影的轻愁或浅乐的情感,有了往下扎入更深的思绪。然而,在这样看似沉重的主题里,韦嘉却又表现出不只一种的情绪。宣泄流淌的水晶灯与干柴枯木的林野,却也同时有一种宁静又温柔的笔触,可以是人生的荒境,也可以是遗忘在时间与空间里,每个人心中私密的一块不为人知的深院。竟然也在这里,寻求了自己对自己的安抚的慰藉。

常常谈到,韦嘉的作品有一种近乎「文学性」的特质。所谓的文学性,并不是以画面去阐述文学里所描述的故事或者片段,而是将所观察的,所构思的,内心里所要表现的,以一种层层相递的表现诠释。作品里并不是斩钉截铁一目了然的对与错,善与恶,而有更多含蓄的隐喻的层次,向后推展出一个更深远的方向与滋味。宣泄的水晶灯与枯残的暗夜的荒野,也可以彷佛一张试纸,随着不同的观者转变出不同的内在的颜色。 韦嘉这次为小山登美夫画廊展览的作品,大约完成于2008年底至2009年9月,是在较长的一段沉淀与艺术的探索之后,安安静静的画出的作品。有一些过去消失了一阵子的笔触又出现了,有一些情感升华了,却也有一些隐藏在影子背后的生命状态,更诚实的面对了。在作品《飞行忌III》里,少年穿着羽毛编织而成的袍子,华美又灿烂的羽毛,能带领我们飞翔到远方吗?身旁的彩虹般的光蕴,就像是在身旁般绚丽,却也可能是遥远的幻影。人们总是精心规划着生命里的每一个步骤,然而在时间的洪流里,我们又总是与预期的概念相互蹉跎。特别注意羽毛衣底下的男孩,他瘦长的赤裸的双腿,带着惊恐的表情。表情甚至是戏剧性的,让我想到Caravaggio (1571 ~ 1610)笔下的脸孔。赤裸的男孩,没有了羽毛,又能飞往何方?我想,这穿着羽毛袍子的男孩与赤裸的男孩,可能更像是一体的两面罢。这带领着飞翔的羽毛衣袍,到底是轻盈,还是生命里的一种沉重呢。

在作品《远在浅野烟林I》里,远方的森林里的道路,在阴郁的树木之中,像是开出了一条小径,然而小径也还是看不到尽头,很可能还是迷失了方向,没有出路。而躺在树林前的男子,身影里彷佛有一种轻松的表情,而他又看到了眼前的走向吗?

作品《远在浅野烟林III》里,我们看到的老虎,其实是个在荒烟漫草里被遗忘的雕像,他的三只腿都在时间岁月里风化了,露出了石头崩解成沙砾的痕迹了,只剩下后脚支撑着连结身体与地面。老虎背上伏着一个男孩,也是个雕像,紧紧抱着老虎的脖子,男孩下半身也风化了,只剩下手臂以上,与老虎紧紧相依相存。老虎张大了嘴,像是捍卫着与他相依相存的男孩,也像是捍卫着生命的尊严。我想起中国艺术家常玉(Sanyu,1901-1966)作品里,那些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的猛兽,在天地洪荒中如此孤独,也还是捍卫着生命里仅存的尊严,直到最后。老虎,如此的威严,却也总是如此的孤独啊。

无论是老虎的雕像,穿着羽毛披风的男孩,远处的阴郁的烟林,都像是舞台上,或许是正在上演的,也或者是荒废在一角许久许久的一幕幕。有时舞台的投射灯照射在主角身上,有一种剎那间的存在感,有时则被遗忘,在灰飞烟灭里还是努力的保有一种姿态。

作品展览的时候,许多外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在韦嘉的作品里,看到了彷佛希腊神话里的一些情节的联想。那最终还是不能飞的羽毛的翅膀,像是伊卡鲁斯(Icarus)的蜡做成的翅膀一样,有一种生命的宿命。而风化中的老虎的石雕,也有了彷佛史诗般的悲壮。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在作品的壮阔或情节的波涛之下,还是建立在真实人生的基础上,底下总还是包容各种参差的可能。

在展览开幕的前两天,韦嘉结束了布展的工作,站立在小山登美夫画廊外的天台上。夕阳黄昏中,天空里有台风刚过之后的清澈,蓝与橘红的交染,出现了天色即将暗沉下去之前的种种变化。曾经在中国当代最蓬勃发展的时候,以少年之姿崭露头角的「七零后」艺术家,如今也同样亦步亦趋,或进或退的,慢慢雕刻出一代人的可以更具体的面貌。少年新气如果是个圆心,那么将来也势必在抛转出去与滞留不前之间,找出下一步与再下去的每一步的地基。 1975年出生的韦嘉,在外貌上还是青春美丽的。然而我想,在这批韦嘉新作里,彷佛看到了艺术家的生命,一方面回顾过往的青春,一方面望向不可知,却又隐约可以感受到的,逼迫在眼前的未来。

我们的生命终将在时间的河流里崩解风化,而我们也就只有顺着这条河流蜿蜒下去,走向他应走的路程罢。(文/谷浩宇)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