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隽永 艺游于新 ——“素履之往:蔡劲松马良书山水画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时间:2015-04-24 11:12:37 | 来源:艺术中国

时间 / 2014年12月28日15:00 地点 / 北京琉璃厂•艺融美术馆

主持人/ 陈兰(艺融美术馆展览总监、策展人):欢迎各位专家、来宾和媒体记者朋友们,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素履之往:蔡劲松马良书山水画展”。艺融美术馆一直致力于中青年艺术家书画作品的宣传和推广,本次画展是我们重点策划的2014年至2015年跨年艺术大展。展览的艺术家蔡劲松、马良书两位老师,是当代中国高校“学者型”艺术家群体的典型代表,这个跨年艺术展共展出了他们近几年创作的精品佳作62幅,以山水题材为主,得到了中国文物网、艺术中国、中国国家画廊网、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新华社收藏投资导刊等媒体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和主持人,很荣幸能邀请到20多位著名学者、美术理论家和艺术家相聚在一起,以学术研讨交流会的形式,为本次画展拉开帷幕,共同探讨蔡劲松、马良书两位老师艺术创作的启示和意义,以及中国山水画传承、创新与发展等问题。下面,有请大家畅所欲言、交流研讨。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教授、美术理论家):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蔡劲松、马良书两位先生的画展。刚刚看了展出的作品,我感到展览办得非常成功,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很有特点。刚才主持人介绍说,艺融美术馆主推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为他们搭建平台,展示他们的作品,使社会有一个深入了解他们的机会,可以说展览达到了这样良好的效果。蔡劲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宣传部长、艺术馆馆长,他一方面承担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学校艺术馆等大学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一方面他自己的艺术创作涉及到国画、雕塑和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天,看到蔡劲松先生展出了这么多水墨山水画作品,还是大吃一惊。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近两年创作出来的,令人欣喜的是,他的水墨山水画形成了他自己的面貌和特征。水墨画在中国有很长的传统,已经超过上千年的历史,到现在仍然处在发展之中。水墨画从宋代以来逐步走向成熟,如北宋的李成、郑宽等,他们的山水画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宋代以后水墨画已经成为主流,到明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董其昌推崇“南北宗论”,对水墨画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画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写实主义、古典绘画的影响比较厚重。但我们看20世纪最有名的中国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他们大都擅长画水墨画。20世纪中期人们曾批判传统水墨画的颓败,寻找中国画复兴之路,结果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充分证明了水墨画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我的意思就是水墨画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那么水墨画要向前发展,必然也是画家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很多画家都为此在不懈地探索。今天我看到蔡劲松先生的水墨山水画作品,感觉有很大的创新,对当代水墨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家看他的作品中,墨色的效果非常好,汲取和综合了历代山水画大家董源、石涛以及现代山水画家黄宾虹等人的笔墨意蕴。在创作中,劲松先生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画家,他一方面注重山水画构成和笔墨技巧的继承与创新,同事也非常注重对材料的探索运用。比如他常常使用一些特殊的手工宣纸,使用他家乡贵州的非遗材质等等,甚至在水墨里面添加牛奶等东西,以增强画面的墨韵、意境和效果。所以这方面他很动脑筋,使他的作品里面呈现出一些非常好的特质。他有一组新作是以黄色做背景的,与他的其他作品不同,图式构成和用色很大胆,也不是写生的,而是来源他从小生活的贵州山区的经历与烙印,故乡的山水已经像血脉一样,自觉地融汇在他的山水画创作中。刚才在看画时我还说,这是中国水墨山水画中的“印象主义”。因此我看到这组作品,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特别要对他表示祝贺。马良书先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艺术学教学工作,他原来也画过油画,在清华美院读博士时,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画形态与结构》获得了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今天,在画展中集中看到他的现代田园山水画作品,我感到为之一振,这与他以前的历史题材、水墨人物等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这组创作,应该说与他在清华美院经受的艺术渲染有关。追溯到清华美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院,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形式,重视色彩。现代中国工笔画的两位大师陈之佛、祝大年先生,也一直强调艺术创作中形式、风格和色彩探索的重要性。可以说,马良书的田园山水画创作,从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样式,呈现出色彩浓郁、自然清新的诗意和气象,同样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最后,感谢蔡劲松、马良书两位先生,在北京的冬天做了这么精美的山水画作品展。我们应该更多地做一些宣传,也再次谢谢他们,祝贺他们。

朱明德(北京文联原党组书记、艺术家):我跟劲松是多年的朋友,所以我一定要来参加这个展览。刚才陈教授讲得特别好,我们从展览中看出来许多可贵的东西,我觉得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我感到比较突出的一点吧,就是他们在生活的提炼上,角度特别独特。大家看劲松的创作,主要以他家乡贵州的山水为题材创作。另外也许是他在北航工作的缘故,他对画面的处理总是俯视性的构成,国画里的这种透视关系,不是传统的规规矩矩的透视,常常采用从上往下看的全景式镜头。他在技法上也不拘一格,对群山的处理很有整体感和雄浑之气,比如有的使用“虎皮皴”画得神形兼备,刚才还有朋友指出这幅像个老虎山。总之,就是勇于创新,北京话就是“敢招呼”。所以,国画的创新就是要大胆地去画,画得多了自然就会不断提高,创出一条新路。劲松自己本身工作比较繁多,目前我看他是在各个方面都打牢基础,在各个方面都行的时候,将来再上一个大台阶,总体上他现在是成就很大。尤其他在大学文化研究、文化建设、大学生人文艺术教育这块,在理工和艺术的结合以及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方面,一直非常活跃,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影响很广泛。当然这些,都不是画展能够说清的。但是,通过他的画能看出来,他的内心充满了张力,充满了一种活力、一种能量,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风格,所以说我要特别祝贺他。良书先生呢,我突出的感受就是他在创作中擅长用绿色,他画的树都有影子,非常立体。他的田园山水创作使用了很多现代构成的元素,就使他的画区别于其他一般的作品,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色。因此,要向劲松学习、向良书学习。

丁密金(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艺术家):劲松我们都很熟悉,我们平时都生活在一起,住在一个大院里。劲松、良书他们的画之前也经常看,但是今天看到这个画展感觉很震撼,我回想了一下,对我触动很大——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怎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他们所有的画,给我的感觉都有一种记忆之气,并含着灵性和活性,这是他们俩的画总体给我的印象,我对他们俩的画有种敬意之感。这种活性记忆之感,在蔡劲松先生的用笔、用墨、勾勒和点线构成融合在一起,有一种生涩、鲜活之感,这正是作为一名画家很可贵的东西。很多画家用笔用得都很熟练,一熟练以后就容易胡画,那些鲜活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没有了,他画面上的这个东西是非常可贵的。陈池瑜先生也说,劲松的创作注重描绘云贵高原上山里的那种特殊形态,而这种形态在劲松心里或许并不是什么名川大山。我平时跟他接触就知道,他有时在出差、开会的间隙画个小稿子,他脑子里经常会浮现山、石、人、水、树木的掠影,他常常随心、随性而画,他的创作永远保持着一种新鲜感。这就是一种突破,其他人通常看到的山水画程式化的东西,在他这里没有,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可以想象,在当今的中国画坛,尤其是山水画,我平时很有感受的,即那种所谓的某门某派都画得雷同、千人一面的,还标榜着是“什么、什么”的,或者那种一味临摹古式的山水画,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我说绘画有灵性,是强调艺术创作中融入生命精神的参照,这方面劲松的创作给人的感受非常深刻。说实话,我自己看到他的画,会心慌,心慌自己画得少,会促使我也要挤时间多画画。这方面,我要向劲松身体力行的做法多学习,他在学校的工作那么繁重,还有文化研究院带着研究生,这角色是怎么转换的?我非常佩服他的角色转化,又能把画画到这么好的程度。马良书的山水画创作选择的现代田园题材,使用浓郁的颜色,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中国画里面把颜色画得那么地道,那么一片片绿的颜色,把它处理得那么纯粹,这是一种境界。画画的人都知道,墨的颜色处理不好是不成画的。似乎是色不爱墨,墨不爱色,但把这个关系处理好,确实是良书这几年在这方面的探索,有他的独到之处。我刚才说,对他们俩的画有敬意之感,良书的画在处理这种田园的田野、水、房子、树木时,常常画得那么平,线条画得那么直,点和面在整个画面上的切割关系,借鉴了现代构成和装饰性艺术元素。这方面,也许与清华美院的教育传承必然的联系。从吴冠中先生到他的导师刘巨德教授、杜大恺教授等其他老师,整个清华学派体系里,刚才陈池瑜教授也说过一种装饰性,这种装饰性指的是清华美院的特色和传统。但在良书这里,不再简单地表现为装饰性,或有装饰性的感觉。他画中的装饰性是与人们通常理解的清华美院的传统装饰性有区别的,这就是他善于把现代构成等所用能运用的东西都揉为一体,作为一种借鉴,颜色画得这么漂亮,我对此感触很深。总体上说,劲松、良书这两位画家有共同点,但是两位画家的风格又是截然不同的。风格鲜明而不同,这都是他们好的一面。对于中国画传承创新来讲,他们对于中国画的探索,对于整个中国画坛都是在贡献着自己的重要力量。应该说,他们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门道和路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是可喜可贺的。我想他们产生这种效果,肯定是有根源的,这种根源还是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善于动脑思考,是高校里面的学者型画家,同时也是文化界的学者型、研究型画家。我想,这就是他们能够产生大量与众不同、跟别人不一样风格作品的原因。艺术是无止境的,也许今年是这样的面貌,也许明年或后年,他们会在这个基础不断地推进艺术创作。我希望他们越画越好,对我们经常在一起的人,也是一种促进,更是一种鞭策。谢谢劲松、谢谢良书,祝贺你们!

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导、教授、艺术家):刚才两位老师都讲得挺好。我与蔡劲松部长刚结识不久,是通过做非遗传承、做剪纸艺术传播认识的。劲松先生多才多艺,他是一个活动家、组织者,本人也是一个艺术家,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是我看他在绘画、在雕塑、在现代公共艺术领域涉足面比较宽。我进入画展展厅,强烈的感触是两个反差很大:一个是稻作文化根源的山水景色描绘,一个是现代水墨儒雅的诗性抒发;一个是山地文化的心灵反映,一个是看山地仿佛也不是山地、无拘无束地非常自由。我们看到的,是他作品中山水背后都蕴含有一种内心的东西,以及他生长的地域带来文化气息,这个特征非常鲜明。我觉得陈池瑜老师刚才讲得非常好。山水是中国中古时期以来的主要绘画类型,这是跟文化的哲学性和本源性相匹配的。山水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古代心像的带有传统中国文化底蕴的绘画,开始进入当代绘画或当代水墨,其实就是从心像进入视像的历程。那么,发展成一个视觉为主体的图像时代,我们参照的是什么东西?例如,中国画中画黄山特别神奇。我到黄山去,我看宋元明清的画,那么多人画黄山,黄山成为了美术界的试金石,黄山的图像史是非常清晰的。那么走到今天怎么办?马良书的画,反映了一种从图像山水画走向视觉开放时代的探索。他借鉴了很多东西,包括清华美院的传统。在这样一个图像时代,他是具有图像和开放意识的,他的创作像眼睛一样把视线都调在中景了。它们专注,然后用中景视像来表现这种自然景象,或者景象的一个平面,甚至他还迷恋光影,使我们看到表现稻作文化山水的图像,他的作品既具有转型期的特质,又融入了来自于视觉的现代艺术构成的特征。我觉得,良书的创作反映了最新的山水画探索的状态,这方面他非常自觉,也非常专注。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对待自然的图式?或者说,一个自然图式与文化图式,能否成为一种双重的养分,能否影响当代水墨和图像艺术的发展?这是一个面临挑战的新课题。这不仅需要做出理论的论述,还需要画家能够吸收进去、画出来。以前我曾去贵州做过很多考察,贵州是蔡劲松的故乡,我觉得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处女地。劲松出生在贵州高原这样的风水宝地,其实他心系贵州。如人所说15岁前他在那片山地间生长,那么他一辈子都是携带着故乡山地的文化,心间天然地面对大山和自然,他的内心和气质也有一种独特的东西。贵州和其他山地不一样,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我真心希望劲松先生的内心,能够真正回到那片大山之中,我想,他能创造更伟大的山水图画,我觉得这是早晚的事情。

高润喜(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导、教授、艺术家):今天很高兴参加这个具有浓郁学术和艺术气息的两位艺术家的展览。他们两位都是在高校,我们知道高校承担的责任主要是教学和人才培养,这两方面的责任,还有他们自身对艺术的探索,以及孜孜以求的艺术创新精神,在高校教师中并不多见。原因就在于,大家已经被教学任务压得够呛了,留给自己艺术创作、思考的空间就非常有限。劲松和良书俩人的展览给我特别深的印象,就是强烈的生活气息。我们说传承中国画有两个方面,一个要抓传统,一个要抓生活。我觉得,生活在当代艺术中地位,应该更加凸显出来。我们看当今很多展览,经常看见在传统研究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多,但是对这种走向生活、切切实实能感觉到生活美的东西特别少,因而这个展览特别不一样,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蔡劲松的山水画创作,十分注重对自己故乡贵州山水的眷恋。可以说,童年的记忆是很难忘的,贵州的山水在劲松的心里一直回荡着。这种情不自禁的,不用刻意什么就能随手画出来的他记忆中的贵州山水,一方面表现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他的独到的艺术探索精神、表现方法和艺术特征。我们从他的画中上可以看出,劲松的山水创作既有传统的笔法,又有他自己带有情感和情绪化的笔法,结合起来就能看出,他既有传统山水里面那种雄厚、厚重的感觉,又有他探索创新过程中写意性、诗性抒写的技法,我看到的是一种崭新的山水画创作面貌,这是尤其值得祝贺的。马良书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受到传统即清华美院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从庞熏琹、张丁、吴冠中,到刘巨德、杜大恺等等,他们都是在国内非常有创新精神的画家,所以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良书受到这样的学脉的影响。我们从他的画中,更多地是看到色彩,桃花盛开非常喜气,洋溢着春意的感觉,特别是给北京现在这么沉重的雾霾天气,带来了新的颜色,很美也很轻松。我们知道在中国画中,颜色很难和墨去融合,这个课题大家都有很多尝试。色彩和墨在写意里面完全融合,确实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能看到良书这种很抒情的、带有烟雨的田园画,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可以说他的这批新作带有很好的探索性。劲松、良书俩人的这个展览非常有意思。他们两位的作品在同一个展厅中,风格对比起来都很鲜明,但又感到十分协调。有时两个、三个人一起办展览就怕撞车,一个人办展览更困难。所以,艺融美术馆能有这样的创意,特别是给予两位学院艺术家重点关注,我们要谢谢这个画廊。今天这个座谈研讨的机会也非常难得,我们以后也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碰撞出更多艺术的火花。

王志纯(北京画院研究员、美术理论家):我对这个画展非常重视,虽然最近特别忙,但也一定要来出席。看完展览后感觉挺好,我都不知道蔡劲松部长、马良书画得这么好,一个一个说吧。我刚刚从贵州回来,贵州的山水我以前也去过几次。看到蔡部长的画,感觉非常的亲切。我不是特别了解他的专业学术背景,我觉得他的画可贵在一个真,真性情、真感情、真感受。我的这种感受很深,就是觉得他对家乡山水的眷念和投入是很感人的。他的创作不像一般的山水画从城市到城市,一些还是在表层下工夫的画作,像他这样能对家乡山水有这么深的感情、又扎根得这么充分的,的确很少见。我觉得,他在山水画创作中,借鉴、弘扬了很多好画家的技法,创作态度非常真切,自己画得也很投入,这是当代美术界很可贵的精神。我今天看了国家画院的一个展览,有的作品特别大,像一面墙一样,但是里面看着很空、很可惜,就是表层笔墨很张扬、很宏大,但是内在是很空虚的。但是蔡部长画里面,给人以情真意切的感觉。他的笔墨很认真,反映出他的艺术情怀是真的,这一点特别突出。并且他还在不断地借鉴、探索新的方法和语言,表达自己的对自然的审美感受,这种执着的追求,这样一幅幅画画下来,是很不容易、很难得的。马良书的画也很好、很专业,带着学院的深层的东西,这种积淀下来的学院那种非常内在的精神能反映出来,而且感觉很强烈。在创作技法的运用上,在生纸的使用上,还没有见过他这种独特的办法的,色彩结构和笔墨结构都能够用得这么舒服,的确很少见。我觉得他的画还是很成熟的,有他个人的鲜明特点,而且画幅不大。其实一幅画的画幅不一定要那么大,就在适合自己创作的画幅之间就挺好,最适合自己的探索就够了。他使用的中国画颜料,呈现出了江南特质的东西,这种感觉就特别的好。山水画创作首先是对地域和自然的特别感受,然后就是注重个性,使自己的画面表达,笔法上、材料上、语言上,最后形成个人的一种风格。目前看,这也是一种鲜明的个人特色,能够进一步形成艺术反差,在当代中国画坛中形成自己的一个状态,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蔡世平(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词人、书法家):各位好,我谈谈个人的感想。首先是祝贺蔡劲松老师、马良书老师的画展成功。我觉得他们两个人的绘画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使他们的生命精神,成就了他们作为艺术家的追求。他们的背景,就是他们曾经生活的地方。蔡劲松来自贵州的大山里面,马良书是湖北山区的。他们出来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的社会,他们将会在当代塑造一个怎样的精神空间?现在,我们看到蔡劲松的画又回到了他的家乡。其实,这个家乡和他自己的家乡不太一样,他的绘画创作正是从这个家乡出来又回去的一个过程。我现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劲松来自贵州的少数民族山区,我们通过他的画,看到他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品质和文化情怀,他在这条路上摸索着走下去,给当代中国水墨山水画界带来了新的气象。马良书的画里面很宁静,画得很美。我觉得他对中国当下的现实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对绘画到底画什么和怎么画,是通过探索能够很好地走出来的。我个人有一种体会,绘画是想象中的可能而不是现实中的可能。这个想象可能是神,而艺术家则是境界。我在看他们画作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家乡,因为我的家乡也在农村。这是我的家园,我想,如果这个画面呈现出了触及我心灵的不一样的东西,我就觉得这幅画成功了。在绘画上,画家要表达一种想象的可能,可能比文字表达更复杂更难,这个“难”需要在笔墨中、在勾画中完成。我觉得作为艺术家,应该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走,就是你作品只有你才能达到艺术和思想的高度,而别人无法达不到。劲松和良书都是有思想、勤思考的艺术家,我觉得他们继续坚持走下去,肯定能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就。

李辉(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秘书长、艺术家):首先代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促进会,对蔡劲松先生、马良书先生的画展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蔡劲松先生是我们促进会的理事,他的创作一直是我们协会重点关注的对象。可以说,劲松先生是当代少数民族艺术家群体中的一个大家,像他这样优秀人才的出现,我们从事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同仁也是很自豪的。作为一个画家,我是画水墨人物画的。我进展厅的第一感受和大家一样,就是感叹劲松先生怎么这么能画、画得这么好。他在大学里事务性的工作特别多,在工作之余能画出这么多好作品,非常难能可贵。我觉得劲松的山水画作品特别有特点,一是他画画的状态非常放松、非常自由,就是“画随我心”的感觉。之前我和朋友聊过,平常我们看到的画多是展览体、大制作的画,少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现在看劲松的这批画,看完不会让人感觉累,而是感到很舒服、很享受,艺术性高、表现力强,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和特点。马良书先生的画,今天是第一次看到,感受非常强烈。他的作品很清新、很亲切、很自然,是现代田园山水画的典型代表。我也和刚才各位专家一样,祝愿两位艺术家今后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薛云翔(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我跟蔡劲松部长是老朋友了,我是本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来的。进来一看,这个画展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两位画家的语言感很强。因为我也是画水墨的,水墨里面语言感非常重要。其次,他们的笔墨情趣非常好。现在,很多画家把笔墨画得没有情趣了,大量的制作、各种门派方法往里面堆,造成语言打架。此外,就是他们的探索性很强。我觉得两位画家都是很传统的,我们不要认为他们的构图、形式感稍微一变就没有传统了,他们的笔墨是有出处的。高远和平远这种构图,是从传统中继承走出来的,染的东西比较多,我是很喜欢。刚才拿手机拍了一些,我回去要好好研究研究。另外,劲松部长作为大学的职能部门负责人能画这么多好画,我们“教书匠”一年也画不了这么多。我觉得他的笔墨情趣来源于真实和真情。都说艺术怎么玩都可以,就是不能把真诚玩没了。两位艺术家都很真诚,这从画里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他们在造物的同时,没有忽视笔墨的鲜活性。当下很多画家构线添染,出来之后你是麻木的。我们看得麻木,他画得也麻木,这张画可能就是死画。但我觉得劲松、良书的画,是带有情感的,不是每个时候都可以去画的,情感生发之前要酝酿、要同构,所以他们作品的气韵才能丰富、生动和灵动。所以,要衷心祝贺二位画家。

洪潮(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艺术家):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劲松先生、良书先生都是画山水的,我也是画山水的。今天比较早就到了,看了两位画家的画,很受感动,有很多共鸣的东西。首先谈谈对劲松作品的看法。他的文学功底很深,还画油画、做雕塑,是一个多才多能专家。我感觉他的画,就像一首叙事诗一样,他在描写他童年的记忆,描写他对家乡的眷恋。在他的画里,感觉形似乎是散的,而他的神是在一起的。他的作品中,常常透露出那种走出大山的跳跃思维。他在笔墨上也是不拘成法,既有古人手法上的体现,就像我刚看画时所说的虎斑纹的这个手法,又有石涛似的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再加上黄宾虹、龚贤等大家的积墨技法,有一种浑厚滋润的感觉。从线和面的角度,在整个画面上做了一个对比,可以感觉到他作品的构成与气韵更加生动,既有时代感,也有传统的文人气息传达给我们。此外,在劲松的作品里,我还看到了他的生命精神是想走出大山的,从一个山头跳过另一个山头,山都是有灵光的,而且各处都在闪现。为什么今天他的山水艺术走得很远、很高?我觉得这是和他的精神理想分不开的。良书的作品,我今天看展览之后感到特别的震撼。我们以前在一起画过画,当时大家都是那么画,这几年没有见了,听说前段时间还画过一批人物画,非常棒。这次展出的山水画,从色彩上说,里面有浓浓的装饰性,但是又不乏中国画的韵律。水墨也是一样,水墨里面黑中透亮,晶莹剔透,可以看到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墨一层一层地渲染,这里面有很多技法,浑然一体,特别好。今天感到收获非常大,特别要感谢两位画家。

韩朝(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艺术家、美术理论家):今天非常高兴看到蔡劲松和马良书两位老师的作品,感触也颇多。刚才,几位老师和专家说得都特别好,我想再说一点,就是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相同。那么,不同在哪里?首先看劲松先生,他是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优秀艺术家。在我的印象中,像云贵川这样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造就了一种别样样的气质,造就了一种浪漫,一种带有“巫术”的浪漫。在他的画里,我也看见了他对于家乡特点的深刻反映。刚才有老师说,他的笔墨很自由、放纵,甚至有点野,这是他艺术创作的一个特征,非常鲜明。良书呢,他是我的师兄,更熟悉了。他的画刚才几位老师也谈到了,继承了我们清华美院的传统。结构的意识、强调现代形势感、当代的艺术趋向,这些在他的画里,反应得非常强烈,个性也非常鲜明。尤其是,这次展出的作品,色不带墨、墨不带色,在中国画的处理上不太容易,良书在这块处理得非常好。而且他将画面的构成与装饰,中国画传统中的气韵与意境,结合得非常好。这方面的转化,都需要有足够的艺术创作时间。他们两位艺术家相同的地方,是他们都有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劲松先生不单是艺术家,同时也是学者、诗人、作家,特别是能在百忙之中创作这么多的艺术作品,非常难得。良书兄也是在艺术的形式探索、在理论的研究上,非常有见地。我觉得,这几点足以让两位艺术家走得更高更远,我也祝愿他们!

邵军(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艺术家、美术理论家):两位艺术家都是我的老朋友,但来得比较匆忙,心里其实还没有准备好。刚才一进入展厅,就被震撼了一下,谈点感想。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叫神韵气足,特别是这个“足”,这是我原先没有想到的。先谈劲松部长的画,后面的我还没有看完,看了一多半。他的几幅六尺的画,首先是几笔,山水画上面的几笔,笔力和气力就给得非常的足。再看这边的几张,以墨色为主的——这个墨泼上去,大笔挥洒的,气也非常的足。我刚才一直坐在这里琢磨,劲松的画里面有非常强烈的文人情怀,因为他本身就是文人。我很大部分工作是在做绘画史的研究,特别关注艺术家文人这个群体。在绘画史上,他们反复地变奏各种风格和主题。比如劲松的画,在笔上非常地足,这种气势和胆识,是作为一个文人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或品质。有这样的素养作保证,再来看劲松的画,就能够深入地理解他对画面效果的处理和选择。特别是《望秋》这一幅,隐约地就看到王蒙的味道、王蒙的满构图,特别是他又营造出格致的效果,那种很好地将墨和笔结合的互动关系。所以,我觉得劲松的山水画创作把传统的文人情怀,在自己的画面上又做了新的探索、新的演绎、新的发展。另外,我对劲松部长非常地钦佩。等会儿下来之后,你跟我讲一讲你是怎么画的?怎么可以画这么多画呢?而且每幅画画出来之后,感觉用的那些精力,是很耗费精力的!你得反复地琢磨啊,你的精力怎么会那么足?干劲这么足,这要向你学习。然后转过来看老同学良书的画,色彩也保证到了,用一字来讲就是“足”。马良书是学者型的艺术家,他画画和他做学问一样,都是有思考的。我觉得他画在题材的选择、在技法的选择、在画面效果的选择等方面,是他对美术史、绘画史经过仔细推敲和琢磨之后的一种选择。所以,他选择的创作道路是有思维的、科学的。这种田园式的,或者是庭院式的山水题材,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虽然很早就有,但是规模上、风格上、题材上和内容上,从来就没有超过吴门画派的高度。但是,今天看到马良书的这批画,感觉他完全是在做学问。为什么这么讲?第一,在题材的选择上,我猜测他通过思考,使画面效果中有纯粹的水墨,或纯粹色彩,实际上是多次对这类题材在画面中不停地寻找。特别是墨色这一部分,在语言上拉得非常开,同样的题材在新的时代,在新的学术探索下,有了新的画面效果。包括阴影的处理、前后的关系、留白的方法,变成了一种前后重叠,发展水墨画的技术语言。所以,这方面的处理我觉得良书已经是非常高妙了。再加上他对色彩反复做的一些实验,墨和色的关系反复地融合在一起,将庭院和田园这种山水的主题大大地扩展了,所以我说他的创作是在做学问。这次展览我感觉收获很大,你们将来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希望你们下一次展览再把我震撼一下。

乔迁(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艺术家):我觉得看了两位艺术家的展览,感觉是珠联璧合。以后再办展览,还是你们两位在一起。为什么这么讲?两位艺术家坐我对面,我觉得他们的形象太互补了。蔡劲松部长形象很“清新”,但是作品追求沧桑的意境;马良书形象很“沧桑”,但是作品追求一种很清新的意境。所以我说,这个展览珠联璧合,太好了!这样展览有互补性,感觉精神享受也是互补性的,这样才完善。这就是我的感受。

赵盼超(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美术理论家):今天非常高兴,来了很多老师、专家和朋友一起交流。蔡劲松老师我刚认识不久,但应该说是久仰大名,他的故乡是贵州山区。马良书老师的老家是武当山区,也是风景很好的。那么看他们的作品,不管是贵州的还是湖北的山水,我感到自然的山川对人的陶冶和影响、精神上的滋养,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东西。我觉得两位老师的作品,最大的特征就是一个“真”,非常地“真”。他们的作品不过分的拘泥于法,皴法、笔法,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内在的对山川的感情,凝注到创作里面去了,这是特别难得的。有人说,20世纪山水画的发展,感觉基本上是穷途末路,很难往下发展了。往前推,石涛、黄宾虹们已开始到自然的山川写生、变法,那么对于21世纪的创作者,我们将表现怎样的山水样式追求?这就需要画家对山川必须怀有敬意和真情实感。如果山水画仅仅是一种笔墨的程式,那就必然会死去,变成一种表演。在创作的过程中,能把自己的感情和创作对象联系到一起,这样的创作才有生命力。那么,蔡劲松老师和马良书老师创作的山水画,是真的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画面里去了,他们已经将传统对接起来,将自我的情感和自然对接起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意境。因此,我觉得两位老师的创作是对传统的继承、弘扬和创新,他们将来的作品肯定会越画越好。

梁智龙(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艺术家):大家好!刚才看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让我震撼特别大。蔡劲松部长、马良书老师,我们很多年前就非常熟悉了。我是学西画的,专业是现代的西方绘画,但是出于对传统艺术的爱好和机缘,我从很早以前就很喜欢国画,特别是山水画。蔡劲松部长画山水画,我特别感兴趣。我刚才好好地看了他展出的作品,首先从他的画中看到了石涛的感觉,看到了石鲁的感觉,还看到了赵望云的感觉。那种积墨的感觉,“撞水”的感觉。虽然我不能很好地用专业词汇去解释、去分析,但是从画上看到了非常精彩的大师的痕迹,特别佩服蔡劲松部长,作为大学里这么忙的角色,我奇怪他怎么画出这么精彩的好作品,底下是否可以多给我一些经验。别的不敢讲,我特别喜欢蔡老师作品里面那种“拙气”,我觉得这个“拙”,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西画还是中国画,都是相通的。因为笔和墨在纸上画的瞬间,心里面那种朴素的气质,那种从大山出来的先天的那种灵气,实际上已经流露和出现了,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任何做秀的感觉。我觉得这种内在的素养从画上展现出来,其实就是最感人的。蔡老师本身有这么好的修养,既是诗人、雕塑家、艺术家,又是一个出色的作家。我觉得他的画上自然而然就出现了文人的气息,那种“拙气”其实一碰撞,画面的气质就提升了,特别是《故里春秋漫山麓》那幅上面的那部分“拙气”的感觉。我非常喜欢黄宾虹先生的画,蔡老师继承和创新了他特别好的笔法,那种感觉有时候就是神来之笔,特别、特别的欣赏,我为蔡老师能画出这么多好画感到由衷的高兴。我和马良书老师同出一个师门,他从理论基础到艺术造诣,都远远超过了我,我要向他学习。良书老师对绘画谱系的研究非常深厚。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懂艺术史,不懂艺术的传承脉络,我相信是画不好画的。良书老师是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创作,去发展自己的艺术。21世纪,中国画进入了一个不是特别顺利的阶段,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突破。我觉得良书老师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特别在是墨和色彩的搭配方面,在将西方的构图图式引入中国传统山水画方面,他的心得要比一般人多得多。他的画里面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感觉,是绘画特有的一种朴素、平和,不是非要拉到什么派系里面,而是对绘画的热爱,对生命的一种感受,对水墨的熟识和把玩,这是画画起码必备的条件,这也是我作为一个西画画家的感受和体验。我相信,无论是蔡老师还是马老师,他们的艺术之路会越来越宽、越来越广,我期待他们下一次展览能够做得更好。

杜文涓(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艺术家):大家好,今天主要是来学习、来欣赏的。和蔡老师认识了很久,马良书是我师兄。蔡老师我觉得最羡慕的就是,无论他画画还是做雕塑,我感觉他都是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自在的精神。我刚才看了他的很多作品,他对水墨山水画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感觉到他在这里面“玩”得特别的愉快、特别的自在。马良书师兄的画,这两年进步很大,我也非常喜欢。祝贺两位艺术家画得越来越好!

余洋(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副研究员、美术理论家):今天来参加蔡劲松部长和马良书老师的画展,非常有收获。我们有时说看画展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是谦虚的用词,但是今天的情况不同,真的是来学习的,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首先是蔡劲松部长的画,我记得最早见他的山水画,是几年前和刘巨德老师等人去他的工作室。那时候就感觉他是在用才情去画画,并且水墨的感觉非常好。今天再看他的画,又感觉他不仅是用才情去画,而且很大胆,可以说胆大心细。他在笔墨上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己有了很大的把握,既有对大画面处理的才情表达,技术上又非常耐看。我觉得我非常大感受是,他在画水墨的时候没有条条框框,他借鉴传统,但在借鉴的同时又善于灵活运用,他继承的不仅是传统的笔墨,而且是传统的精神,把他对家乡的感受融入到画面创作中,令人感受很深,也非常佩服。此外,现在许多人也利用业余时间画画,但是心不静。蔡劲松老师画画的时间也是挤出来的,但是他能迅速地进入角色,可以把杂事都抛开,可以很好地进入艺术创作的状态,而不是敷衍地画。他的这种创作状态非常好。再看马良书师兄的画,今天我也很震撼。我对马良书师兄画国画的深刻印象,就是他的阳光感。大家都提到他的色彩很强烈,他用色彩表现阳光感。很多中国画,其实并不太追求阳关感的,而是追求含蓄的、烟雾蒙蒙的感觉。但是马师兄用色彩在突出阳光感,这非常难得。很多人用很鲜艳的绿色、黄色、红色等色彩,会显得颜色比较浮躁、带有俗气,可是他的色彩却让人看着很舒服,为什么?我想,主要就是单纯,马师兄的画有一种很单纯的美,这是他在用色方面的独到之处。我看马师兄的画,总有一种期待,他有时将一个景色,会画出三张、四张或几组来研究,然后就会有期待,他还会如何去发展这幅画。这个画展,两位老师给我的启发非常大,让我学习到很多,他们的画会让大家都很期待。

主持人/ 陈兰(艺融美术馆展览总监、策展人):感谢今天出席座谈研讨会的各位老师、各位嘉宾,谢谢你们的精彩发言和评价!感谢蔡劲松、马良书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作品!谢谢各位对艺融美术馆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艺术创作、交流和文化传播平台。借此机会,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