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上“造化” 墨下“生澜” ——蔡劲松山水画艺术特征小议

时间:2015-04-24 11:08:16 | 来源:艺术中国

一蔡劲松是一个有着多重学术背景的文艺家,在哲学人文方面拥有丰厚的学养,曾组织策划过几百个艺术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他是当今少有的跨界艺术家,他的美术创作不仅涉及水墨、油画、雕塑和综合材料,还涉及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近年来,蔡劲松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有着独到的思考、见解与扎实的践行,经常有作品文论见诸报刊和艺术大展。日前在京举行的《素履之往——蔡劲松马良书山水画展》,展出了蔡劲松的水墨山水画作品三十余幅。他以追寻“山水”、造象“屏障”为美学指向的贵州山水画作,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同行、观众留下了许多的审美的思考与艺术启示。

二在当今中国画界,打着“回归传统”旗号的画展和画家比比皆是,但真正保持关照自然的,把手伸向生活的画家并不多,而蔡劲松对此深有了悟。山水作为一种胸中的意象存在,二十年多来一直牵动着他的心灵。尽管他身兼数职事务繁忙,可故乡的山水图像时时勾起他儿时的追梦与回想,时时滋养着他的心田与品格。他以开放性的世界眼光面对山水“屏障”的在场,展开对生命精神与文化的一系列积极而深刻的思考与探索。他将心中自然山水变换为一幅幅艺术幻象。他的《山水寓言》《望秋》《林深梦逍遥》《忆得溪山天境开》《壁影秋声》和《山水梦系列》等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陶冶,而且提示艺术家们:如何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和造型艺术的挑战。那就是,要勇于超越自我,不断去创造无愧于艺术本质与永恒精神价值的好作品。

三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浮躁社会,造型艺术的独立性和独创性、作品的内涵质量与时代性往往被忽视。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有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反思。蔡劲松这位具有学院背景的学术型艺术家,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在直面传统和时代挑战时,充满着新时代艺术家的担当、文化自觉与自信。他认为中国画“经历了一个从画人、画迹、画意到画史、画观、画魂的递进,这种递进又具有时代性、社会性乃至文化的价值性。”他决心以“一种根植于内心的涵养,一种朴质的、本源的文化自觉”,来完成对生生不息之山水景观的自觉观照,并对人的生命意义给予关切和追问。所以,他的山水画,从立意到技法都是自己心化的产物,很难看出师出“名门”的迹象。

四在蔡劲松的山水画理念中,图景构成是自觉生发的、笔意是自然奔涌而出的,远离了当下艺术的浮华和炫技,以一种全新的艺术角度提出了引人深思的艺术创作观念。他在回溯传统的创作思考过程中,特别注重画家自我情感的开掘和反省,目的是将传统中的“人文价值和时代气度”不断注入新时代的画面。近年来,在蔡劲松的笔墨探索和艺术表现中,寄寓着他的精神理想与永恒情感。虽然他的作品强调随意性、意象性的书写,但他关注更多的是精神与个体生命经验之间,以及造化与心灵轨迹的真诚对话。他期望通过自己对创作理念的整合与完善,营建一片充满生命哲思、情感升华和技术创新的本真艺术创作语境。这些新作的展出为美术界带来一次具有学术性和独创性,同时体现着对当代艺术发展趋向的学术思考。

 

高润喜(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2015年元月5日于中央民族大学

蔡劲松,侗族,1969年11月生于贵州。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长兼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北航艺术馆馆长,教授、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