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今“线”的解读

时间:2014-08-15 17:52:04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我在这些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发现我们的艺术是“线相”的艺术。“线”指的是一种精神,“相”指的是一种面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图形、图案、文字、书法、绘画、雕塑等等都是用线表达情感的。所以我们的“线”有气韵、有活力、有能量的,也是有精神的,更是有生命的存在;而“相”则体现出每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个性面貌和思想境界。

线——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通过研究“线”的发生和发展,我发现它从远古一直贯穿到今天(除清末民初外),几乎没有断过。到眼下这个时代,随着国家不断的强盛和民族的不断强悍,这条“线”又延续了下来,把这条血脉的“线”接了起来,接出中华民族的一种顽强精神之线、一种昂首阔步之线。所以,在我先前的作品中是把这种线从平面上转变成“立体的线”让它站起来,在三维空间中让它有一种新气象的“线相”。比如《站立的文字——爱拥》。而到了最近几年我又从立体的线不断的转化成一种平面“尚立”的“线相”,在宣纸、画布上书写内心的一种“线相”。这一“线相”会通过这个展览呈现给大家。

我提出“线相”这个概念,“线”代表精神;“相”代表面貌,合起来就是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它与历朝历代社会背景、文化传承有着直接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一个时代强盛,这个“线相”就强硬;如果衰落,这个“线相”就会变得很软弱。

纵观整个我国美术史的发展,从最早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等等开始,那时候的古人是把线画在陶器、刻在岩石上的,表达一种对祖先的崇拜或一种崇高的敬仰,是强烈的一种心愿感情的释放。比如在红山文化那个时候先人们看到的是什么?当时自然环境很恶劣,又很原始。他们刻在岩石上的这些线和形不是我们人类的,里面出现的图形感觉像“外星人”似的。比如岩石上一些人物大眼睛、小身体。有那种C样的龙形,还有三个火轮围绕着在一起旋转;还有北斗七星准确的布局等等,所以我认为这是外星人的造访和先人们扑捉到的奇特造型。当时的古人崇拜这样的一种外来的形象,基于不可知太神秘而又不伤害他们,便有了敬仰和崇拜。于是先人们就把这样与自己不一样的形象,用线和象形文字、刻划出图形最直接的记录下来、表达出来,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线和文字、绘画、雕塑的出现。这样就正好衔接到了甲骨文。以前我一直困惑,甲骨文之前的线和字是什么样的?没有衔接,怎么突然一下子就到了甲骨文?之前的字和线是什么样的?后来我看到了红山文化,经过研究比较发现,它可以衔接甲骨文这条线与字的历史,它是线与字的发生,经过演变,甲骨文诞生了。到了甲骨文,我们看到的“线”和字也是带有宗教色彩。比如说卜卦或者对天文地理的最初研究,祖先们在出行打猎时一种安全感的占卜和祈祷,所以这种线和字代表了那个时期先人们的一种原始的精神状态和文化面貌。

那么,到了夏商周,我们发现商周的青铜器上面刻了很多文字和装饰花纹。在饕餮纹样上则以浅而细密的云雷纹,先人们运用线的粗细、疏密、高低和阴阳的变化取得这个时期辉煌成就,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精神面貌。比如杜岭方鼎、四羊方鼎、五耳大鼎等等。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石鼓文和绘画已在线的表现力上达到独具匠心的地步。无论在造型和线的表达上都已进入了崭新阶段,为以后秦汉时期的艺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比如,王子午鼎、立鹤方壶、尊盘与鉴缶,人物龙凤绘画等等。

进入秦汉时期,这个线几乎是非常完整的一步步延伸了下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有利于社会的生产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线贯穿了一种英雄气概,很强大、很壮观的雄魂之线,极大的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强盛。谈到秦始皇,我想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无论谁说秦始皇是暴君,但他对中华民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统一了中国;第二,他统一了文字,他把列国很杂乱的语言和文字统一了起来,让它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疆域里的人们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确保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所以在这一点上他功不可没。比如李斯的小篆、琅琊刻石、兵马俑、霍去病墓石雕等等。线的力量感呈现出来,非常古拙与强悍。到了东汉时期,在张芝草书中我们看到这一时代的自由气息的精神面貌。“草圣”张芝的《今欲归贴》具有开创先河之精神,“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张怀瓘《书断》)。此时的线在书法中成为东汉时期一种能够自由抒发情感的源泉,崇尚线的个性,人的独立,彰显线的神韵,人的神采,再现出线的辉煌时代。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的绘画以线的运动变化,春蚕吐丝、流水行地、紧劲相连与他创造的时代形象和内心世界相表里,成为内在线的新绪与当时的精神面貌水乳交融的形成整体。在这个时期人们就开始把“线”变成一种气韵之线。不妨我们从王羲之的作品中可以很好的看出来。他的字“点、线、画”,行笔流畅、风韵清秀、神采飘逸、生动自然,线的气脉贯通、温文尔雅、舒畅安详、讲究“意到笔不到”,每一笔线的粗细宽窄、时急时缓具有强烈的节奏、情弛神逸、淋漓奔放、变化万千,线在他的笔下产生出巨大的光辉。这个时期的“线”就代表了气韵的精神相貌。比如“陆机、王羲之、王献之”和“云冈石窟里的小佛像”等等。

到了唐代,国家统一富强,各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强调什么呢?强调线的法度。这一点在“线”上也可以发现那时的规章制度,它如碑林一样,每笔都非常有法度,也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比如“吴带当风”、“初唐四家——欧阳询等”,“张旭、怀素”、“昭陵六骏”、“唐三彩”、“龙门石窟”等等。

而到了宋代的线则强调的是一种意境,包括山水、人物、花鸟、泥塑、石雕艺术都强调一种意境,反映出那个时代人文关怀的精神面貌。比如“范宽、郭熙的山水作品”,“赵佶、梁楷的花鸟、人物”,“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重庆大足”等等。

到了元朝,线是开阔的,强调一种态势。比如永乐宫壁画里,出现了长线、力量的线条,一笔画下去两三米,非常讲究“线”的态势或姿韵,呈现给后人的是一种博大胸怀的精神面貌。比如“赵孟頫的字和绘画”,“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等。

进入明清以后,人们开始关注的是什么?古人都做了那么多,那这个“线”怎么再继续发展?已经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那就回到了最先,又回到了祖先的那些好的东西上面,对线的朔本求源。比如说线的延续、碑的临摹,对各大家的笔墨研习,追求扑趣的时代精神面貌十分明显。比如“吕纪、戴进”,“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清四王”,“石涛八大”,“傅山”等等。

在我们今天来看上述谈及的线,已经忽略了所有线所表达的内容,比如说在唐朝时的张旭、怀素的字,我们现已不大关心其所表达的内容,而是看他们的写法。我更关注的是他们有思想的线条,是如何表达的,是怎样组织、转化和构造成一个他们生活的那个自由奔放、不拘小节的时代,清晰可以感知到他们生活的年代信息。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此时的线没有走好,没有走下去的原因主要是政治上的原因,内忧外患,兵荒马乱,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动荡,经济已经到了低谷,民不聊生。所以这个时候的线就萎靡不振甚至看不到它的形貌,快要消失了。近百年的这段历史,这条线几乎荡然无存。

现在再让我们回顾一下最能代表我们中国文化精神的线——她的发生与发展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易经》。改成 “线相我施,尚立造型”。

中国美术自从有了线和文字,便有了历史。有了历史便有了几千年的书写方式。有了书写方式,便产生了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以文字为本源,而线的运用是文字与书法、绘画、雕塑艺术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和生命所在。

甲骨文的出现,中华大地已有近万年用线记载和呈现这一民族之精神的历史,世代不衰。无论在刻画还是书写运用的线都贯穿着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如果说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的刻线标志着宗教意味的话,那么秦篆、汉隶碑刻的古拙之线,竹简书写的率真之线就成了高贵的传播。

到了魏晋时期书写的线成为文人尚韵的经典,而石刻艺术的线又成为佛教普及的代言。

唐的尚法、宋的尚意、元的尚态、明的尚朴、清的尚趣之线都在传统书法、绘画、雕塑中体现出来。用线,真正的成为在中国美术史中起到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更是中国人表达思想感情,时代精神的极端方式之一。

所以,继承先人留下的这一宝贵遗产,将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承上启下,才能做出无愧于这个时代具有中国创造新准则的新之“线相”作品,“尚立”于世。

因此,如果说“线”在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明尚扑、清尚趣,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就应该是“尚立”。向世界上传播出去的“线相”是“尚立”。这个“立”是全面的立,政治上要立、经济上要立、文化上也要立,人的自尊自信更要立,这样才可以走向世界。否则,要这些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企业家做什么?要这些文人做什么?文人更需要立,需要立的是新思想,要“立”出形成自己完整的思想“线相”体系。

我到了国外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以后,就发觉“线”应该被单独提出来,因为它是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最重要的极端方式的之一。这条线完全可以继续链接先人,链接到红山文化、秦汉时期、唐宋时代,一直链接到今天,走出一条“尚立”的“线相”。所以我的下两个展览一个叫《线相》,另一个叫《尚立》,就是想让这条线真正的站立起来,让这条线纵横世界,传达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信息。与其说线的站立,不如说人的前行;以其说线的纵横,不如说人的超越。

我们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提出文化复兴,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怎么来复兴、繁荣和发展?我觉得,首先是我们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和独创的精神要立起来,然后才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创新发展的道路。我的雕塑首先把“线”立起来,让它具有有棱有角、外刚内柔的特点。在平面绘画上要让它有一种这个时代的大气象,这种“相”能用线几笔就把它概括出来。也许每个人看它不一样,有的人看出风景,有的人看出山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创作者,我就是想把这条线,上接古人,下接自己的内心,我相信这样才能够走出一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归一”气象的“线相”作品。

我们已成为经济大国但并不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大并不等于国家强大。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应该体现在文化上。所以中华文化复兴是各方面全面的复兴。反思我们近百年的文化艺术,只能看到引进西方的观念所倡导、模仿的东西,如何才能有我们自己独创的东西?首先要了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重新去吸收、借鉴、组合、转化、发扬出好的东西,与我们这个时代进行融合,确立目标,明确原点。只要你发现这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原点,把它放大了,就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我发现了这条线的魅力、它的精神,它的博大,然后用自己的造型、色彩、质感语言把它呈现出来。

应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邀请,我下半年给该系的学生们讲课,主要讲一种新的“线相”雕塑语言,完全不同于传统美术院校的教学体系。我是1982年入中央美院学习绘画的,入学的基础课画石膏像,要画一个月,有时候一个星期。其实是把你脑子里很好的想法都画没了,而我们古人所创造的线描,线刻、骨法用笔等形式多样的艺术理念,它是把你最好的、最有灵性的东西一直保留着,延续着。 在我写的教案里,启发学生第一步要去“品物”,“品他人之物”,品中外艺术史上大家好的东西,好在哪儿?因为你要先知道人家好的东西,有了这一步才能够寻找到自己要学什么、做什么等等。第二个内容讲“品自然之物”,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找出四、五件,然后观察它们,究竟我们喜欢它们什么?又是什么打动了我们?将它们打动我们的东西用线画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明确自己的选择和表达等等。第三个内容主要讲的是“品自己之物”,就是你画出的物,是圆形还是方形;是色彩还是线条等等。比如我喜欢线,我就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线,去品出我最喜欢哪种线,或者哪个时期的艺术我更喜欢,如果把这种东西研究展开下去,就会出现一种自己的造型语言等等。第四步,就是“品心中之物”,就是重构。所谓的重构就是不破不立,大破才大立。在破的时候把你心里所想所要的东西,和你寻找的这些物品组合在一起,最后击破它们等等。第五步是“品线相之物”,把“线”提炼出来,把“相”再现出来,创构出一个社会的线,一个民族的线,一个时代的线等等,这样,一个教学大纲就出来了。新“线相”雕塑创造的一种想法,一种新的教学大纲,摆脱西方近百年来的一些不是我们的教学体系所对我们产生的巨大影响。不是画石膏,更不是写生、临摹,而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基础教育之路,这种教学体系一直是我想实施的。大家看了之后都觉得蛮有新意的,认为可以试试。

我的作品里的“线相”创构的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正大气象。“线相”的精神面貌能够“尚立”出一个民族自尊自强。中华民族拿什么走向世界?我认为应该立出这种线的精神,一种生命的线相、一种气韵的线相、一种这个时代特有的“线相”。别小看几个物体,一旦把线加进去,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它已经不是物了,而是一个生命的存在。 谈到这不得不让我想起霍去病墓的石雕,它们代表着一个强大民族所固有的时代精神,代表着哪个时代的文化神韵和崇尚英雄的文化形象。

这样的“线相”创构,是一种呼唤,把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呼唤出来,让线挺立起来,传达一种向上的力量和博大的胸怀。我为什么看好秦时期的小篆?因为它的线相就是一种刚硬强健站起来的感觉,上紧下松,像人一样向前行走,坚定的充满着活力。我想呼唤的就是“尚立”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因为我们缺失,所以我们才呼唤。因此,我把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好的文字造型,如象形文字、甲骨文、八思巴文、蒙古文等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结合等等,走出一条正大之线,要用这条线形象地告诉世人:我们的民族是多么的强悍,我们的艺术是多么的灿烂,是其他任何国家没有的艺术,更是影响这个时代的走向,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艺术最可贵的是什么?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线相”,是经由旧的文化传统的再组合、再吸收和再转化、再批判而不断产生和发展的。

眼下的这个时代我们无法用因与果联系来诠释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真挚情感交付出去,交付给这个伟大的时代,一个继往开来的雄壮气概的“线相”时代,让艺术的“线相”和精神的“尚立”回到本初,续写辉煌,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要追求和完成的。

西方人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们科学的创造了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这一点我们要向人家学习,看看人家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然后再回望我们的文化,才知道我们要从中学到什么或者创造什么。

幸运的是,我们真的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这个时代让艺术家能够完全释放自己的艺术才华,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独特的“线相”道路,“尚立”出自己全新的个人面貌。

今天的艺术家在这块土壤上耕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去自由创作,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我坚信,气候好,土壤就好,播的种,生出的苗,开的花,结的果实当然就会更好。

最后,借此机会向这次展览组织、策划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您们的慷慨与支持,耐心与帮助,是不会有这次让我充满感激终生难忘的活动;更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向大家学习的可能。再次感谢您们!同时,向为此次展览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工作人员们表示由衷的致意和最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

(文/刘永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