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杰:现代废墟中淹没的天使

时间:2014-06-17 16:26:01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文/ 曹振伟

观念还是绘画本体的魅力哪个更是现代艺术的本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施晓杰的艺术创作。其实不单单是施晓杰个人,这个问题在生活于当下以平面视觉呈现为主要创作媒材的艺术家群体中普遍存在。如何在意识形态与审美技艺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合理平衡,体悟生活,参与社会,以新锐切实的观念填充艺术的美好形式?“天使”是施晓杰2006年以来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画家是如何思虑和面对这个问题的。《天使》系列中的洋娃娃是一个明显的现代消费符号,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画家创造的一种象征符号。漂亮的洋娃娃在每一个沉浸在童年期的孩子眼中可能是纯洁无瑕的天使,是孤独寂寞时最值得信任的玩伴。而一旦这短暂的童年时期飞逝而去,昨日的少年蜕变为奋争于现实名利的成年社会人,这曾经无瑕的玩伴也随即褪去了童话般的色彩,成了仅供消费的商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施晓杰浪漫化的给了无生命的玩偶以红润的色泽、柔软的质感和似乎可以感知的温存,将“天使”们梦幻般的拟人特征和现实的消费功用一并残酷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平面的具象绘画在今天到底能承载多少现代性?施晓杰的《天使》系列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它无限的可能。

世界范围内很多现代画家对于复兴具象平面艺术心存责任感,这也是德国新表现兴起的缘由之一。经历了众多现代抽象艺术和后来的新媒材艺术流派的之后,20世纪60年代在大西洋彼岸美国兴起了同样关注色彩、线条、形式以及精神表达的抽象表现主义。人们往往会忽略抽象表现主义大师们为具象绘画作出的贡献,因为,就连人们称呼为“画家中的画家”的抽象表现主义代表艺术家德库宁(WillemDeKooning),后期也象他的同伴波洛克一样走向了虚无优美的冷抽象。七、八十年代间,复兴具象绘画的潮流在西方艺术世界的青年艺术家中掀起。意大利的超前卫派、英国的伦敦新绘画以及美国八十年代的新意象绘画,他们都在用切身的行动来证明:绘画在新时代并非仅存旧审美的躯壳!德国新表现传承后印象以及德国表现主义,它是这股潮流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新表现的影响力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存续至今,其绘制风格和表现题材影响了中国青年一代的多数画家。伴随这种具象表现风格的引进,这种对绘画艺术消亡的恐慌感也同时遗传到了中国绘画艺术家的心理阴影中。当然,现在看来,复兴绘画可能只是复兴欧洲艺术中心地位野心的托辞。绘画在现当代艺术界面临的危机只是以绘画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艺术家在面对艺术多元化时的心理恐慌假象,因为宏观看来,具象绘画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繁荣和极致。

从绘制风格上看,施晓杰的《天使》系列作品是对德国新表现特别是其代表人物荷兰艺术家女性杜马斯风格有意识的模仿,这种模仿多处于艺术进入后现代之后对待绘画覆灭的担忧。施晓杰也从来不回避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他的影响,特别是从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那里感染到的女性特质。《天使》系列绘画作品中伤感的笔触、阴郁晦涩的色调以及画面中对阴暗暴力和死亡的隐喻……甚至是脆弱无助的玩偶主题。

《天使之售》(2007年作)是画家《天使》系列的早期作品,在这幅图画中,平躺排列的“天使”介于工业制造的玩偶和真实的孩童之间,每个小天使脚上都系着待售的标签,被随意摆放,等待着随时可能将它们带走的顾客。在这里,画家刻意将“天使”们的物质性模糊化,栩栩如生的娃娃很容易让我们产生生命的错觉,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助。而在后来的《传奇》系列中艺术家却展现了他直白的诙谐与讽喻,《传奇》的图式直接克隆于传统的艺术经典和政治宣传物。施晓杰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开了个玩笑,以卡通玩偶的游戏场面置换了崇高壮烈的战争和殒难,以无意义的娱乐消解了古典时代的人文精神,表达了现代人在面对传统经典和严肃主题时的消费心态。

《天使之淹没》以及《天使之仰望天空》系列是施晓杰最近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都以中小尺幅描绘了“天使”们被遗弃并逐步消融毁灭的细节;也有些以较大的画面尺寸(如《天使之淹没4》尺幅为160cm/300cm)展现了超现实般的宏观衰败景象。在这两个对艺术家至关重要的系列作品中,象征人类纯洁的娃娃变得无辜而无助,在画面中它们甚至连作为消费功能的底线也已经丧失了,变成了被人遗弃的垃圾、废品,抛置于空旷的冷寂之地。施晓杰在面对人性时是悲观的,或是愤懑的。这种情结的表现实际上超越了简单的工业时代批判和消费意识形态批判。

在政治批判与殖民文化批判盛行的当今艺术界,施晓杰的艺术作品可能没有深刻的政治影射,也不关乎中西文化的大讨论,它只当代文化面对当今消费时代形态进行批判的一个侧面。其实,施晓杰《天使》系列中的卡通形象也并非只是一种消费游戏,施晓杰生于70年代的温州,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温州的生意人迅速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温州人以他们对金钱的敏感让它成为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八十年代正是是施晓杰知识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温州消费工业的崛起定是深刻的影响了他对待社会的观念形成。堆积如山的消费品象是没有灵魂的怪物,充斥着我们的空间,占据着我们的生活。所以,他不可能象他的前辈画家那样迷恋于意识解放和政治形态抗争,但中国艺术家独特的文人气质和中国整体贫困的客观现实,让他不可能持美国波普艺术家和日韩卡通艺术家那种轻松的商业艺术态度,他的那些复数排列的卡通玩偶肢态僵硬,目光无辜而又呆滞空洞,有种颓败病态的色情,是悲观和沉重的人性溃败,让人震撼战栗。

象我们看待杜马斯一样,施晓杰也可以称为一个“精神表现主义者”,特别是在《天使之仰望天空》系列和《天使之淹没》系列中,阴冷的蓝灰色调,畸化病态的婴儿玩偶和画面氛围的压抑化,场景荒芜化营造无不在暗示了画家内在的精神焦虑,这种焦虑关乎对后工业和消费文明的怀疑,和日渐沦丧的人文精神。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