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波:东旺的绘画游走在个性和时代之间

时间:2014-05-16 15:34:20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忻东旺>

记者:忻东旺老师对学院工作尽心尽职,非常投入,学院也给予了他很多的帮助和关心。如去年他的个人展览,以及他的职称评定等,学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还有,在他生病期间,您代表学院多次探望。作为学院的领导和同事,您怎样认识评价忻东旺老师?

鲁晓波:东旺是我的同事,是美院的教授。东旺是极具个性的人,在我们的心目中,在学生的心目中,第一是他的人品。他正直、坦诚,有人文关怀的境界。另外,在艺术上他非常有天赋,而且非常勤奋,也获得非常大的成就。第三,他在教学上严谨治学,言传身教,学生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同事们对他也非常认同。从我个人来讲,他是我非常敬重的同事和艺术家。谈到他的为人,确实他的言语不多,我们平常很少听到他的话语,但是通过作品能够感觉到他的思想性。他对基层的人们的关注,这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能够看得非常清楚。在今天,有这样一个负有时代责任感的艺术家,而且那么有天赋,那么执著,我觉得是非常难得。另外,在艺术风格方面,他独树一帜。东旺是 2004年引进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在我们的绘画系任教,曾经还担任绘画系副主任、油画教研室主任。他是作为人才引进来的,但是我真正对他的艺术有全面的了解,是他去年在油画院的展览和在清华美院的展览。通过这个展览,我确实对他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接触也更多了。当时,学校对他有特别的关心,我觉得这都是应该的。学校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尤其在几个展览之后,我认为东旺将是我们学院的大师,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也可以称之为大师。所以,当时学院给他办展览时,我们也深深被他的作品所感染,那么多绘画作品,而且关注现实社会的百态人生,真是相由心生,那种震撼力并不是多见的,我们深深为他的展览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所震动。东旺在艺术上的成就,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精神,以及他的人品,都作用在他的教学上。他在教学中言传身教,激励学生,也深受学生的爱戴。他特别强调写生要深入生活,他跟学生谈艺术的感悟性:一是对生活的感悟、另一是对历史的感悟。东旺说过一句话:对生活的感悟能够激励我们的创作激情,对历史的感悟能够建立我们的文化意识。东旺正在做出巨大成就的时候,他身患重病了。作为学院,作为同事,对他的关心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深深为他早逝感到悲痛,我们也觉得东旺的早逝即是我们学院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巨大损失,同时我深信这也是中国油画界、当代艺术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将不断挖掘整理他的艺术遗产,我相信他的艺术遗产将是我们学院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激励我们的学生追求艺术理想,对艺术创作充满激情。我想,他也是我们整个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重要的精神财富。

我们很快会组织一次全面的对他的追思,也想通过这样的追思,对他的人格魅力、艺术成就,尤其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种传承,他在理解传统、认识时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承传和创新对中国今天的艺术发展极为重要,文化自信,艺术的独创性,其实就是来源于承传和创新。我想这样的追思,不仅是对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的思念和追忆,更多的是对中国艺术界、绘画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记者:去年在学院的展览,前言是您写的。您在为他写前言的时候,有什么感触、感受?

鲁晓波:说老实话,我在写前言时,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能力和水平对他的成就作出概括评价。当然,他很信任我。东旺很有才华,在写前言时,我确实要进一步深入了解他。我去看他的绘画作品,在中国油画院的展览,我很震动。可以说高朋满座,艺术界的各方面人士都来了,尤其是一些青年艺术家、学子,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展览唤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我觉得这样的感觉是久违的,因为现在的画展很多,但是能够让人有这种感觉的很少。当时,触发我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引起我们的振动。东旺的绘画是“相由心生”的,他描绘的一些人物很普通,但是这些人物形象揭示了这个时代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各种百态人生,是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呈现,这实际上反映出整个时代的面貌。从个别人的肖像揭示整个这个时代的烙印,我觉得这一点很了不起。另外,是他的人文关怀境界。他以艺术家的执著去关怀社会,反映社会的问题。他的展览能够产生这样的共鸣,这跟他艺术的思想性是分不开的,还跟他高超的艺术技能也是分不开的,与他个人的风格、绘画表现力也是分不开的。

他在艺术上有突破,不是一般层面上的所谓承传和创新。有的人为了吸引眼球去创新,为了传承而贴上一些传统的符号和标签。他是非常自然的超越,这是一种天赋,同时也体现他潜心的钻研。不仅仅是天赋,有天赋的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悟性好,对生活的观察,接触这么多人去挖掘他们的内心那一面,这不是一般的天赋能做到的。

东旺的绘画游走在个性和时代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超越,我个人觉得这是他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他在当代中国美术界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