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邵大箴
高润喜是位善于思考和善于创作的艺术家。早在学生年代他就崭露头角。1981年,他的作品《高原飞雪》获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在校生作品展一等奖。其后,他有不少作品参加国内和国际展览,受到画界的注目。
对中青年画家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个人的风格,润喜自不例外。他在认真学习研究和认真实践的基础上,自觉地追求一种属于他自己的画风。润喜的绘画语言建筑在他对绘画本质的认识上。他的作品不以摹拟自然为目标,而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为宗旨。他画那看得见的世界,也画那看不见的隐秘世界。他的作品是他内心情感的真诚流露。画风表现主义味很浓,不同于西方表现主义的事,他运用的语言符号清晰明朗,有构成味;他注重画面的装饰性,又始终不忘语言的深度,不忘作品的精神内涵。在他粗犷的线条和凝重的色彩中,我们感觉到生命的律动。他的作品能触发人们心理的、情结的、审美的反应,这是毫无疑问的。
有人会问,润喜的画也算中国画?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所谓中国画当然包括水墨画,但不就是等于水墨画,更不就是等于文人水墨画。“中国画”在观念、技法和材质上,应该有很大的包容性,唯有如此,中国画才会获得充足的发展。
绘画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它没有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正是各民族特性和无数画家个性的表现,才使世界画坛更为丰富。然而,民族特性并非是凝固不变和静止的东西。它只在广泛的交流中,在和异己思潮和风格的矛盾冲突中,才有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性是流动的活水,不是千年不动的死水谭。固步自封的“民族性”,意味着停滞、守旧和落后。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文化艺术的创造中,这个原理似乎是共同的。因此,在艺术领域,既应该鼓励发掘民族传统,借故开今的努力,也应该同时鼓励勇敢地引进外国艺术经验的一切有益尝试。外国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成果,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创造,都是可供吸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润系毕业于中国画系。他是虔诚地尊重和热爱民族传统的学子。但他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清醒地意识到,在传统深厚的中国画坛,融合中西,是发展传统的必要途径。多年来,它致力于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养料、将其融化在中国画的创造之中。他的努力,它的创造成果,自应得到肯定和鼓励。
我相信,执著于艺术的润喜在艺途上会有更多的创新,更多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