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贾方舟
高润喜是文革后第一批考取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的学生,他在校学习期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西方现代文化(从哲学思潮到艺术流派)迅速涌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整个艺术界都处在十分活跃、兴奋的状态。身在学院的高润喜更是求知欲望强烈,对于各种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流派和新的形式都充满好奇和兴趣。作为一个中国画系的学生却不断地去摆弄木刻、雕塑、油画。应该说,他是最早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启蒙”的青年之一。他对程式化的传统规范并没有太大兴趣,倒是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对新艺术的研究中。四年的学习对他以后的艺术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对形式的兴趣、对色彩的敏感以及对构成的热衷,一直延续至今,热情不衰。他的生命的激情、心态的骚动以及灵魂的不安在水墨与色彩的“碰撞”中,在笔触的“疾驰”中得了到“排解”。在他来看,忠于自己的情感或许比忠于一个画种传统风格更加重要。
一代大师林风眠曾在中国画向色彩方向推进中,作出了开创性的努力,但并未由此而形成一个以色彩为主要语言的强有力的流派。而今,致力于这方面探索的中青年画家多起来,大有希望出现一个在视觉上堪于油画媲美的“浓墨重彩”画派:它既能保留东方精神和中国画的基本素质,又能将西方近代以来的色彩成果大面积吸收进来,为中国画走向现代探出一条新路,高润喜无疑是这条新路上一位不倦的探索者。
我认为,高润喜的艺术总体上可归为一种装饰风或唯美风。这种风格以其平面性消解了古典写实追求三度空间的愿望。这种风格雏形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代初,当时他受到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构成主义和立体主义影响,这使他得作品更注重绘画本身的形式趣味和审美价值。
高润喜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以水墨为主和以色彩为主两类构成形式。虽然风格、意趣各异,但又都以构成作为其基本表现手法。在表现内容上早已越出再现生活真实的原有框架,或以符号化处理,或以抽象为纯粹的几何形色块。从而使他的艺术更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和平面的视觉特征。
三十多年来,高润喜主要游走在水墨与色彩之间,前一类线条简约、笔墨清雅。后一种色彩浓重丰厚,视觉效果强烈。但二者都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绘画性和表现性,而这一点在本质上正与中国画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