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尽精微”——论王首麟的绘画风格

时间:2013-09-30 11:26:24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2010年深秋,师大新图书馆的五楼大厅,浩浩荡荡地排开了王首麟的百米长卷,与窗外直射进来的阳光接成一体,直冲云霄。如果宣纸和油烟墨会修行,那么画面上508个农民和若干的家禽一定会走出画面,把高雅安静的图书馆变成喧闹吵杂的菜市场,似乎完成了绘画创作的一个时间倒流。

“太云南啦!”同行朋友一句情不自禁的叫绝,道出了艺术创作的一种最高境界——“传神”。研讨会开了又开,评论文章写了又写,对线条的深入剖析和对造型的高度赞扬不绝于耳,而我目睹了一位艺术家几十年的偏执式的热爱,他的越来越多的作品都在见证一位真正艺术家的企图,从旁观者看待艺术足可以让自己冲动,但执意将绘画作为一项终极追求则有意无意间担起了一个重担。

21世纪最初的十个年头里,王首麟绘画风格的“中国风”特色中又加进了强烈的“云南风”,“云南风”绘画中的各种语言探索可谓是全面开花,王首麟有一枚很大的方印章“西南东北人”言简意赅地陈述了艺术家生活的地域变迁,映射出他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外在原因。

2000年,是王首麟绘画风格的一个分水岭,但是地域的跨越和工作的变动确实给了艺术家很大的触动和提示,之前的绘画是对传统继承的持续修炼演变和对幼时记忆的不断呼唤,凭籍艺术倾述成长的磨难、苦痛和希翼。这些作品处在真实和虚构的两重之境,若隐若现地揭示着艺术家幼年时家学的影响和情感变迁。“磐礴睥睨,乃是翰墨家生平所养之气”(石涛)。从王首麟的之前的唐风系列作品中已不难看出艺术家的“蒙养”之深。这一系列作品用笔劲挺,设色淡雅,墨色浓淡周转随机应变。人物和景色的用笔处理颇得唐风风韵,王首麟当年选择上品傲乎神游,是否关乎他的师古取向,我们不去追论,但是从他在画中所凝聚的心力,不难看出他对唐人画风充溢着的一种从容肃静情绪的倾心和向往。

王首麟多年致力于画史的研究又颇好古典诗词,同时勤于练笔,透过他对待传统的态度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他革新的轨迹,他师古表现为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从美术史入手,上溯千古,下参近世中外,主张博采众长,有时却并不刻意。

2000年,一脚踏入“滇国”,王首麟在艺术上就犹如练就了满身武艺的壮士当了将军,对云南题材的探索有了双重身份和独到眼光。艺术家和旁观者的身份让王首麟在对少数民族这个“危险”的题材进行探索的时候充满了戒备,首先是对自己的定位,长期的艺术研究和实践,王首麟的笔墨已颇有自家风采,而怎样在这些对象上得到最好的释放,真真是做到了“费画三千”。如今王首麟的大写意水墨人物,在建立了特殊的情感精神之上有着不饮自醉的酣畅笔墨,不娇不作、从容率真、果敢又不失法度,很多水墨人物作品都是极见功力的,有着烂漫忘我的境界,其“醉”态是内省所至,通篇笔墨灵动,勾点泼染互为一体,行云流水一气贯之,如千军万马而至,犹如昆曲依依在耳,人物衣服以草书裹笔而行,“醉”态蹒跚,通体浑然。《集市》系列的人物作品取材云南少数民族赶集的菜市场,菜市场特产品种多,但是量小,都是农民从自家带来,路途有远有近,甚至有些还要走山路,手提肩挑并带不了多少,人们津津有味地讨价还价,挑选,数钱,还有很多老汉在一旁抽烟筒晒太阳,在王首麟的画中这些情态情景比比皆是,但并不是简单的描摹,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精神体现,不知道是不是艺术家13年的下乡生活,一样可以在千里之外的大山民中感同身受,心心相印,作品更具有丰富性和现实感。

前文提到他在这十年中的绘画语言探索颇有成就,个人风格明显,那么百米长卷正是另外一种语言的重磅体现,如果将绘画的模式比做文章,小品和小幅的水墨画对于艺术家来说可能像作家在写诗歌写散文,或者是写短篇,而这个巨幅长卷制作就像作家在写长篇小说一样,有很多叙事的线索在里面,而且人物的合理安排,情节的起伏跌宕等等有很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百米长卷《边镇集市》卷,全长120米,人物508个,还有众多家禽、骡马、道具蔬菜、瓜果等等,在人物和各种对象的构置和艺术处理上十分高超,他依据不同民族的体貌特征,衣着打扮,人物个体的神情指向,提取出形式多样的语言法则,是卷依稀可辨《清明上河图》的神韵,是一幅典型的纪实性佳构。作品本身形式语言不仅具有完美性,而且作为一幅描写深具云南少数民族的时代画卷,其开拓性也是无可争议的。卷面在立定鲜明民族文化内涵精神的基础上忠实地刻画对象,云南广大复杂多样的少数民族人物、服饰、民居、日常用品、食物、家禽皆入画境而且极具神采,线条刚柔并济,绵延不绝,其功力犹如内力深厚的老衲出掌,力透纸背、张力无限,可谓是擒得定、纵得出、拓得开,提按起倒,可体现全身之力具有挺拔矫健的气势。人物形象刻画夸张到位,有理有据,画家常说“我画人物就画其骨像”此处骨像不仅仅是被很多学生简单的误解成解剖学上的骨骼,而是画论中常提到的内在精神的“骨”,“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是长卷可谓传古意之神气,而显今人之缜密、精美。此画中体现出的王首麟已然自由进出传统,师古而化的取法方法成效显著,事实上,王首麟转型期和升华期的艺术作品,大多是他把写生得来的生动感受和丰富素材更加心灵化的熔铸过程,较之写生大有不同,但同时又是密不可分。

王首麟大气磅礴的水墨人物和雅致精美的线描人物可以说都是其有着明晰艺术立场的探索实践。他从师法传统、取法自然、到创作均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互为关联的发展脉络。他一直以来都有饱满的创作热情,从数千百计的速写稿到画室中勤于练笔的墨稿,从千山万水的采风到成箱成捆的素材,从现实生活到遐想创作,时时体现着作为一个真正艺术家潜心而为的心态和作为。

他克守个性风采,人物画兼容写实和人文气质,在苍苍茫茫绵延不绝的笔墨和线条中难掩艺术家的丰富心性和广博才情。

2011-11-5于昆明城北

王 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