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时间:2012-12-06 10:08:50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王少方

从十五年前起,我开始着手这个计划,并付以持续性的努力。 1997年,家父王方宇教授过世,在此之前一年,我母亲沈慧去世。他们琴瑟和鸣越四十年,阅尽人间沧桑,有相同的人生经历。孩子们对待父母永远怀着感激的心情,这种感情于我尤其强烈——不光是出于感恩,更是因为深刻的理解。今我之所有,乃拜双亲艰辛所赐;今我之所立,皆因双亲培养所成。

十五年前父亲突然离世后,我忙碌于八场不同的展览,其中包括践履先父曾经的一些承诺。这些展览都在美国。展览中收获的一些建议,促使我到远东——那儿有我双亲的许多朋友和欣赏者——举办或轮展其中的一场。当时,我没有经费完成这些计划。其后,我荣幸地和北京艺术家泰祥洲碰面并成为朋友。泰先生在研究中熟悉我父亲的作品以及父亲对八大山人( 1626–1705)的收藏。他还了解我父亲的书法,并且鼓励我着手准备父亲作品的展出。在催促我准备展出之外,泰先生还帮助为我搭起一些重要的桥梁。没有他的这些帮助,我的展出计划便无法实现。

当我开始探询在中国展出的可能性后,许多商业公司愿意提供智力支持或者展出空间的帮助。从一开始起,我就坚持这次展出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对父母的敬意,并非为展  出的艺术品寻找市场。因为家父在内心和灵魂中是一位真学者,因此,学术上的安排显然会更好地服务于这个目的。我特别感谢北京大学赛克勒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为展览提供场地。徐天进、杭侃、朱良志教授(他也是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译者)因仰慕家父的人格,认同这一计划,并参与到计划的实施中。杭教授和朱教授为展览撰写了文  章,张子宁博士也撰写了论文。是对一位过世学者深深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为展览付出这样的辛劳。对如此深重的感情,我真无以报答。

虽然我最初想请罗英莉女士来做本次展出计划的英文编辑,后来证明她所发挥的作用远超于此。我们多次的编辑讨论变成了具有创造性的会议,这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特别重要的是,她对展品内涵的理解也超过了我。她的许多想法和建议都很精到,为展览的完成增色不少。

我也要感谢促成此事的其他朋友:北卡罗莱纳州卡里的泰晓榕、纽约法拉盛的李坚能  二位先生精致而耐心地为展出拍摄了大量作品照片,贡献了他们的力量;北京故宫博  物院、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京都泉屋博古馆,分别从它们各自的收藏中提供了展品;  司马堂先生、周芳美女士及其学生、黄靖轩先生(台北)等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北京的章森先生是展出目录册的设计者,同时也在与本计划相关的文件印刷方面给予很多帮助。    

最后,我特别要感谢我亲爱的太太Cheryl,她的支持和耐心为本计划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没有这些,我将无法完成这些工作。

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