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山的天地

时间:2010-10-28 11:27:14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占山>相关文章>

  彭德

  占山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他的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的人群如同什么?畜牲。不客气地说,当今决定世界命运的人物,有的还不如畜牲。畜牲有与生俱来的危机预警机能,地震、洪灾、海啸来临之前,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导致畜牲的行为异常,表明它们比迟钝的人类要敏感。也许人类的迟钝成全了早期的文明,使得他们在危机四伏的世界能安心地定居和劳作,形成社区、城邦直到大都会。但是今天的状况却急转直下,人类正在逼近生死存亡的临界点。当每个人都能直接感受生态灾难之际,如果没有危机意识以及处理危机的行为,人类就不配有未来。因而,占山表现生态失衡和恶化的作品,包括描绘崩溃的山、枯萎的树和干涸的河,不仅能引起有识者的共鸣,也会引起众人的警觉。

  占山的作品不画人,但人化的自然,或者说摧残自然的人类,却幅幅在场。很多生态灾难都是对人类活动的报应:墨西哥湾石油泄露,大连输油管道失火这类偶发事故,是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对石油需求的必然恶果。据披露,仅在中国,海上露油事件每隔几天就发生一起,见诸媒体的只是冰山一角。以往人们抨击死硬派不见棺材不落泪,而今唯利是图者即便见了棺材也不落泪。只要不终止目前的生存逻辑,只要持续调动人类的占有欲,人类就会自取灭亡。人类心态的恶化造成了世态和生态的恶化,彼此纠缠,循环不已,直到同归于尽。占山以死树入手展开他的主题,用拟人手法加戏剧效果,把干旱环境也能生长的胡杨等树种画成人的造型,让优美的形式同可怖的场景融合在一起,揭示人类对生物的伤害犹如对自身的伤害。中国西域出土的古代文书,记录了保护生态的规定:砍一株树赔一匹马,砍树枝赔一头牛。以此高成本犯法来抑制人类的破坏活动。当今人类的理智同古人相比,正在大面积倒退。在西部沙漠地区,千万年来生长着生命力顽强的胡杨林。胡杨树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而今,胡杨林在人类的折磨下,已经成片地死亡和倾倒。占山的近期作品,更多的是不夸张和不调侃。面对严酷的现实,画家和受众都没有心境调侃和接受调侃了。占山近作《靠近之城》冷静地刻画的对象,给人无法冷静的感受。他的作品不是危言耸听,不是杞人忧天,他描述的是可以取证的事实。

  为了寻找中国河流干涸衰败的原因,占山独自调查了河北一带的潮白河、永定河、易水河、拒马河、桑干河和滹沱河中上游;随后参与长江上游和怒江的集体考察,发现无数的水坝截断了中国的江河。没有这些仍在各地营造的大坝,中国城市只能随时断电断水。这种对立无解的现实,加深了占山对生态问题的忧虑。短短几年间,他以惊人的数量,创作出好几批相关题材的作品。占山以全景照片式的画面,细致刻画满目疮痍的河床。河流是人类生存的命脉,却得不到人类的照顾。我们多次看到黄河断流、海河断流、辽河断流的报道,如果不加以控制,总有一天,地球上的河流会全部消失,城市化进程最终会覆盖全球的陆地,包括河床与湖底。众多干涸的河床成为所在地区沙尘肆虐和气候变坏的祸首,直接威胁着身边的城市。城市居民不难发现,城市生活变得越来越不美好。作为反自然、反人性的场所,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不再可能变得美好,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煽起了人类的无尽欲望,只能使人类加速走向自己的末路。然而当今的经济发展线索和中国人的生存理想,不是在摆脱这个进程而是相反。为了城市建筑,中国的世界第一钢铁需求量横向伸到了世界各地,纵向提前消耗了子孙后代的资源。为了城市建筑,挖沙机把有河沙的河岸与河床挖得一片狼藉。为了城市装修,中国的森林大幅度缩小,贪婪之手伸向了东南亚、中非、南美的热带雨林,那里是调节地球空气的肺叶。对自然无休止的掠夺,使得中国以及众多穷国正在迅速变成垃圾场。饮鸩止渴能贴切地形容当代人的行为。在古代,哪怕是暴君专制的时代,人类对生存条件也充满了敬畏之感和同情之心,相应地制定出种种限制人欲的规则。比如孟春和仲春两个月,万物生长之际,不许砍伐树木,不许捣鸟巢、掏鸟蛋,不许杀幼虫、幼兽和雏鸟;不许抽干河泽湖泊,不许将池塘鱼虾一网打尽,不许放火焚树烧山;帝王祭祀天地祖宗的牺牲不许使用母牛母羊。秦始皇时期和汉武帝时期先后问世的《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对此都有明确而一致的规定。隋炀帝执政,也远远没有当今人类这样残酷无情。他率领军民举行围猎活动,被围的母兽和幼兽一律放走,决不像今人竭泽而渔、斩尽杀绝。把人类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道主义视为世界的核心利益,显然是偏颇而又短视的思路。当它同当代生存逻辑结合时,其结局只能是对地球对万物对人类的全面摧残。占山的作品,实际上是在涉及人类学、生态学、未来学关注的课题,或者说他把三者正在面对的情境和人类的前途作了直观的铺陈。他的艺术揭示的是人类与万物的生存危机,批判的是现实乱象。

  占山的近作,没有采用现代技法而是采用素描形式完成他的构思。素描的经典作风使占山作品含有怀旧的意向;放弃光影效果而注重形态与质感,强调的是对象的本性。单色素描也不大可能调动观众对技法的好奇心,而是让观众直接面对题材与主题。他的近作,地平线横亘在画面中,用以分割天地,引导观众对延伸的大地境况的寻思。他的油画同他的素描作品在观念上一致,在画法上呼应。他的画法细而不腻,满而不塞,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画面使用漂亮的粉红色描绘天空,是气候变暖的表现?还是人祸的预兆?抑或是象征人类粉饰罪孽的漂亮辞藻?占山对大地和人类命运担忧的作品,有理由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