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孔喜访谈(三):在轰轰烈烈的大环境里……

时间:2009-10-01 20:40:40 | 来源:ZMZ艺术网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三:在轰轰烈烈的大环境里……


  W:你们搞创作肯定有艺术大方向,当时的情况怎么样?
  L:从题材来说肯定要反映火热的生活,从绘画面貌上,在向老一代画家看齐的同时,要有新意。老一代画家都是转业官兵,没怎么经过美术的基础训练,他们通常采用的是大风景、小人物。很少画特写,避免近景人物。但是他们的作品很有视觉感染力,一层一层的山,丘陵,地平线,一个小人,一个小马,靠那种大的气势,那种情调来冲击你,来感染你。我们这些人别管上海、北京、天津的,过去都在少年宫练过,像沈嘉蔚1966年已经考过浙江美院,由于文革不录取了,才到兵团。他的基础比我们更好,我们不回避画人,知青画家的作品人物比例加大了,有形态,有动态了。我们也从苏联时期的麻胶版画当中吸收一些色彩,那种经过高度概括的非常漂亮的灰,把它用进来。应该说和老一代版画家有传承关系,但是知青的作品拓展了北大荒版画。


  W:你现在怎么看自己那个时期的作品?
  L:当时到那儿看到老一代版画家的作品,很喜欢,版画这种形式,我一直认为它是一个很棒的画种,是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它的概括性、它的色彩,和我们当时北大荒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别贴切,知青版画在这个基础上又有一些改变,反映更多的是知青本身的生活,在色彩和构图上融入了年轻人对版画的看法。因为我们都来自生产一线,有生活在画家身边的人物、生产场景,带有特定的时代色彩,但是,那种情感是真挚的。


  W:平心而论,那个时期的创作,很阳光,很冲动,很敏感,很有青春气,只是后来因为时代的转变,人们对那个时期的整体文化存有偏见,有意漠视以前的东西。你今天的创作心态和那个时期有什么不同?
  L:从心态上来说肯定不同,因为那个时候本身处在生活的底层,心头有一种郁积的力量,正好找到版画把它宣泄出来,很有激情。现在我不得不承认,从我1977年上大学以后,这二十八年在大学的圈子里跟当时不一样,身份也变了,但始终保持的是我对生活的那份感激之情,我觉得那一段时间对我艺术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最深的感受就是对艺术、对生活的真诚。有了那段经历垫底,再遭遇什么,都能对付。


  W:你起步的时候是在轰轰烈烈的大环境里,现在是在自己的画室里,你的艺术状态有什么改变么?
  L:身份的演变,生活内容和环境的演变,使我过渡到了一种微观的世界。年轻的时候,对生活满怀激情。那个时候的画虽然简单、稚拙,但是很有真情实感。我现在更多的是画人物肖像,在这里表达我的理想,重点是对当下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但以前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是一定存在的。大的环境变了,但是人毕竟会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W:隔了几十年你怎么看待当时的艺术创作?
  L:诚挚而有热情。我们从基层来,一闭眼就是拖拉机,一闭眼就是开垦,都是我们在具体生活当中的状态。题材上只要能反映出你的生活,有可信性就行了,然后是强调构图上好看。知青版画其实就是北大荒版画的延续,假如我们不站在意识形态角度去看那个时期的作品,就会惊讶地发现,北大荒版画既是卓有成就的现实主义学派,同时又是在中国狞厉的政治背景下侥幸生存的唯美学派。


  W:可离开北大荒却成了你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L: 1977年恢复高考,在北大荒呆了九年,一有恢复高考的信儿,真是激动万分。我马上请了探亲假,拿了一摞子速写本到中央美院,但是美院由于条件限制当年来不及招本科生。我当时已经25岁了,当时高考的年龄原则上是限制在25岁,特殊成就可以放宽到28岁,但是我不敢把自己归到特殊那个行列。回去的路上就转道去报考沈阳的鲁迅美术学院。
  就在准备考试的期间,知青开始大拨大拨的返城,等鲁美考完试以后,我同时接到录取通知和北京市的入户通知,北京市公安局说你哪一天到北京市西城区报到上户口,可这两个时间冲突,容不得我到沈阳报了道再回家报我的户口,我只能选择其一,最后做了两个阄,一个是返城,一个是上学,抓了三次,两次都是上学。我觉得这就是命,就上学去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