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津渡 心象山水——听姚鸣京教授在日谈佛论画

时间:2009-10-01 17:01:29 | 来源:艺术中国

生在北京、出身军人家庭的姚鸣京,是一个开朗而豪爽的人。身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年近50的姚鸣京依然保持着运动员般的体力,这为他的旺盛创作力提供了支持。当然,姚鸣京的山水画能够脱颖而出,自成大家风范,关键还在于“鬼气”和“禅境”。姚鸣京以超乎寻常的奇山异水表现了心中的禅境,描绘他所理解的修练过程和通向佛国的路径。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以“梦里津渡”来分析姚鸣京绘画的“境”与“界”;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教授则以“山水心象”为之命名。由此,姚鸣京的“梦境山水”不胫而走,他的绘画符号、形式语言,画面构成、心象境界,都成为解读的对象,成为当代山水画中一道强烈的精神景象。  

日前,正在日本考察讲学的姚鸣京教授接受《中文导报》记者专访,以形象而通俗的话语,讲解了他创造的“梦境山水”与生活、自然、特别是佛学的关系。姚鸣京生于军人家庭,从小喜欢画画,随部队走到哪画到哪,下乡插队时正式学画。1982年,姚鸣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87年赴中央美院国画系卢沉画室进修结业,1990年调入中央美院中国山水画教研究任教至今。姚鸣京曾于1995年第一次来日考察,2008年末第二次来日讲学。相隔13年,感受自不相同,但姚鸣京承认日本之行对他形成创作风格是有影响的。  

讲到个人的学习和创作经历,姚鸣京强调了三次重大转折。首先,在1980年大学三年级时,姚鸣京与同学在暑假结伴骑自行车赴南方游历写生,历时47天,走遍了苏州、杭州、绍兴等江南一带,特别对苏州园林有了强烈的感觉。他说,看遍苏州园林,就知道什么叫以小见大、疏密对比、曲径道幽、借景掩映,这些东西都不用教,一下子全懂了。境由心造,豁然开朗。  

其次,姚鸣京在1994年开始学佛、坐禅、吃素,艺术感觉和创作思维发生了变化。姚鸣京说,以前也看过道家老庄的东西,但读到《六祖坛经》后就觉得自己与佛学有因缘感,不看都不行,看了就放不下。至今,姚鸣京吃了十多年斋,修了十多年佛,他的创作也由繁到简、由黑到亮、由密到疏,由执着到放松。学佛参禅让个人习得“大智慧”。面对一件事情该怎么办?其中的步骤、方法、过程,结果,都是可以预料的。  

其三,姚鸣京1995年第一次来日本,看到这里的天很蓝,环境很整洁,利于生活、养心。日本人除了上班走路的样子急一点,人与人相处很和谐。他去了京都、奈良等古都,感觉仿佛回到了中国古代,在那里可以看到唐宋寺庙,而中国大陆只剩明清建筑了。这些传统形式和古代遗风,给人的浸染力很深。在日本,姚鸣京还了解到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画家就研究过现代水墨、抽象水墨、表现水墨。这使他没有在当代的形式水墨方面花太多时间,而是早早地回到了传统水墨。通过日本,他认识到形式不重要,关键是文化之根,是画面背后体现出来的精神和灵魂。当代山水笔墨需要从民间和传统中获得信息来进行创作,同时要符合东方人追求“有形有象”的欣赏习惯。  

以上三次经历,奠定了姚鸣京创作风格的追求方向。此外,姚鸣京在中央美院20年如一日,带领学生赴全国各地写生,心甘情愿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创作。姚鸣京指导学生对景创作,通过写生来验证和考察古人的树法、石法、云法、水法等,把传统掰开了,揉碎了,再化为自己的东西。姚鸣京理解,有生命力的传统一定是能变化的、能传承的,而没有生命力的传统早已进了博物馆。中国人不满足凡人境界,也不愿当普渡众生的太苦太累的菩萨,中国人追求神仙境界,所以中国画的笔墨也要出神入化。  

所以,姚鸣京笔下的“梦境山水”虽然有树有石,有茅屋有讲堂,有佛龛有灵塔等鲜明的风格符号,但他的树是横的、斜的,甚至是倒置的;他的石在水中排列,充满装饰意味;他的画面由多组空间构成,形成了超越真实的梦境空间。姚鸣京教导学生“博采众长、一门深入”。他自己的创作源于自然,源于写生,是“入神入定,万物皆忘”,被称为“精神写生”,更建构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图式”。  

目前,姚鸣京正处于一个艺样家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独创的“梦境山水”的精神景象将如何演绎、延伸、发展,让艺术界充满期待,也让市场兴意盎然。  

中文导报744期 2009。1。29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