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大概二十年内,即本书收录的艺术大致所处的时代里,“当代”这个概念已然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日益全球化(虽仍不平衡)的艺术世界,语言中心尚无法固定,“当代艺术”这个显然由自身定义的名词,其意义便更是受到时代背景的左右。当代艺术最基本的含义,是我们所处时代的艺术。更具体的说法是,将其与现代艺术相区别,根据“后现代”最早出现的时间,当代艺术的时间范围可推定至 20 世纪 70 年代。然而当代艺术所属的时代里,所有艺术都是相同的吗?我们眼中真正的当代艺术,除了创作的时间外,能否以其他方式判断?作品达到“美国最高收藏量”的托马斯•金凯德(Thomas Kinkade)是位多产的煽情媚俗画画家,他同时也向大众市场推出印刷复制品。他的知名度和商业成功是不可否认的,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却很少得到肯定。金凯德虽然处于当代,但他仿佛包裹在与外界隔绝的气泡里,并不热衷于其他艺术家们如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所说的“创造新事物”的追求。
当代艺术有时被称为“后流派”艺术,意味着不再有过去的艺术风格分类,给每个艺术家个体提供自由和空间,换句话说,艺术家们不得不自主掌舵。这种描述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准确的,但它并未考虑到,抗拒风格分类和“主义”标签的艺术家们之间还是存在某些共性的。本书涵盖的艺术范围很广,然而媒介和思想却不时重复出现。这些艺术家往前探索或往外拓展的同时,对艺术史和同时代的艺术家的创作始终保持着缜密的思考。艺术家作为孤独天才的神话早已破灭,他们并非与世隔绝,而他们的创作也远非脱离研究、对话与合作的活动。相反,一位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几乎不可避免地生存在一张大网之中,这张网包含了策展人、评论家、学者、艺术商、收藏家、爱好者,当然还有其他艺术家。另外,尽管并非所有艺术家都采用新科技创作,但他们大多都运用它处理各种事务。
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法穷尽当代定义中所有的复杂性和明显矛盾。标准、品味和观点在变化,在一个时代受到批评和贬低的艺术家,可能在下个时代便恢复了名誉,或至少其作品引发了新的讨论。举个例子,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1894—1978)是位有才华的著名插画家,不过他并未受到重视,直到 2001 年,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为他举办了一场回顾展。艺术界的重量级人物借此机会(或许是受邀请)重新审视洛克威尔的地位,尽管他并未得到一致肯定,却引发了对怀旧、现实主义、平民主义和价值观等主题的积极讨论。同样的命运是否也等待着金凯德?他在本书创作的时间里似乎不大可能,不过这位独具风格的“光之画家”勉强得到了销量上的认可,有人视其为沃霍尔工厂(Warhol's Factory)的“草根版”,或是美国中产阶级对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延伸生产线的呼应。因此,虽然金凯德的艺术未受重视,他还是可以成为触发讨论的火花。
这并不是说当代艺术的价值无从判断,也不是说严肃的艺术地位完全取决于文化中随意拾取的零碎片段。当代艺术作品的成功标准在本质上与其他时代是一致的:它是否提出或引发了有意思的问题?它的材料、形式与概念元素是否有效地相互配合?它是否与背景环境实现建设性的互动?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本书着重介绍处于“事业中期”的艺术家,也就是已获得一定国际认可,通常在博物馆举办过个展并参加过重要双年展的艺术家。从文化的大背景看,这其实是个少数群体,但他们代表了一个在背景、方法、创作重心与影响力等方面仍包罗万象的艺术世界。本书收录的年轻艺术家,有超越自身年龄的影响力;而较年长的艺术家,仍能在事业后期成为热议的中心。
人们不时会听到当下艺术过剩的言论,特别是在纽约、洛杉矶、伦敦、柏林等拥有繁忙画廊的城市,这种论点认为不少平庸的艺术家和作品受到了空虚吹捧。如果去过一些大型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如巴塞尔艺术展、美国军械库艺术展和弗瑞兹艺术博览会(Frieze Art Fair),这种说法则尤其具有说服力。这些喧闹的集会使业内人士大为失望,仿佛艺术只有哗众取宠才能留下,而金钱和社会地位比创造力和批判力更重要。不过,虽然这其中包含大量劣质(至少是极为短暂的)艺术,但好的作品终能脱颖而出,保留下来。
在确定本书的艺术家时,我并不总是优先选择当下最知名的艺术家,而是挑选了得到其他艺术家认可的,以及在自身的名人效应外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艺术家。布莱恩•伊诺(Brian Eno)曾说,地下丝绒乐队(Velvet Underground)的第一张专辑虽然只卖了一万张,但其影响极大,因为这张专辑的每个购买者都成立了一支乐队。同样,像迈克尔•阿舍(Michael Asher)、卡迪•诺兰(Cady Noland)和布莱恩•奥多尔蒂(Brian O'Doherty)这样的艺术家,
为当代艺术创作留下的印记远远超出了自身展览和销售记录反映的水平。有些艺术家入选的原因是对公众意识的影响,他们由此改变了艺术界内部的运作方式。达米恩•赫斯特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他是个强大的媒体操控者,还成功颠覆了拍卖行这类专业机构的惯例和预期。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一些电影、音乐和漫画等大众领域的杰出艺术家。他们明显突破了各自领域的传统,自然符合了当代的定义。像数码/网络艺术及街头艺术这些刚起步的领域,我也从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尽管这两个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本书并非有意冒充绝对的宝典,而是通过集合一些个人视角的片段,指引读者从整体上看待和思考当代艺术。作为来自伦敦、居住在纽约的艺术评论人,我自然侧重这些城市及周边的经历,而对于亲身体验过的作品,我则毫无歉意地表达自己强烈的主观看法。如上所述,我最大的希望是,《如何读懂当代艺术》能够成为一块敲门砖,开启更深远的探索发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