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试读:越过震后堆积如山的瓦砾

艺术中国 | 时间:2019-01-17 09:42:31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读书>

2011年3月11日,我刚刚写完这本书,突然就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不仅夺走了上万人的宝贵生命,它所伴随的海啸还把灾区曾有的生活、工业、教育、乃至行政功能统统冲走,引起了人们对核电站的恐惧,并影响到了电力供给、原材料及其他物资供给,甚至给全国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影响。日本社会通过这场东北大地震,对于人类与生产、流通、基建之间竟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应该是终于有了一次切身的体会。

日本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天灾不断的国家。它刚好就位于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亚欧大陆板块的交界处,地基非常不稳定,日本境内有多条火山带,也是每年台风的必经之路。地震、海啸、台风、火山爆发,这些自然现象随时都会袭来,当大自然肆虐发威时,人类是束手无策的。虽然人类不断制定多重防御措施,不断研究着如何预测预报,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却永远能超出人类的想象。

日本人一直以来都与大自然共生,享受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淡水资源、美丽的国土及多彩多姿的季节变化,并由此培养出了与大自然相关的审美意识、对大自然的信仰乃至感情文化,形成了现在的社会结构。比如说,因为听从祖先传下来的地震一来就躲进山里的教导,而获救的大有人在。我甚至觉得,所谓的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让我们的社会变得忽视了传统,却只偏听偏信科学。

同样,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对本土文化的缺失有很深的感受。这或许是日本在战后引进美式民主主义的背后,也就是在第二次打开国门建造欧美模式社会的过程中,被侵蚀过多的部分。就像核电站事故报道一样,其实日本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公开信息的国家。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大部分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或隐瞒,谁也不提责任二字。包括最近几年频发的企业违法事件,在貌似已经成为现代化的法治国家里,有一种潜规则,就是执行法律时多少还保留着一些想要愚民的做法。战后的日本在经济上和国防上都需要依赖美国,人们对景气和股价忽喜忽忧,在大开发大发展的潮流中不断扩大进口资源,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某种变相的破坏自然和重新利用,我们一边重复着这些行为,一边试图躲避生存风险。但我感到在这种似乎极有规律性的运转中,却缺少了一点点本土文化来调节和平衡这种生活方式。

走到今天,支撑战后国家发展的日本制造业已经呈现出了停滞的苗头,我认为现在恰恰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回顾日本固有的文化,重建生活的结构与核心骨架。正像明治维新时期我们曾经做过的那样,需要将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合,摸索哪些是只有日本才能采用的方式。而设计,本来就担负着一个重任,就是要把这种方式用实际的形状表现出来。

设计,当然不是生存的必须食粮,但一定是能为生存的快乐做出贡献的精神食粮。设计,不应该成为某种商业工具,它应该是将古老再现于当下,以有形去表现无形的未来的一项工作。今天人们对设计的理解,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在重新回顾战后日本的设计潮流变迁到今天人们对设计的理解时,我一直重视三个观点,这三个观点与其他同类书籍多少有些不同。

一是不包罗万象。在选择日本的设计运动和设计师们创造的作品时,我只选择对后世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或作品。因此,通常情况下会涉及的事件或人物,在我的书中可能没有,我在书中对2010年以前的叙述是撰写设计通史的一种新的尝试。

二是尽量囊括更多的领域。虽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更加专业的设计史,但我要写的不是每个领域的纵向历史,而是更加注重了每个时代中设计在各个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三是内容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我本人就是设计师,而且很幸运地参与了战后日本与设计相关的众多事件,拥有诸多的切身体验。如果说亲身体验很稀有很珍贵,那么把我的体验记录在册一定很有意义。

战后的日本人,在一片燃烧殆尽的废墟中站起,环视满目疮痍究竟是什么感受?今年这场大地震中,众多的人看着房屋、办公楼、亲朋好友被海啸冲走,看着这遍地狼藉、瓦砾如山的情景又在想什么?灾后重建究竟意味着什么?人类生存的根源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又是什么?从战后到今天,从战争到地震,这两个大的灾难之间,众人艰难前行,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也布满了陷阱,人们付出了数不胜数的努力和尝试,有过失败,也在日积月累的经验中获得过成功。在这段时期里,日本人失去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设计行业都发起过哪些运动,设计师们一直与什么战斗至今?我想,先站在战后烧毁的一片荒原上开始叙述我们的设计史,并邀请大家和我一起走向未来。

《日本设计60年》

目录

编辑推荐

精彩试读:视觉传播与艺术总监

精彩试读:越过震后堆积如山的瓦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