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烈焰

艺术中国 | 时间:2014-10-16 17:14:28 | 文章来源:《库艺术》

读书>

真正的艺术家都有着各自的体系,所以,他们的世界常常隔着像放牧一样的辽远(冷冰川语)。当然,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就是为了沟通,当一个艺术家发自初心、本性去创作的时候,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心灵脾性,一目了然……

冰川烈焰

文-代冀龙

冷冰川,一个让人听过,就难以忘记的名字,有这样一个名字,人大概也是冰寒剔透的,但我却在他的作品中,读到了一份炙热,而这炙热,竟是来自于“黑白”,这些都不得不让人产生好奇,以致于引发浓浓的兴趣,索性,有了一次拜访。

和冷冰川的对话,确实让人感到了一份清凉,这份清凉却是来自于“痴迷”!对,是痴迷,谈起艺术,他变成了一个天真的孩子,思考与兴奋全部写在了脸上。这时,你能感到,似乎,是被他带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无关烟火。

无关烟火,因为满是虔诚,冷冰川自己说:在艺术中带给他深深敬意的,是“宋画”,他在其中读到的,就是“虔诚”,因为虔诚,才会有那上百遍不厌其烦的渲染和精神冶炼。

只是今天,在我看来,时代的急速、喧嚣,似乎已然容纳不下这份虔诚,但冷冰川却做到了。他的办法倒也简单,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宁愿选择用最“笨”的方法:

冷冰川对“熟练”一直保持着警惕,也对一些所谓“写意”实则习气的作品深恶痛绝,于他的创作而言,本或许用针、用笔要更容易些、轻松些,但他却还是选择了最普通的刀。

刀,因为有刀锋,所以,即便只是勾勒一个简单的轮廓转折,整个身体也要随之凝聚,持续这样的动作,不仅耗费体力,更需要一个人的全神贯注,同时,以这种方式画画,冷冰川也是从来不起稿子的,他坦言:“即兴发挥就是我的技法”。没有参照,也便没有“理所当然”,这就需要他一直保持兴奋,无时不刻地在各种变数中,去寻找新的可能。

如此,在创作中,他的精、气、神便是全部灌注于刀刃之上的,这样的状态,冷冰川自言,一天最多也只能持续八到十个小时(这还只是年青,精力充沛的时候),所以,他一张作品的完成,往往是要经历十数天或累月的时间不等,他的画面虽然给人的感觉一气呵成,而实际上,却是积聚了无数次的饱满所至。

冷冰川常笑谈:“自己这样画,是比拉板儿车的还累”。也的确,这样的方式,更近乎于“劳作”,甚至于,一种舍近求远的劳作,对很多人而言,这种舍近求远,意味着固执、缓慢和少量,这似乎是和这个一切讲求高效的社会格格不入的,但我却在其中,真正读出了一种专注、一种痴迷,一种对于艺术的殷殷之情。

而如此的创作方式以及产生的作品,都是要让人叹为观止的,因为其间的一分一秒,每一根线条,都凝集着一个艺术家的全付感情与心力,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自虐式的炼狱过程,艺术家似乎是要借此来涤净灵魂的,冷冰川曾说:他所画的,是自己情欲的死亡。我不知,是否也和这种方式有些关系。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因为这种方式的不易,从八十年代至今,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于“墨刻”,冷冰川说:自己一直以来很勤敬、全力以赴地去画,也不过就是画了100来张,所以,再穷的时候,都没舍得卖。

我想这大概也是三十多年来,他的作品无人可以复制的原因吧,技术的难度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似乎少有人,能够为一件作品付出如此的心血,更何谈几十年来,一直不变的坚持,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然包含了冷冰川做为一位艺术家的全部信念、情怀,和态度,同时,这更是一种奢侈,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要放弃许多……

我想,我终于找到了,他作品中那份炙热的源头——不仅是画面上神采奕奕的刀痕,那是画面背后所隐现的,一位艺术家虔诚的灵魂。

因为至纯,所以,炙热。

 

库艺术42期

冷冰川作品

冰川烈焰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