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画布上的涅槃——“废墟中的辉煌”陈欣绘画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6-05 11:12:10 | 出版社: 《艺术生活快报》

 

画家陈欣

第零空间艺术总监王海英看过陈欣的作品说:“在我眼中,陈欣是一位鲜有的‘守望者’,孤独而执着,倔强而超然,守护着心灵的纯净、艺术的永恒,一步一步,筑建着属于自己的辉煌。”陈欣的画面仿佛具有特殊的魔力,让观众沉浸其中而难以自拔。在陈欣的绝大部分作品中,我们很难识别具体的形象。有时依稀能够看出有废弃的建筑,模糊的风景,变形的人体,但这些形象本身都不重要。陈欣创作时可能会有具体的动机,甚至有清晰的形象,但这些动机和形象只是作为颠覆的对象暂时出现。陈欣将人们日常经验中的所有形象全都打碎,然后在一片废墟上寻找他的形象,一种用他的感觉建立起来的形式,一种只能用节奏和韵律来诠释的形式。陈欣用他的绘画在探寻一种精神形式,构建他的心灵图像。

记忆系列2

只有在打碎物质形象之后,才能重建精神形象。正因为如此,陈欣由具象走向了抽象。但是,陈欣的绘画并不是单纯的抽象。在抽象的构造之下,埋藏着具象的废墟。陈欣的绘画,让我们想起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意识具有幽深的纵深结构,表面的自我意识之下掩埋着深不可测的集体无意识。陈欣的绘画也有这种纵深结构。但是,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同,陈欣的绘画底层潜伏的是意识,表层显露的是无意识。陈欣力图在意识之上建构他的无意识,而不是相反。对于他的这种建构过程来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摧毁。只有摧毁意识之后,无意识才有机会得以流露。我们从其作品中感受到的那种厚重和神秘,正是源于他特殊的重建过程。

画家陈欣,美术批评家刘骁纯及第零空间艺术总监王海英(从右到左)与展览工作人员合影

1  2  


下一页西安美术学院:思想的力量——解放区木刻文献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生活快报》114期
· 画布上的涅槃——“废墟中的辉煌”陈欣绘画展
· 西安美术学院:思想的力量——解放区木刻文献展
· 浙江画院喜迁新舍,院藏作品精选展同时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