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前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31 10:36:38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艺术世界中的7天》概括地描述了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我写这本书用了五年时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当代艺术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博物馆,越来越多的人丢掉自己的老本行,开始自称艺术家。艺术品市场不断扩大,越炒越热。五花八门的艺术品在赶超潮流的同时,价格不断创新高。

当代艺术界是一个松散的网络,由许多崇尚艺术的亚文化群组成。亚文化群遍布全球,主要集中在纽约、伦敦、洛杉矶、柏林等艺术中心。此外,格拉斯哥、温哥华及米兰等地的艺术群体也很活跃。这些地区虽然远离艺术中心城市,但是那里的艺术家都愿意留在当地。20世纪,巴黎和纽约是绝对的艺术中心。进入21世纪,艺术品市场在更多的地区陆续发展起来。

艺术界存在六种占据支配地位的角色,分别是艺术家、艺术品交易商、策展人、评论家、收藏家和拍卖师。有些业内人士身兼二职,既是艺术家又是评论家,或者既是艺术品交易商又是收藏家。这些业内人士承认他们的这种双重身份不好把握,因为两种身份有时会出现矛盾,有时会互相影响。在艺术界,最难达到的是成功的艺术家或者叫做可信任的艺术家的位置,但主宰艺术界的是艺术品交易商,他们支配、引导着另外五种角色,控制着他们的步伐。本书中经常提到的艺术品交易商杰弗里•坡(JeffreyPoe)说:“在艺术界,权力不重要,关键在于控制。动用权力,那是粗俗的表现;巧妙地控制,才是明智之举。控制,从艺术家开始,他们的作品是市场运作的对象,但他们在创作之前,必须跟艺术品交易商好好商量一下。艺术家与艺术品交易商互相信任,心照不宣。这才是艺术界的游戏规则。”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艺术界”的范畴远远大于“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市场中的主角是买卖艺术品的人,包括艺术品交易商、收藏家和拍卖行的工作人员。通常,评论家、策展人以及艺术家本人不直接参与商业活动。另外,艺术界内的许多人不但从事纯艺术方面的工作,而且将他们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跟艺术有关的活动上,可以说,他们整天都泡在艺术界里。艺术界是一种“符号经济”,人们在艺术界里交流思想,重视创意,认为文化价值比赤裸裸的金钱更有意义。

人们经常将艺术界看做没有阶级差别的领域,来自下层社会或中产阶级的艺术家可以跟身价千万的基金经理、文质彬彬的博物馆馆长、引领潮流的时尚设计师以及“创意天才”一起喝香槟。如果你被这种现象所迷惑,认为艺术圈内是平等、民主、不分高低贵贱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正如汤姆•乌尔夫(TomWolfe)所说,当代艺术界是一个“名利场”。声望、信誉、臆想中的“历史意义”、所属机构、教育背景、表现出的才能、财富、藏品规模等方面决定着圈里人的社会地位。当我身处艺术圈的时候,看到所有人都在追名逐利,所有人都在往上爬。其中最拼命钻营的是艺术品交易商和收藏家,艺术品交易商费尽心机地想在艺术品交易会上搞到一个位置好的摊位,收藏家则为能否第一个得到某位艺术家的“杰作”而忧心忡忡。一位名叫约翰•巴尔德萨里(JohnBaldessari)的来自洛杉矶的艺术家讽刺道:“艺术家都很有个性,不同情况下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有时候我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硬要把简历塞给我,还口口声声地宣称自己多么多么有才,我很反感。我一直在想,如果能佩戴臂章或者肩章,就不会这么烦了。大家去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Biennial)或者泰特美术馆(TateGallery)的时候,别人就会一目了然。艺术家应该像军人那样戴上军衔肩章,这样别人一下子就能知道你的地位啦。”

如果说艺术界还存在一条规则的话,那么这条规则应该是:艺术本身最重要。有人坚信这一点,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只是冠冕堂皇的幌子。不管怎样,总有一部分人认为艺术以外的世界是一个与艺术脱节的肮脏世界。


 

我在研究艺术史的时候,有幸接触到了许多近代作品,但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些作品是怎样流通的:为什么有些作品受到了关注而频频曝光,为什么有些作品就一直蹲在“冷宫”里无人问津;那些受到关注的作品被出售、收藏、展览的过程是怎样的。如今,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在艺术教育中占有更大的比重,这就需要弄清楚艺术品的源头、艺术品的评价过程以及艺术品从工作室到博物馆(博物馆、垃圾桶和拥有大量藏品的机构或个人,都有可能是艺术品的永久栖息地)的流通过程。某公共艺术收藏机构负责人罗伯特•斯托尔(RobertStorr)告诉我:“博物馆的作用就是毁灭艺术品的价值。博物馆从市场上把艺术品请进来,把它们变成了公益性的东西。”经过研究,我发现伟大的艺术品都不是横空出世的,这些作品不单单是由艺术家及其助手共同创作的,同时也是由艺术品经纪人、策展人、评论家以及收藏家共同成就的,没有他们的“支持”,再优秀的作品也无法“伟大”起来。这并不是说艺术品本身不伟大,也不是说艺术品没有资格进入博物馆,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艺术品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但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神秘。

当代艺术已经变成了无神论者的一种信仰,这是本书的一个观点。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当人认识到自己仅仅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时,他只能“超脱一小段时间”,很快,他就会苏醒过来坠入尘世。培根说:“美术,或者说艺术,已经完全沦为人们的一种消遣方式……艺术家必须想方设法地取悦大众。”对于许多艺术圈内人以及狂热的艺术爱好者来说,艺术就是新奇的想法,有了新奇的想法,他们的存在才有意义。这种观念与宗教信仰存在一定的冲突,但符合因果论者的思路。教堂等宗教场所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艺术活动也同样具有特定的社会作用,它使存在共同利益的人们产生一种归属感。当埃里克•班克斯(EricBanks)离开一家艺术杂志社去编辑一本文学评论杂志的时候,他觉得艺术界里的社交行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说:“人们在观赏艺术作品的时候,确实会展开讨论。但如果我读书,比如读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Bola o)[智利作家,21世纪初,其作品风靡英美文坛。主要作品有《荒野侦探》(TheSavageDetectives)、《2666》等。——译者注]的小说,几乎就没有人跟我讨论。阅读不仅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整个阅读过程都是一个人进行的,而艺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催生出一个群体来。”所以,跟文学相比,艺术具有较强的社交功能。

艺术界是一个拥有虔诚追随者的社会群体。尽管艺术界的人士自命清高,但他们还是在乎大多数人的意见,仰仗某位名家的积极评价或某位批评家的评论。同时,尽管艺术界崇尚标新立异、颠覆传统,但艺术家的一些行为方式仍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艺术家创作一些“看似艺术”的东西,他们的行为从不破坏规则,相反,他们维护、遵从着业内既定的规则。公共艺术收藏机构的管理人员始终迎合着同行和上司的口味。收藏家成帮结伙地购买时尚画家的作品。批评家不时地抬头看看“旗帜”飘动的方向,以便“与时俱进”。一部分人斗胆创新,但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得到回报。只有为艺术献身的人站出来,其他人才有了存在的理由。本书写于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的时期。为什么在过去的十年中,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如此迅猛?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得先回答另一个相关的问题:为什么艺术越来越热?书中好几个地方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妨在此直截了当地给出自己的答案。第一,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关注具有更多文化内涵的事物。艺术可以激发想象力,可以活跃人们的思维、陶冶人们的情操。由于文化领域中的部分产业江河日下、风光不再,相当多的人把目光转向其他地方,期望得到出乎意料的收获。第二,尽管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但人们的阅读量却越来越低。电视节目或网络视频充斥着整个文化领域。尽管有些人悲叹地将它们称为“次级口头表达形态”,但其他人还是热衷于“视觉文化”的说法,因为他们看到的东西不仅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都使自己得到了愉悦。第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艺术跨越了国界,成了全球通用语言,将世界各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艺术品越来越热的另一个原因是昂贵,或者说奢侈,这很有讽刺意味。天价吸引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于是舆论将艺术品定位为奢侈品,相应地也抬高了某件艺术品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在过去的15年里,全球最富有的那部分人掌握了更多的财富,亿万富翁层出不穷。全球著名拍卖公司佳士得拍卖行的艾米•卡布拉佐(AmyCappellazzo)说:“在拥有了几套房子,又穿上了名贵西装之后,你会干点什么?艺术品是个不错的选择,总得玩点儿高雅的吧。”如今,收藏、囤积艺术品的人大幅增加。2007年,佳士得拍卖了793件艺术品,每件成交价都在100万美元以上。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产品的复制十分简单。在这种技术背景下,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几乎就成了像房地产一样的不动产,不会说没就没,不会贬值到离谱的程度。以前人们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去拍卖行购买艺术品,现在拍卖行的艺术品拍卖会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拍卖会加快了艺术品的“市场流通速度”,其火爆场面似乎在告诉人们,当代艺术品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投资领域。

尽管有些收藏家对艺术品价格的暴涨叫苦连天,但艺术品市场的表现依然强劲,许多博物馆的营业面积也急剧扩大。更多艺术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少数艺术家甚至已经超过娱乐明星了。批评家都在绞尽脑汁地用文字填满不断扩大的刊物版面。博物馆的管理人员纷纷跳槽,在艺术界寻求收入更高的职位。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也给一些人敲响了警钟,他们担心市场定价会误导公众审美,掩盖客观批评、艺术奖项及博物馆藏品选择对艺术品的评价作用,希望人们不要一味地推高价格。就连务实的艺术品交易商也会告诉你,赚钱只是艺术的副产品,不是艺术的终极目标。艺术要想继续生存,要想保持其高于其他文化形式的地位,就需要找到一种动力,这种动力绝对不能是利益,而应该是比利益更有意义的东西。

由于艺术界的组成部分是多元化的,艺术界内的活动又不透明,甚至有点神秘,因此很难概括艺术界的特征,也没有人能够彻底看透这个领域。此外,进入艺术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五个国家的六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研究,把我的研究成果写进了本书的七个部分,试图描绘出艺术界的深度和广度。本书每一部分都是真实生活场景的描述,希望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知艺术界人士的生活方式,从而了解整个艺术界。我作为参与者,观察了艺术界很长时间,采访了许多人,几乎每个故事都是根据三四十个人的采访素材写成的。通常,这种研究形式叫做“默不作声的观察者”,我则属于“亲身参与的观察者”。我在参与的同时,好奇地观察着艺术界。偶尔也会冒昧地闯入艺术界人士的秘密领域想一探究竟,但我的行为从来没有对其他人构成威胁。书中的前两部分呈现出了对立的两极。“拍卖会”部分翔实地记录了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Center)举行的一场拍卖会的过程。拍卖领域拒绝艺术家的参与,拍卖行为实际上是艺术品的终结,有人说拍卖会就是艺术品的太平间。“艺术评论课”部分记录了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一场生动活泼的艺术研讨会。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是艺术家的摇篮,学生在学习艺术的同时,也会学习艺术界业内的基础知识。拍卖会与艺术院校相去甚远,拍卖大厅里的价格和竞争似乎远离财政吃紧的艺术院校。但要想弄清艺术界的运作机制,就必须了解艺术界中这组对立的两极。

同样,“博览会”部分与“工作室”部分也存在对立关系。前者是消费环节,后者是生产环节。工作室是了解艺术家创作过程的理想场所;博览会上拥挤的人群和令人目不暇接的展品足以让人们领略艺术界的繁荣。“博览会”部分描述了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开幕当天的盛况。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是艺术界的重要活动,它推动了艺术的国际化发展,并确立了艺术界定期举办艺术活动的常规机制。“工作室”部分描述的主角是日本艺术家村上隆(TakashiMurakami)。在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他曾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雕塑的形象。村上隆在日本有三个工作室和一个铸造厂,他一心想让自己的工作室超过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的“工厂”。村上隆的工作室不仅是艺术家创作的场所,而且是他实现艺术梦想的舞台。同时,该工作室还是他同博物馆管理人员与艺术品交易商洽谈的平台。


 

“奖项”部分与“杂志”部分围绕辩论、判断和公众关注度展开叙述。“奖项”部分介绍了英国特纳奖(TurnerPrize)颁奖典礼的现场情况。该奖项的评委会由泰特美术馆董事尼古拉斯•叙罗塔(NicholasSerota)监督,评委会从四名最终确定的候选艺术家中选出一名优胜者,颁给他2.5万英镑的奖金,整个颁奖典礼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这一部分探讨了艺术家之间竞争的本质和荣誉在艺术家职业生涯中的作用,以及媒体与博物馆之间的关系。

“杂志”部分列举了针对文艺批评的不同见解。我观察了专业杂志《艺术论坛》(Artforum)编辑的工作状况,与《纽约时报》的罗伯塔•史密斯(RobertaSmith)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家进行了对话,还深入采访了一些艺术史学家。此外,本部分还分析了杂志封面和新闻评论是如何让艺术和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留下印记的。

最后一部分“双年展”叙述了我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经历,这是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展会。威尼斯双年展似乎应该是一个度假场所,一个让人放松的地方,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忙碌的社交场合,以至于人们都无暇顾及艺术品,只有一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关注艺术品本身。在此,我要向这些工作人员表示敬意。记忆,给当代艺术赋予了意义,也给艺术品价值判断的后知后觉带来了灵感。本部分还着重思考了记忆在艺术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艺术世界中的7天》篇幅不长,却耗费了我许多心血。在以往的民族志学(ethnographic)研究项目中,我假扮一个广告公司的“品牌策划师”进行研究工作,并沉浸在伦敦夜总会绚烂的夜生活中。坦率地说,我当时非常喜欢这种环境,狂热地爱上了这种生活方式。但后来,我觉得有点累。在研究艺术界的过程中,尽管工作十分辛苦,可我还是觉得艺术界很神奇。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一个原因是艺术界非常复杂,另一个原因是艺术模糊了工作和娱乐的界限、国家与国家的界限、文化与经济的界限。因此,我觉得艺术界就是未来社会的雏形。尽管许多艺术界人士以诋毁艺术界为乐,但我还是赞同《艺术论坛》发行人查尔斯•瓜里诺(CharlesGuarino)的话:“我觉得艺术界的人同属一个同宗同族的大家庭,成员中有许多天才、怪才,接受了太多的教育,他们似乎生不逢时,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们放荡不羁,有时甚至无法无天。我喜欢跟这群人待在一起。”最后,即使人去楼空,房间里也到处弥漫着艺术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下一页《艺术世界中的7天》相关资料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世界中的7天》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