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的人们心中都有一个圣地,好比武陵桃源之于五世纪的东晋名流。二十世纪,英国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也创造了这样一个圣地——香格里拉(shangri-la)。
巴拉格宗大峡谷
在《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中,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是这样的:这个位于中国藏区的地方有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喇嘛寺,喇嘛寺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了香格里拉社会。蓝月山谷是进入香格里拉的唯一通道,山谷前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山谷内的居民以藏族为主,杂居着其他的民族,各民族虽然信仰和习俗不同,却彼此和谐幸福的生活在这里。
属都湖
在这本书出名之后,人们纷纷寻找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于是有着相似风俗和地貌的四川的稻城、云南中甸县与云南丽江共同争夺起“香格里拉”这个名字的所有权,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2001年,迪庆藏族自治州这个叫了400多年“中甸”的县城华丽变身为“香格里拉”。
属都湖
香格里拉的英文为“shangri-la”,发音来源于藏族方言,意为“心中的日月”。当年王力宏去云南采风,途径于此,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名为“心中的日月”的主打曲。MV的梦幻或许可看为是香格里拉的梦幻的缩影。其实,香格里拉还真有“日”“月”,那就是月光城独克宗古城。
月光之城——独克宗古城
这座由吐蕃族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古城位于大龟山上,也就是彼时还叫“建塘”的香格里拉中央,是中国保存的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当地盛产的白色黏土布满了城池的外墙,于是它也就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独克宗”,汉语意思为“月光之城”。
独克宗古城(静子摄)
公元15世纪,即明代,丽江纳西族土司木氏占据建塘,并重建了独克宗,于是,这座原本的藏族民居古城也就自然而然的融入了纳西族的风格。之后,他们又在奶子河畔建了“大年玉瓦”寨,藏语名为“尼旺宗”,意即日光城。两寨遥相呼应,构成中甸历史上著名的“香各尼洼”,即藏区有名的“日月城”。可惜尼旺宗已经无存,我们无法去见证日月城昔日的辉煌。
独克宗古城(静子摄)
果戈里曾经说过,当歌曲或者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呢。没错,建筑确实就是一部无声无字的历史。正如金碧辉煌的故宫,奢华宏大的凡尔赛宫,都叙述着当时的历史、经济、艺术的情况。
独克宗古城(静子摄)
独克宗的建筑亦是如此,古城的民居是藏族板房与纳西族井干式建筑的完美融合,二层的建筑多为人畜共用:楼上住着人,楼下养牲畜。木质的民居以木柱承重,以木雕为饰,以石块覆顶,祖祖辈辈就住在这里平静的生活。
独克宗古城(静子摄)
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龟山大佛寺,它位于镇中心的大龟山之巅,同样叙述者香格里拉的古老历史。佛寺样子颇似是汉族的庙宇,建筑的图案与金鼎却是典型的藏族风格。殿内供奉着释迦如来大佛,每天都有佛教徒前来朝拜。
独克宗古城(静子摄)
大佛寺对面,便是香格里拉最著名的吉祥胜利幢。胜利幢象征着修成正果的胜利,为藏族吉祥八宝之一。而香格里拉这个建于2002年名为“吉祥”的胜利幢则以“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闻名。
独克宗古城(静子摄)
胜利幢高21米,总重60吨,筒身为纯铜镀金。筒壁上高浮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4大菩萨,下层为佛家8宝。筒内装有经咒、无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16吨,每转一周,相当念佛号124万声。而这一转,至少要十来个人方能实现。吉祥胜利幢之重由此可见。
独克宗古城(静子摄)
木质的房屋给了独克宗古城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感,但也正是这木质结构,导致了2014年的火灾,火灾烧损房屋面积为59980.66平方米。所幸中心镇公堂、金龙街建筑群、大龟山大佛寺、吉祥胜利幢、金龙街民居群、白鸡寺、州博物馆等重点文物和标志性建筑未受到损害。目前古城正在重建中,也许未来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好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