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园玛祖卡 陈牧甜个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8-09-04 16:07:20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游乐园玛祖卡 陈牧甜个展

展览时间:2018年9月8日—2018年10月8日

开幕式:2018年9月8日晚上7:30

策展人:夏可君

主办单位:湖南华年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展览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北路裕湘纱厂北栋负一楼

修仙术:陈牧甜绘画的多维幻化空间

——夏可君

来到这些画作面前,你感受到的就是新鲜粉嫩与翠绿玉颜的颜色,再走进看,画面到处是细小的精灵与跳跃的弧线,一切都如此清新又如此神秘,如此暧昧又如此天真,既悠扬灿烂又青春活泼,你似乎要走进画面,与那些细碎的事物一道舞蹈起来:它们看似中国传统装饰性的各种花纹,看似某种象形文字的最初形态,看似古代中国草书的弧度线条,看似道教神秘主义的符箓图像,看似日本禅宗书法线条被特意拉长的韵味,看似无数的音符在跳跃等待重新形成旋律,甚至让人想到米罗的超现实主义神秘花园,看似音符的抽象线条,看似现代城市的魔方空间,看似梦中的奇幻文字。

游乐园玛祖卡之二,布面油画,120x180cm,2017

看似这一切,但又不是这一切,婀娜多姿又仙气缠绵,无数的小花妖在舞蹈飞翔,这奇妙的密码语言,这绘画的“修仙术”,来自于湖南长沙年轻女艺术家陈牧甜,来自她这几年突破年龄限制与性别身份的新作。

音乐会之后,布面综合材料,60×80 cm,2018

这是牧甜自己发明的神秘符号与优雅弧线,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云虚纹”出发,形成了自己最为基本的原初语言,在抽象化的变异想象中,描绘出一个万物生长的花园世界,这是牧甜自己所言的“游乐园玛祖卡”。这是她自己发明的音乐动物园,宛若一个不断旋转着的万花筒,充满了孩子气的童话色彩,就如同孩子们的图画书,但又有着鬼神志怪的梦幻,长沙马王堆上人鬼神共舞的神秘场景与仙道故事,那些绿野仙踪的传奇得以变异复活;既有着当代都市魔幻多维空间的穿越,还有着微观世界的爱丽丝漫游记;既有着对于万物的奇妙变形与空间重组,又好似在解码一封封来自于遥远陌生人的隐秘情书。

陈牧甜,也许就是中国艺术界的爱丽丝,她要发明专属于自己的漫游记,创造可以自由舞蹈的游乐园。

一个不断重组的世界,布面综合材料,150×180 cm,2018

陈牧甜绘画的基本语言或者说笔触,是从“云虚纹”出发,这些跳动的音符,色彩的绚烂,青春的粉色,高雅的翠绿,都沉入到一个画面内部的神秘多维空间中,必须接近画面,必须进入那个已经远去的微观世界与神秘的暗物质世界,牧甜的绘画既是这个技术时代与量子力学的想象空间,也是古代神话消逝世界的隐秘回响,她发明的这些蜿蜒变化的形象,她建构的这个多维空间,让暗哑了的微观世界充满了生机,尽管它们依然还是处于消逝之中。绘画在平面上打开了一个多维的空间,这是一个按照音乐与舞蹈重组的多维空间:牧甜在作画时,喜欢边听音乐边作画,或者是肖邦的玛祖卡舞曲,或者是巴哈的大提琴独奏,是这些音乐在塑造着线条及其带有内在的和声空间,我们甚至也将在展场现场倾听到如此的音乐。绘画与音乐的内在结合,似乎相似于马王堆那些舞蹈的各种形态,只是现在被还原为线条的动感与形体的多重变异。在此不同的弧度与韵律引导下,牧甜书写出不同的空间与物象,比如,一条大括号式的弧线引领一个带有深度错觉的空间,而且这些大括号内的物象也异常奇特,似乎并不固定,并不从属于现有的任何空间,这些细小的物象,宛如无数的小天使或舞蹈的小花妖,带着自身不确定与不固定的曼妙形态,万物,如此的与神秘的,都带有一种可爱的仙气,瞬间可以穿越到另一个空间,其自身还处于变形之中,这是牧甜自己创造的变形记。

绿野仙踪,2018,布面油画,120×160 cm

这就在平面上打开了多维度的空间,这个多维度艺术或“N维绘画”,乃是绘画在现代性以来的内在梦想,牧甜通过弧线的概略化与轻盈化,带动各个场域中的物象,使之处于迷离变幻的形态,直接从一个维度跳到另一个维度,或者飞升到另一个维度,线条的轻盈就是此飞升的简化与抽象化,这种空间的穿越方式,充满了梦想的活力,这几乎是一种新的绘画修仙术,一种爱的降妖法术。

如此一来,整个画面上的物象都在变异,看似每个空间是独立的,其实彼此都在穿越着,如同马王堆的那些幻化形象,但这些物象又拟似某种现实物,一切都可以随时变异。这些物象,在牧甜奇妙的目光书写下,看似某种象形文字,但又好似某种人体,还有各种日常场景,但似乎都在流变,都在变形,似乎是某种暗物质的吸引力在拉伸物象,由此形成的物象乃是一种“余象”,一种世界梦幻的变调,一种不断变异又变幻莫测的残象,有待于观众去重构。这是正在生成的躯体,是有待重构的世界,如同一个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只是微粒子建构起来的微知觉图象,它们伸出无数的突触,接受不同维度的讯息,万物都可以在相互的作用下开始变异。

情书(局部),布面油画,30x30cm,2018

这些奇异维度中的变异图像,带有一种少女的天真想象,画面就如同一座座儿童乐园,但又是一个魔幻世界,无论是弧度线条的优美,还是色彩的鲜嫩,都那样迷人又迷离。牧甜发明的色彩,看似暖绿与粉红,从内心的欢愉自然流露,带有一种罕见的“玉质感”,通过学习坦培拉蛋彩的绘画,形成自己对于色层与透明度的处理方式,充分展现出绘画内在的质地与透明的厚度,典雅又新鲜,华丽又散碎,微观又悲观,富有时间差池带来的审美意味。

只有梦想可以调节与重组我们的世界,对世界的奇妙想象来自于“即刻幻化”与美妙的修仙术,牧甜的绘画让我们看到了绘画在这个技术虚拟时代对美最为令人着迷的赞美与歌唱。

“艺术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陈牧甜访谈

受访艺术家:陈牧甜(以下简称“陈”)

采访人:曹文倩(以下简称“曹”)

采访时间:2018年6月

采访地点:陈牧甜在“上邹家老屋”的工作室

(采访人简介:曹文倩,本科和研究生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与艺术管理专业,现从事独立策展工作。)

曹:我看你15年以前的作品就有许多表现山间嬉戏或者少女梦想的题材,但是15年以后的作品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能聊一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吗? 

陈:15年央美毕业后,我搬入了现在的工作室,可能因为接触了许多新的观念而进入了一个沉淀期,整整一年我都没有完成一幅作品,那段时间我是很痛苦的,我对作品不满意,对我自己也很不满意,我每天都在不断都否定自己。所以这一时期我的作画过程也是这样:拿到一个新的画框我要先刷底,刷七八遍,再打磨,作画,再覆盖,冲刷,再打磨,再作画,冲刷……反反复复。我就是在这反反复复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又从否定中找到肯定,寻找这两者中的平衡。但在经历了这一痛苦的过程后,我似乎找到了一条更清晰的道路,有些东西沉淀下来了。

曹:尽管如此,但是你15年前后画面中的色彩感却一直延续下来了,我们依然可以在你画面中看到女性所特有的细腻与丰富。你是否介意别人给你贴上“女性艺术家”的标签?

陈:首先我并不喜欢把艺术分成男性女性,这挺无聊的。再者,我还没成“家”呢,人家还是个少女,哈哈哈。“女性”是我自带的特质,性别赋予我更加敏感细腻的特点,这些都是天生的,戒不掉的东西,就像我喜欢粉色,喜欢闪闪的东西,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偏向更软性的一些材料。尽管我并不喜欢被贴上性别的标签,但是我也并不会特意忽视或者掩盖我的这种特质。

游乐园玛祖卡,现成品,260x80cm,2018

曹:我看到你作品在经过了16年的“关系”系列之后,又重新出现了以往那种欢快的情感,《游乐园玛祖卡》也是这之后的作品。还有许多有“恋爱气氛”的作品例如《情书》、《鹊桥》,是不是说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在逐渐转向你所向往的状态了呢?但是你想要的像肖邦玛祖卡那样轻松自由的生活状态与你那种不断反复、可以说是像苦行僧似的创作过程是不是矛盾?

陈:我觉得艺术没有那么绝对,就像我的创作过程一样,是相互抵消的。就像《情书》,我把符号当做我的文字,每天写一夜,记录我的情感。这些符号也许很有指向性,但是仔细一看,发现什么指向都没有,也不能使你联想到任何具体的事物。虽然我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气息是轻松、自由、愉悦、轻盈的,但是创作过程一定是严谨、认真、有章法的。

曹:确实你对待创作与艺术的态度与你生活中呈现的随意不太一样,所以对于举办个展你也是一直很谨慎,酝酿了很久。这次展览的场地选择上你就反复考量了很久,我一直以为你会在专业美术馆中做展览,但是最终为什么选择在这样一个非常规展厅进行?这会带来很多你没法掌控也不擅长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陈:是的,这次展览我选择了一个民国的建筑,她是曾经湖南的第一纱厂,如今也是中国的“工业遗产”。它不是一个寻常的展厅,需要改造,改造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因为是“遗产”不能随意破坏,不能打钉,不能弄脏地面,在改造的同时,不能破坏已有的墙面等等。我又当工程师又当设计师,还要当艺术家、当网红(哈哈哈)。不过我觉得这都不困难,我喜欢挑战。我就是想把展厅当做一个正在进行的作品。她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从认识展厅到熟悉她,改造她,利用她,最后她与我融为一体,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

曹:那我已经很期待你这次展览呈现的效果了,你说的将展厅当做一个正在进行的作品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呢,能不能先剧透一下?除了对展厅的改造外这次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的尝试?

陈:比如在展厅中我保留了曾经因为处于江边而被水淹没留下的水位线痕迹,这个痕迹贯穿整个展厅,不易被察觉,却又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试图唤起观众感受到这个建筑新的心跳的,这与我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对生命的感受是一致的。而所有的展墙也都是用的我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以此来保证展览的整体性。除此之外,这次展览还展出了一些新媒体、装置作品,这些都是我的一些新尝试。

精灵3,彩泥,38cm,2018

曹:这些新媒体和装置的创作与你以往擅长的创作手法并不一样,为什么会想要做这种新的尝试呢?纯粹是为了挑战和紧跟潮流吗,还是说这些尝试其实与你以往的作品有内在的一致性?那这种一致性是什么?

陈:我不觉得表现手法上需要受到什么限制,那些都是媒介,为思想服务罢了。无论我选择哪种材料和手法,都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思想。以往我的架上作品采用了坦培拉的创作方式,这种不断的覆盖、增加的间接画法使作品产生更丰富的层次与内涵,也更符合我的观察方式与审美追求。而这次的一些装置作品中采用的树脂、亚克力、纤维亦或是其他材料最终的呈现效果,也还是与坦培拉的间接画法呈现的效果类似,是以一种更含蓄,多层次的方式表现情感。无论是哪一种创作手法,他们的内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是对生命的关注,特别是对微观的、易被忽视的生命的关注,我想打开它们的世界,我想把展厅打造出一个微观世界的嘉年华。

放大镜,塑料泡沫膜,尼龙线,直径8cm,2018

曹:你说的对微观生命的关注很有意思,似乎艺术史上艺术家不断的在探索新的观看世界的角度,他们总是与常人的视角不同。先是试图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三维,后来又试图以上帝的视角俯瞰世界来表现一个平面的世界,而现在你正在尝试关注微观世界,这种探索是你有意识的一种挑战吗?

陈:可以说是有意识的,也可以说是顺应我所处的时代的变化。首先我性格里面的细腻与敏感让我总是会察觉的一些细微的生命与情感;其次从艺术史的发展来看,当年热气球与飞机的发明让人类实现了俯瞰世界的可能,这给艺术家表现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今天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生物科学的发展如此迅猛,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细胞的无限种可能,像上帝一样制造生命都不再是科幻,所以艺术家的观看视角是不是也应该再一次改变了呢?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件树脂作品直接表达了我的这种观点,观众需要用放大镜才能够看到作品的内容,我希望打破人们日常观看的习惯。

放大镜,羽毛,彩带,珠子,彩线,直径8cm,2018

曹:但是你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一个理性的观察者的视角,而是热烈的、充满情感和置身其中的,这些情感给人的感觉就像你说的嘉年华一般。你作品中表现的艺术符号都是一些你观察到的微观生命吗?它们是否有具体的灵感来源呢?

陈:是也不是,它们并没有具体的所指,不是某一种微观生命的抽象化,而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符号”,它们来自于我的观看视角然后重组、变异、再现,并试图唤起观者对它的情感体验,这些符号的灵感来源可以是一粒微尘、一个音符、一次触动,也可以是我童年的山川、河水、游乐园。所以你说得对,我并不是一个理性的观察者,我总是幻想自己是微观世界中的一个精灵,而这个世界依然是我内心那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就像《情书》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可能是在一次展览上看到北魏石经拓本,这种拓印的创作方式打动了我,每一次的拓印都弱化了原本书写内容而有了新的意义。作品中不断被覆盖的内容重组后又成为一种新的情感符号,保留了我创作他们时带有的一些或许期待、或许欢快的“情感”却又更有意味了。

陈牧甜简历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

现工作生活于湖南长沙

个展

2018年“游乐园玛祖卡”裕湘纱厂长沙

2016年“楚境”陈和西陈牧甜双个展诚丰美术馆珠海

2015年“家园”陈和西陈牧甜双个展凤凰艺都无锡

联展

2018年青衿计划2018正观美术馆北京

2018年青衿计划2018国风艺术馆深圳

2017年遊·物湖南省展览馆长沙

2016年“遊物”综合材料三人展后湖美术馆长沙

2016年上海艺博会鸿美术馆推荐上海

2016年新青年艺术展新美术馆上海

2016年艺术中国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2016年“秘境花园”当代水墨4人展 5A画廊北京

2016年“周而复始”丹培拉绘画巡展北京、上海、厦门、武汉、深圳

2015年湖南省第七届油画展银奖后湖艺术区长沙

2015年“秘密花园”女性艺术家4人展三玄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广州

2013年“牵手丹青”艺术展港、澳、台、珠海

2010年湖南省第六届油画展艺术奖美庐美术馆长沙

电视节目:

2018奋斗吧新青年湖南国际频道

2017年被评为优步“了不德”女生长沙优步公司

2014年“一个追梦女孩的故事”陈牧甜专访湖南国际频道

展览名称:游乐园玛祖卡 陈牧甜个展

展览时间:2018年9月8日—2018年10月8日

开幕式:2018年9月8日晚上7:30

策展人:夏可君

主办单位:湖南华年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展览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北路裕湘纱厂北栋负一楼

多媒体作品

多媒体作品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