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凯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5-11-20 16:29:20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开幕酒会:2015-11-21 16:00

展期:2015-11-21—2015-12-21

地址:上海联合艺术空间(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创意园内3号楼107)

主办机构:北京桥舍画廊

 

前言

周爱民

在当代活跃的青年艺术家群体中,“肖芳凯”代表了一种类型的艺术取向。肖芳凯的绘画不是外向的,也不是张扬的,而是内向的、沉静的。艺术的社会化倾向,使一些当代艺术家热衷于从复杂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话语中,寻找艺术的问题以及艺术表达的逻辑。显而易见,具有社会性倾向的艺术,让人们看到了艺术干预社会生活的能力,也看到了艺术激活社会生活的想象力的魅力。

与此对照,肖芳凯在艺术上并不是一个积极的社会行动者,而是一位“退隐”者。他从热闹的社会生活,隐退至山、石、亭台、树木、花草之间,乐观忘返。近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如此的创作主题。肖芳凯的绘画与明清以来的文人绘画及其精神世界有默契之处,寄情山水,呤歌赋诗,抚琴戏墨,是明清文人的雅趣与达观。所谓优游恬适,养乎心者,成为明清文人的理想生活及浪漫情怀。北宋米氏父子绘制的“米点山水”,烟波浩渺,他们将人生的品味及境界建构在云烟之间。明代大儒董其昌就曾称文人画家为“耕烟人”——虚幻的,不确实的存在,却成为文人画家们在绘画中追求的精神实在。由云烟产生的“隔”与“离”,既是视觉的,也是精神性的审美体验,这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之一。肖芳凯在他的绘画中,充分施展了这样的艺术表现魅力。

在肖芳凯的绘画中,“隔”与“离”也是一种矛盾与冲突的视觉化表现。他画面的“隔”与“离”,既是对中国美学精神的颂扬,也是对曾经美好的情思画境的“失落”与“隔膜”表达。太逼近!太真切!是当代人的生活感受,也是当代生活造成的压迫。因此,肖芳凯在绘画中表达的“隔”与“离”的视觉景象,成为一种美学的疏离与逃遁方式,他让人们在实在的现实社会之外寻到一片容受虚境的栖息之所。

 


《景.式:0828》200X150CM布面油画--2008

 
 

《景.式:0822》120X150CM2008布面油画


 

1  2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