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5.09.25至10.25
展览地点:和美术馆
艺 术 家:历宝江 唐志荣 李伟明 张琴玉 李俊杰 和永生
以“心经”为主题,无疑是对艺术这种表达方式的挑战。《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观点是佛教在思维方式层面与中国哲学融合的产物。艺术却绕开了哲学的思辨而直陈“色”本身,衣食之忧、名利之诱、不解之情、生死之惑……。艺术家们超越了色与空的框架,现象学式地让生活实际自行铺开,展现出极富个性的表达。
历宝江将《心经》的内容抄在印有铜钱文案的宣纸上,是对色与空之张力的隐喻,与张琴玉隽秀飘逸而旨在超越的书法作品《心经》形成对比。他的装置作品《瓷之殇》是修补后的几个陶瓷碗,修补的部分线条柔和,土黄色调,使瓷碗因为有伤痕而显得更加鲜亮,修瓷也是修心,与他的两幅版画作品《颓废的美丽》相互辉映。唐志荣的油画作品《废墟—星空》系列延续了上一期的风格,密集的破碎感里散发着夜空的魅惑,但色彩区分更为细腻,抽象含义也更为深刻,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李俊杰的装置作品《日课》是用米粒在宣纸上摆出的“日”字图形,简单质朴,生动透彻,将生活艺术化,也将艺术生活化,这是一部人类日日在念的最平凡也最长久的“心经”。
李伟明的《何时何地一》构图简单,白色的部分像天空,灰中带白的部分像大地。冷色调营造出直透人心的孤高气氛,意境深邃辽远,伸向了极远处而具备稳稳的理性。色彩单调,物象抽象,有“蒹葭苍苍”般的况味;《何时何地二》中规规矩矩的书架被一缕凌乱的白色混沌物所解构,这是他一贯的笔法,很有冲击力。他的解构既是面对秩序时的不安,也是对打破常规的尝试。他的另两幅油画作品画的都是手,不遗余力,态度明了,这双手遒劲有力、轮廓鲜明,背景抽离而显得荒诞孤独,它一边创造一边记录,一边建构一边毁灭,像生活与艺术之间解不开的纽结。
和永生展出了四件水墨、摄影与行为作品。水墨表现的不再是风景,而是人物。在不同的背景图式下,简单的人形变幻不定,每一种姿势都像是在子宫中准备诞生,不适应,找不到出路,但必须诞生。其展出摄影图片20幅,有6个不同的主题。城市中狰狞的石狮子是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反思;在无人的公路上的摆出的性暗示姿势,以及车厢狭窄的桌面上用葡萄皮儿摆出的“你已进入全程监控”字样,让人反思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敦煌火车站的佛像前用葡萄反着摆出的“心经”二字还原了信仰本身的神圣与神秘;玉米地里被男性二寸照遮住的女性面部透视了人的情感生活的扑朔迷离;逼仄的天空将人压入层层递进的阶梯是对今人一味追求而不知止的生存方式的思考;对两性特征的超现实与大写意式表现如随意泼洒的水墨,充满对自然之美无差别的赞叹。
他展出的行为作品有《一抔山》和《心•经》。《一抔山》是利用居所后的一座农民种菜的自然山坡制作的一个社会旅游景点,由九大景点构成,如八语幼儿园、养生会所、宋装、巴黎圣母院等,折射了当今社会的乱象丛生与身处其中的五味杂陈。他赤身将“一抔山”三个字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在自己的后背,并将写有景点介绍的木柱依次插入山坡上相应的位置,将自己埋入泥土再破土而出,整个行为自然连贯,大约半个小时,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原始情境和来自大地复归大地的生命历程。《心•经》则是将一张张在水缸里浸湿的写有《心经》内容的宣纸逐层覆盖于面部,直到濒临窒息,彰显了人的艰于呼吸的困境与突围的可能。
《心经》能救助我们吗?这是个问题。人人是和尚,日日在念经,或许,我们念出的永远是道路,而非答案。
展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