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的70年代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5-06-01 11:58:38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5/06/16——2015/07/20

展览地点:林大艺术中心

艺 术 家:高名潞

“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的70年代”艺术作品展将于2015年6月16日在北京798艺术区林大艺术中心举办。

高名潞现为匹兹堡大学教授,他是中国当代重要的美术史家和美术批评家、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精神领袖。与中国当代很多同行一样,他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专门从事艺术研究,而是一名艺术家。这不但与个人的经历有关,而且与中国的社会历史与学科发展密不可分。

高名潞是共和国同龄人,出生于中国天津。他在那里成长,并经历文化大革命。在这个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中,刚刚初中毕业16岁的高名潞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到国家最偏远的内蒙古“上山下乡”,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里,高名潞的主要工作是放牧,但在闲暇时间,他重新拾起童年的兴趣,开始用画笔记录内蒙古的风景、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朋友。不久,因为艺术特长,他考上了乌蒙师范学校,在哪里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留下了大量的风景和人物作品。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高等院校的恢复招生,高名潞进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整个70年代,高名潞创作了数百件水彩、素描和油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但是个人兴趣和审美理想的载体,更是他整整十年生命的证据。数量巨大的作品构筑了一个典型的意象——孤寂的地平线,这不但是广阔无边、人烟稀少的内蒙古草原的缩影,更是高名潞在这一段经历中被强化的性格。沉默、坚韧、不抱怨、不放弃,永远朝着前方和希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由一位带有明显苏联风格的艺术家转向前卫艺术批评家的部分理由,并折射出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发展历程。为此,本次展览以时间、题材为基本线索,通过“少年心气”、“草原岁月”、“乌盟风景”、“师生友人”、“都市印象”、“长征路上”、“走向’85”七个部分近100件作品,以及这个时期高名潞的部分艺术笔记、艺术史写作手稿和图像文献,为观众呈现这段不寻常的历史和特殊的精神状态。

展览作品

巴根图夏营盘 油画 8×19CM 1973年
从莫高窟去榆林窟的路上写生 油画13.8cm×19.5cm 1983年
黄浦江 纸上油画 22.5×31.5CM 1977年
陇西的卖粮集市 速写本速写 1979年9月18日
岷县街头小贩 速写本速写 1979年9月19日
牧民 炭精条 27.5×39.5CM 1976年8月10日
若尔盖藏民的家 纸上油画 19cm×26cm 1977年
若尔盖草原藏族少女 油画 39cm×27cm 1977年
若尔盖医院 油画 82cm×58.5cm 1977年
土默特青年 纸上素描 27.5×39.5CM 1979年3月28日
万县三峡 纸上油画 26×37CM 1977年
乌兰察布的家 纸上水彩 19×26CM 1974年
乌盟师范黄旗海分校宿舍 纸上油画 14cm×19.5cm 1974年
自画像 纸上素描炭笔 27×39.5CM 1977年6月8日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