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西望——李立新画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5-05-20 12:02:06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主办单位:六尘艺术馆

承办单位:六尘艺术馆、江苏六尘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艺 术 家:李立新

出 品 人:柳 晖

学术主持:顾丞峰

策 展 人:潘世敏

展览时间:2015年5月24日——2015年6月4日

开幕时间:2015年5月24日(周日)下午三点

展览地点:六尘艺术馆(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大街89号)

立新的风景画带给人的感受是簇新的。

风景可以画成这样,面对作品人们看到的是一双审慎的眼睛,一个出乎于己、昭示于人在隐匿中的敞开。

隐匿的是什么,敞开的又是什么?

画面的凄清气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无人的画面空间,不论是纵横阡陌的荒野,还是鳞次栉比的城市街道,不仅人,甚至移动的车辆也没有出现,这使他的风景区别于一般的写实风景描绘。而其勾勒染色的画法也区别于一般印象派式的描绘,时隐时现的设计痕迹分明在昭示某种存在感。

无论隐匿还是存在,当然是为了另一种敞开,艺术家试图向人们敞开的是他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这种认知伴随着凄清的情感色彩。

在《黑房子》中,灰冷的公路和皑皑白雪和着灰沉沉的天映衬着兀立的黑屋;《西北之行》中荒原里笔直的路通往不可预知的天际;《温情的早晨》中晨起微温的阳光照在尚未完全从寒冷中苏醒过来的村庄局部;《西北老宅》空衢无人的寂寥角落……

海德格尔的文字被称为“诗性哲学”,他的哲学中有一对“大地”和“世界”的概念。“大地”是物性的,自我封闭的;而“世界”是人创造所建立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作品正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的世界”,自然之物其生存意义不会自动显示出来,器具同样不能自我揭示,而艺术作品的存在是敞开的,它澄明、显现了存在者的存在真相和意义。

在描绘大地与世界关系时,海德格尔说:“真理的发生是一种紧张的对立冲突及其克服和统一的过程。作品中真理发生的对立冲突主要是泄示和隐蔽的冲突,即大地与世界的对立。艺术创造实际上就是克服大地的物性,把它带入人的世界之中,使它的意义呈现出来,同时人的世界的建立本身也是对物(大地)的辩证否定的过程。”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

在李立新的作品中,空寂的大地弥漫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物性”,其寂寥和深邃需要敞开,而人之所居房屋对大地来说是一种切入,使之有可能从封闭中苏醒,人的存在感在此中显现,但由于人的阙如,这种敞开被赋予了一种延宕,正是这种延宕传达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忧思。

立新的画面气氛中淡淡忧思使人想起美国画家怀斯的风景。

怀斯经常被那些能够表现岁月流逝的东西所吸引.他喜欢用那些断墙、破糊墙纸、穿旧的衣服、倾斜的水桶、篮子、废弃的大车来暗示光明易逝。这些对象充满了难以言传的象征感,他很少画春日和盛夏而喜爱冬季和秋天的落叶。他的风景能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怀恋,更引发了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我曾经在波士顿美术馆看过一个怀斯的主题回顾展,他画的一些名人的肖像和充满阳光的风景给我感觉平平,仍然是他的对生活角落的诗意描绘和草地上失意的孤独者给人留下难忘的隽永的印象。这也是他的画凌驾于一般风景画之上而具有人性深度的根本原因。

怀斯画面主体的选取与不取,应该值得后世的画家们深思,立新想必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绘画手段上,立新多年的设计经历在画面处理上留下不少印迹,这在画面用大量的直线营造空间、各种穿插与对比和构成因素的介入都可以寻找到。当然设计感的介入绘画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强化视觉效果,但过于设计也可能会给画面留下斧凿的痕迹,特别是直线的运用,审慎而恰到好处,应该是他的画面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我以为立新的作品应该保持那种由“隐匿”到“敞开”的挖掘,虽然,苦涩不应是艺术家唯一的选择,但苦涩的艺术具有穿透力;相反,甜腻和廉价的抒情是平面的,反而是艺术的大忌!特别对一个立志高远的画家来说。

立新的绘画出道虽晚但出手不凡,相信厚积薄发的他,将带给我们更多惊艳迷思,让我们一次次体验从“大地”到“世界”的逐一敞开。

——顾丞峰

展览作品

巴音布鲁克97x180cm 2015
常熟河东街之二, 70cm×105cm 纸本设色,2014
冬雪 69x105cm 2015
敦煌 69×105cm 2015
苏州古镇69x105cm 2015
苏州水巷69x105cm 2015
无忧宫 35x47cm 2015
中国风 35x47cm 2015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