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形状:郭海平个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4-09-17 11:13:02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策 展 人:时海燕

策展助理:米玲

艺术批评:汪民安、陈晓峰

展览地址:上海莫干山路50号艺术区6号楼105空间

展览日期:2014年9月20日- 10月5日

开幕时间:9月20日| 星期六|下午3:30

如果说艺术是一种表达,那这种表达的深度与纯度理应值得推敲。精神与艺术的关系一直是郭海平最重要的课题,作为少数仍在关注当下中国人精神状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焦虑一直不可避免。郭海平最近的行为艺术作品《以自制的旗子降半旗》(南京),是一次反物质寓意的“降旗”,纯粹地体现对人的精神的反思。本次展览,郭海平将带着以往生命活动领域里创作的成果,将丰富的人生体验,诉诸于自己的整个艺术实践活动,在向深处探索个体自我精神“形状”的同时,疗救在集体无意识下被损害的精神“原形”。

十年前,郭海平偶然发现精神“病人”能在不受限于先天认知系统限制的情况下,摒弃“正常”人的盈利心理,在作品中最大限度地将真实呈现。这与艺术家一直所探索的如何将内心的感受最本真的表达而不受具象所限,不谋而合。《欲望手指》是郭海平从2001年开始尝试探索,在2006年艺术家在进驻精神病院后,每天面对漫长的黑夜创作出一系列作品。用手指任性扭曲出的一根根线条,从黑色的背景蔓延出来,用线条本身的节奏和密集又单一的结构,将自己对这个群体的思考与负重的精神世界展露出来。黑白色的颜色搭配如医院里X射线拍出来的片子,科学发现的是生理结构,艺术家在此表现的是人最原始的心理结构,这是一股纠缠在人潜意识里最深层的情绪,没有碎片化、也有没有经验化,只是对孤独意识的瞬间呈现,也是对个体精神“原形“的反溯。如艺术家本人所说,“用手指作画,成功阻止了传统文化经验对他独立自由精神的干扰,他的生命欲望也由此获得一次前所未有的解放”。

艺术批评家陈晓峰曾撰文,“郭海平称得上中国第一个真正以‘病’为媒介的艺术家“。与其说郭海平是将“病”作为媒介搭建被束之高阁的“艺术”,与平俗社会之间的桥梁,不如说郭海平的“病”是对精神性疼痛的思考,艺术家的精神世界,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两者在无限接近零点的同时,稍微越一条红线,就已经开始混合。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的精神状态,无法清晰的界定。

展览作品

《看“病” 行为艺术》 郭海平
《用砝码称灵魂的重量》 郭海平
《物是人非》 郭海平
《赏花》 郭海平 2009
《自言自语》 郭海平 2009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