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生——陈丙利山水画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4-09-15 11:31:11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皖南野逸系列之五

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

展览时间: 2014年9月14日至9月25日

开幕时间: 9月14日上午10:30

展览地点:天津市河东区成林道东局子1号(军事交通学院旁)

在 “文化强国”、“传统文化复兴”之当下,在资本与权力权衡作用之画界当下,丙利通过他的作品做出了对传统、对文化、对中国画的老实交代,即对文人画的坚实守卫、传承,并作创新。此份交代,忠实。忠实于内心,忠实于传统,忠实于中国画;此份交代,拿作品说话。        

丙利中国画,无论从情思、文脉还是笔墨、格调上,毋庸置疑是典型的文人画血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创作取材构图上看,无论是其山水画,还是人物画,皆从古意入手,一画一景,一人一物,气韵生动、格调高古;二是、从画面意境上看,画作具有诗意与灵性,画面中的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文气十足。另外,画面上的有些题画诗或画论,也是丙利平日思考、体悟、研究的成果,书写于画面之上,彰显其学人型画家的气质;三是、从笔墨情趣上看,丙利山水画面气息中,透出一种学养,这种学养是由“无躁气、俗气、邪气、商业气”的笔墨品质体现出的,而笔墨品质同时也是个人品格的体现,风格自此形成。       

石涛在《画语录》中讲到的笔和墨的问题:“古之人有有笔有墨者,亦有有笔无墨者,亦有有墨无笔者。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已成为诠释、理解中国画笔墨精神的经典。如何养成笔神墨灵?笔意要从生活观察体悟中来,从写生中来;而墨法,非蒙养不至,必是通过自身的悟性和才情,需要一日日、一点点养成、熏成,乃至精神层面上的参悟与会通。观丙利画,一眼望去,有笔有墨者,是第一印象;大气韵、浑厚淋漓是第二印象;笔精墨妙是第三印象。呜呼,正宗文人画是也。       

“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此处古意指的是作品的格调和精神血统的一脉相承。丙利好古,然又不泥古。画作中有无古意,一笔一墨即可观;艺术的血统有无传承,一观一顿即了然。观丙利画无论是写意山水,还是写意人物,其笔法或粗狂或工细,其墨法或浑厚或仓润,从境界、气韵上,取法、题材上均显古意,此乃丙利画的最直观印象。        

一个艺术家要找寻他的宗谱,即精神血统,即找到了自己艺术的根,根在,血统在,艺术便自成体系。丙利画可上溯近代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陆俨少;前追明清石涛、朱耷、文徵明、徐渭;直逼宋元倪云林、黄公望、梁楷、马夏(马远、夏圭)。如此观,一脉相承。从作品中直接体现出的这份精神学统,亦是作画有古意的源上的体现。        

展览作品

定慧系列之五
《月夜清风图》
《我意浩然图》
1  2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