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飞 胡介鸣双个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4-05-13 15:00:54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图片

主办: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时间:2014年5月9日 — 11月28日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艺术总监:李振华

策展人:理查德·卡斯泰利(Richard Castelli), 李蔼德(Edward Sanderson), 三三德(SenSend), 颜晓东(Art Yan)

艺术家:邵志飞 (Jeffrey Shaw), 胡介鸣

合作艺术家:Thierry Arredondo, Neil Brown, Jean Michel Bruyère, Dennis Del Favero, Sarah Kenderdine, Ulf Langheinrich, Elizabeth LeCompte, Bernd Lintermann, Matthew McGinity, Davide Quadrio, Lothar Spree, The Wooster Group, Edwin Nadason Thumboo, Delphine Varas, Peter Weibel, 朱晓闻 (排名不分先后)

 

《邵志飞 胡介鸣双个展》聚焦两位艺术家——邵志飞 (Jeffrey Shaw)和胡介鸣,两人在新媒体艺术探索和实践中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和风格。这种探索的过程,也分别对当下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新媒体艺术创作现状产生了很大影响。

邵志飞作为新媒体艺术的领军人物,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在舞台、电影和艺术装置作品中融入互动性和虚拟化等元素。早年放弃传统绘画的他,最初的兴趣是将艺术体验从绘画等固有物体形式中解放出来,并由此激发了他更为大胆的尝试——关注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他最负盛名的电影化体验(cinematic experience),包括对虚拟和现实界限的打破。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将呈现邵志飞自2000年以来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AVIE系列。本次展览的作品是邵志飞和不同艺术家合作的成果,这些作品都基于其设计的AVIE系统创作完成。AVIE(Advanced Visualisation and Interaction Environment)是邵志飞开发的全球首个艺术化表现的360度全方位视听互动环境,其开发和研究初衷,在于探索创造性内容和互动沉浸式体验的新模式和多可能性。

作为一场“双个展”的形式,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将在展览现场平行呈现胡介鸣的全新艺术创作《序曲-太极》。新作既是对影响过他的前辈艺术家的比较和回应,也是对他个人近年来的艺术实践的延续和超越。

作为中国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先驱人物之一,胡介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作品中进行新技术的实验。其作品的主题通常与时间、人类历史、文化记忆等相关,着眼于过往与进行的当下之间的界线,由此将观众从时序性的历史阅读中解放出来,予以更随机的重新建构权利。这次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胡介鸣的新作将分两个阶段亮相,由此形成二重结构的叙事——《序曲》将于5月9日亮相,随后《太极》将于8月8日呈现,在胡介鸣有关历史反思的创作进程中,这既是一种回顾,也是一次延续。

本次展览艺术总监李振华先生表示,“…邵志飞的作品系列是对自60年代兴起的国际新媒体艺术领域,以电影为线索的一次告别。如同任何一次终结或是告别一样,为了再次的聚会和延伸,艺术将在每次媒介和概念的终结之后复活。胡介鸣的项目是这一复活现场的枝蔓,通过不断介入现实和思考时代、身体、时间,从追求机制完善、技术超越中探索“人”(人性)的存在。”

观众能够首次在同一空间观看到AVIE系列的多件主要作品——邵志飞与不同背景、不同个性的艺术家(团体)的合作作品将汇聚于此。此外,观众可通过现场触摸屏的简单操作切入两位艺术家各自创作的时间轴,纵观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并在特定艺术类别和风格中发现交叉点。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开幕的同时也为了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展览的衍生内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将于5月10日和5月11日两天举办两场“媒介化的文化记忆”系列教育活动,活动具体信息如下:

 

媒介化的文化记忆

研讨会:新媒体、文化遗产与美术馆

时间:2014年5月10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主讲:邵志飞(Jeffrey Shaw),萨拉·肯德戴

主持:汉斯-格奥尔格·克诺普

语言:英语(配同声传译)

媒体艺术实践如何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并使其向公众敞开?我们又如何通过媒体艺术实践在美术馆中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使人身临其境的显示系统AVIE(高级视觉化与互动化环境),邵志飞(Jeffrey Shaw)全面再现了汉比的建造过程。萨拉·肯德戴(Sarah Kenderdine)研究了新兴技术是如何改变观众在美术馆的体验,从而使他们对美术馆展品具有更加深入的感官经验。

本次座谈会将展示两个极具创意的项目—《地点-汉比》和《地点-鲁尔》—二者都旨在通过媒体艺术策略来建立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维度。主持人汉斯-格奥尔格·克诺普(Hans-Georg Knopp)对文化遗产及政治方面的课题也长期抱有浓厚兴趣。在这两个项目中,观众们不仅可以轻松地欣赏文化遗产,同时还能受到启发,从而去探索在我们这个媒体主导的时代中,文化遗产新的再现形式。

 

媒介化的文化记忆

圆桌导游:信息墙丶媒介与历史

时间:2014年5月11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主讲:胡介鸣、施勇、陆蕾平、理查德.卡斯泰利(排名部分先后)

主持:陈玺安

语言:中文、英文(配同声传译)

作为艺术表达的方式,胡介鸣运用新媒体时,其材料所着重的并不是纯然的新,我们反而常看到时间的因素贯穿其中,并看到其媒材上旧的质感。从1994年的《目击.游戏》到2014年的《太极》,胡介鸣的创作在随机与游戏的基调中渐渐增加了对历史的关注;其创作也从个体的范畴向外展开,更为涉及总体文化的面向。胡介鸣创作的意义一直是双重的,必须以正反两面来回探究;本座谈一方面从媒介与时间的关系,引导观众来进入这次的个展;另一方面则以个体实践的历史,来谈论一位媒体艺术创作者寻找作品形象的过程。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