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刀见血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4-04-23 17:20:42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刀刀见血

参展艺术家:黄智涛 刘恺 马文甲 屈峰 任俊华 王国强 张可欣 袁佳

学术支持:屈峰

展览时间:2014年4月26日—5月31日

开幕酒会:4月26日(周六)下午3点

展览机构:北京季节画廊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内

 

        把树木的茎秆(俗称木头)作为一种材料进行加工的历史非常久远。当人类脱离动物的习性,学会使用工具时,木头脱离自然属性而成为一种材料的历史就开始了。而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审美要求逐渐成为了生命属性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美的诉求的表达促使人类通过对材料的加工来实现自身美的要求。木材作为一种原始的、丰富的、方便的材料资源,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人们审美客体的载体。木雕就是这种载体中最主要的形式。

        在人与木头的对话中,人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识通过噼噼啪啪的斧砍刀凿、锯拉挫磨渐渐地注入到木头的形态中,这里每一刀的位置、大小、方向、深度都要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只有这样做到胸有成竹,刀下的形体才会听从意识的左右,将自我的生命注入到木头的形态中。同时,木头自身的属性、材质的美感、质地、纹理及作为材料特质的审美意象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人。如何在对话中抉择,取决于艺术家的选择。是注重自我表达的强行介入,还是尊重材料的顺水推舟,或是寻求二者的平衡,或是假借以言他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观念会造就不同的作品。所以,面临当下的艺术生态,黄智涛、刘恺、马文甲、屈峰、任俊华、王国强、袁佳、张可欣(按姓氏第一个字母排序)这八位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继续延续着与木头对话的传统,雕刻着自己对于当代木雕发展的思考与艺术认识的体悟。在这种日益被人们注重的环保材料中,探索着当代木雕的新方式。

   艺术的道路如同树木的生长,需要时间的积累。年轮的不断叠加,成就栋梁之才。今天的这八人将自己对于木雕艺术的探索成果呈现出来,集成展览。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关于木雕发展的思考探索。


张可欣 《天路》 64X24.5X67cm 2014


袁佳 《我想飞》 100X150X200cm 2013


王国强 《白裙子》 110X50X40cm 2013


任俊华 《洗礼》39X36X22cm 2014


刘恺 《小马 No.2》 70x70x15cm 2012


黄智涛 《双男子》 210X30X40cm204X37X40cm 2013-2014


马文甲 《文化的尘埃》 36X80X6cm 2014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