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即观念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4-03-07 10:27:57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4年3月7日—2014年4月6日

开幕时间:2014年3月7日10:00

展览地点:大连艺术展览馆

展览地址:大连市区中心胜利街35号

主办单位:中展德美(北京)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艺术展览馆

策 展 人:王栋栋

艺 术 家:蔡远河 陈友桐 范顺赞 顾奔驰 郭颢 林伟祥 林瑶瑶 刘丽娟 鲁婷婷 马丽娜 马晟哲 宋永平(特邀) 宋昱霖 王超 无人生还小组 谢莉斯 易雨潇 印定才 张杰东 张巍

 

可以说今天是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但今天已经不再是“图像的时代”,而是走向“信息的时代”,在二者之间的过渡阶段,时代的风向标已经指向了对信息的理解、流通、运用和创造。但当正式走向信息化的时代又必须建立在我们对图像的重新认识之上——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去观看和理解图像,并将图像的物质部分还原到思维的真实维度。

如果说图像是平面的,那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只承认图像的正面,图像的背后却是我们习惯性地回避的部分,恰恰这个部分是立体的——也就是说,图像的本来意义是多维的、丰富的。完整的图像包括图像的日常意义和图像的生产流程,日常意义是来自单方面的答案,通常是被动形成的。图像的生产流程在通常情况下决定了图像的日常意义,然而日常意义却属于生产流程的阶段性显现,因此图像的生产流程才是真正的原图像,“图像即观念”的命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立。

观念作为图像生产流程的结论并非固定的,而是敞开的。固定的结论通常局限在社会道德的具体方面,而社会道德的具体方面又总是被人际利益牵制。若观念成为唯一性,观念就等于信仰和仪式,从而沦为平面的图像。人类历史的结构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平面图像信息构成的,这才导致一元独断论和二元对立论的长期蔓延,致使人类在接受信息和认知世界的层面处于长期性的封闭和孤独,进而又进一步衍生出人类内部的长期性矛盾。

在我们的印象中,作为整日与图像打交道的职业艺术家未必都理解图像的真实性,作为以思考为工作的哲学家也未必不会把“真实性”的话语当作真实性本身。图像的真实性关乎整个人类生存价值的立足点。如果对图像缺乏完整的认知,意味着我们的历史会长期在假象的符号牵引下重复,导致历史事件频繁上演,人们生活的意义却毫无增长。惯性思维指引下的图像观念是对现有社会体系的直接歌颂或间接认同,然而这种现象每时每刻都或多或少地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我只能提出一个构想:将艺术家与哲学家合为一体,以解决图像和观念之间的现实隔阂。

 

展览作品

范顺赞 卖水小贩一家 照片70×55cm 2013

顾奔驰 构造学-NO.011 120x120cm 涤纶线、丙烯颜料、不锈钢钉、热熔胶 2013 (1)

林伟祥 山花烂漫NO.6 120X200CM布面丙烯 2012年

马丽娜 A-0000 布面丙烯 80cmX80cm 2013年

宋永平 潜暴力(系列之一) 金属版画 尺寸可变 2014年

宋昱霖 格式化-纯真年代 布面丙烯 180x155cm 2007年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