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三年画事
艺 术 家:马萧
策 展 人:彭锋
展览时间:2013年12月13日至12月22日
展览地点:杭州西湖美术馆
技进于道 ——读马萧的油画 /彭锋
第一次见到马萧,是2004年秋冬之际,在清华美院陈丹青工作室。那时,陈丹青还没有辞职,在清华美院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我在清华美院兼课,给研究生开设美学课程。陈丹青的博士生对绘画毫无兴趣,相反对哲学兴趣浓厚,我们海阔天空地聊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只有马萧在专注地画画。他画的是民国时的老照片,画幅很小,却非常细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经旁人介绍,得知马萧在读陈丹青的硕士研究生。马萧后来上了博士,导师改成了包林。尽管题材和风格有了变化,但是苦行僧般地研究绘画的态度依然如故。马萧对待绘画的态度,让我想起了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的一句名言:“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绘画当作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而在其中进行图像实验呢?”从对绘画的研究上来说,马萧真的有点像一位科学家。
马萧所在的清华大学以工科见长,但那里并没有针对图像的实验室,马萧不可能像他的同学那样出入实验室。马萧的绘画研究,与现代物理学和化学不同,更多的类似于博物学式的研究。他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绘画遗产的继承,对于历史上的绘画大师逐个进行研究。对于他们在油画领域里的贡献,马萧了如指掌。另一方面是对绘画题材的研究,他不断变换题材,尝试解决因为不同题材引起的不同问题。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马萧将每次绘画视为一次实验。正如科学实验一样,重复成功的实验就是浪费成本。马萧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他希望趁自己年轻,将他景仰的大师的技术演练一遍,将不同题材引起的难题解决一遍。我想这就是他不愿重复某个题材和样式的原因。
马萧对绘画的这种探索,与当代艺术潮流背道而驰。当代艺术领域的观念转向和图像转向,终止了画家对绘画问题的解决,也终止了画家对绘画技艺的锤炼,甚至终结了画家作为艺术家的可能。就像勒维特(Sol LeWitt)所说的那样,“对于观念艺术来说,一旦观念诞生,创作过程就业已完成,将观念外化为物质形态的作品与艺术无关。”而对于那些创造了标志性图像的艺术家来说,接下来的工作只是简单的重复,因为当代艺术家普遍信奉重复就是力量。显然,马萧走了一条与多数当代艺术家相反的道路,并且进入了另一个极端。对于马萧来说,观念和题材都不重要,重要的绘画本身。马萧通过研究历代大师的绘画,与大师们构成某种私密的对话。这种交流的私密性,就体现在技术层面上。在画布和绘画对象面前,马萧与大师会面对同样的难题,会有同样的疑惑。通过比较不同的解决手法,马萧与大师展开“手谈”。在他看来,只有明白了大师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难题,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事实上,一般观众也可以通过作品与过往大师形成交流,但是他们只能看到画面上呈现出来的最终成果,再由画面遐想开去,对于绘画过程一无所知。马萧要做的工作,则是将画面还原为空白的画布和绘画对象,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画面重新建立起来。在马萧看来,只有经过这种拆解与重组,才能体会大师的功力,才能真正读懂作品。由此,马萧给绘画艺术设立了一道技术和学识的门槛,即没有在过程和语言上与历代大师形成对话的图像,便只是图像,而非绘画艺术,以此将非艺术排除在外。今天的人们再提笔画画,目的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与过往的大师对话。这种对话,确保了绘画的人文特征。马萧的绘画就具有这种人文特征,这不是因为他的题材和主题,而是因为他的绘画语言和过程所承载的繁复的互文关系。当绘画的再现功能被取代之后,绘画的人文特征就更加突出了。今天的绘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话,与历史上的大师对话。
然而,马萧并没有因此陷于大师的魔咒中不能自拔。他有自己的问题,希望通过绕道大师走过的老路来解决。这有时也会让大师陷入困局之中,而这正是马萧显露自己才华的时刻。但是,马萧从来不炫耀自己的才华,他总是小心地将自己掩盖在大师的阴影之中,特别强调和珍惜作为学生的身份,他懂得蛰伏乃至失败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他甚至享受蛰伏本身所带来的快乐。
当马萧以大师的方式成功地解决自己的难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出他的踌躇满志,一种庖丁解牛般的快感。今天的艺术家不屑于谈论技巧,马萧却沉湎于技巧之中,并在技巧的尽头得见道的端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技巧修炼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得道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在今天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像马萧这种耐住性子厚积薄发的青年艺术家真是难能可贵。如果我们从马萧的作品中看到了某种独特的气质或灵光,那并不是他的天才乍现,而是他的韬光养晦,是在对技巧的埋头追求中不经意的回眸。
2013年10月28日于北京大学蔚秀园
展览作品
马萧作品
马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