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反相对话中外高校交流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3-09-02 11:10:17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2013反相对话——中国人民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师研究生作品展

参展艺术家: 中国人民大学:徐唯辛、闫平、王克举、丁方、王家增、黄华三等;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梅丽萨·巴顿、马克·鲍米里奥等

开幕酒会:9月14日下午15:00

展览日期:9月6日—9月18日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桥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异族文化的历史。对中国传统艺术而言,我们今天应该保持艺术家的眼光来鉴赏古人的作品,以“神游冥想”的方式来理解前人的思路和苦衷。其实这种对待传统的方法,对于古代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了。 面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我们必须首先能与古人处于同一境界,才能理解其营造“境界”的苦心孤诣。与此同时,今天我们借鉴传统,就不能只关注传统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应该了解这种技术或表现方法的历史成因。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精神中寻找中国当代艺术里被我们称之为“表现”的东西。

郑晓华 Zheng Xiaohua 刘禹锡 《陋室铭》文节录 68 X 68 CM

与此同时,西方当代艺术家更愿意关注人类的生活现状,通过作品去剖析产生社会问题的结症,并把它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今天,当代艺术的视觉形象已经成为了艺术家的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在西方传统的艺术里,尤其是美术,虽然也表达一些观念或是思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承认强调叙事性、文学性的艺术表达方式显然已经不再是艺术的强项了。当代的艺术由观赏的变成了观念的,这中间涉及到一个惊人的立场转变:即让艺术成为人生体验。艺术家可以用任何恰当的媒介去揭示他体会到的东西。

Melissa Button After and before the after,Oil on wood,25cmx25cmx4cm

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确是存在的,但无论差异何在,归根结底人性是相同的。如果我们过多地用东方、西方来区分文化与艺术就很容易误导他人和自己,特别是对艺术的创作而言,我们更应该具有一种宽广的胸怀,东方与西方,在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中,其实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互为彼此而存在的。

徐唯辛 矿工周明亮肖像

今天这个展览,源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布歌迪博士去年在凤凰城策划的“反相对话”展,当时有中美双方的18位师生参展,今天这个展览移师北京,很欣慰双方都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们加入。虽然只展出了约五十幅作品,无法真实呈现两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全貌, 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这个展览,了解彼此间的创作思路,共同探究今日的艺术问题,并促进双方师生之间的友谊。

(文章作者为本次展览中方策展人高毅)

闫平 潜入的春风60x50cm 2012年

高毅 家山图 30cmx70cm 纸本水墨 2012

1  2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