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美术馆前沿思想论坛第九回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2-03-02 15:12:04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主题:视觉艺术的“编码”与“解码”

主办:53美术馆

协办:《画廊》杂志、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处

主讲人: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批评家)

对话嘉宾:冯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主持人:胡斌

时间:2012年3月4日15:00

地点:53美术馆(广州天河区广园快速路汇景路汇苑街21号)

乘车路线:昌岗东路广州美院乘813路;大学城广州美院乘2线,至科学院地化所站

网址:www.53art.org.cn

新浪微博:weibo.com/53artmuseum

内容简介:

从一幅广告与一件艺术品中,我们能够区分出什么?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广告通过视觉元素编辑了某忠义图,具有功能性;而艺术品则倾向于一种视觉的纯粹,比如说审美,并不具备广告的那种功能性。事实果真如此?艺术品的视觉仅是一种纯粹的视觉,从来没有掺乎其它的什么意图,抑或功能?本讲座从一张广告图片与《蒙娜丽莎》的对比展开这一问题的讨论,从而辨析艺术品视觉背后隐含“意图”的发生机制——这种意图往往被加以“编码”,渗透于视觉元素的组合、显现之中。而对于这样的“编码”,视觉阅读则是通过“共约化知识”、“前后文关联”,乃至历史逻辑的系统条件加以“解码”。也即,阅读一件艺术品的观看行为,实质与阅读一幅广告一样,是通过“视觉解码”将“视觉对象”转化为一种有意义的符指。

杭春晓:1976年出生于安徽当涂,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史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先后于《文艺研究》、《四川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新美术》、《美术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商周青铜器饕餮纹研究述评》、《绘画资源的开放——古物陈列所与民初中国画》、《重读蔡元培“实物写生”论》、《认知眼光与二十世纪中国画》等论文数篇;出版《中国美术考古学史纲》、《明代吴门画派》、《商周青铜器之饕餮纹研究》等;独立承担国家级课题“民初美术改良之价值重审”。组织策划过“工笔画当代性探索展”、“艺术是什么?”、“楼上的青年——2010年中国青年批评家提名展”、“重新定义——70后艺术中的质疑精神”等展览。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