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油画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0-11-05 15:24:11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地点:索美画廊

展览时间:2010.11.06-11.17

 

刘磊的记忆之砂

文/ 王凯

艺术家的创作往往与创作者记忆中的潜意识剪影有很大关系。人的记忆总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所构成,记忆往往依托于现实的、个体的人与他们的活动,才能生动起来,才能使之与现实发生关系,从而使记忆重新获得一种现实的存在质感。而艺术的创作必须抓住其中一些本真的内容,否则,原本自然的记忆就会被浇注成为空洞的概念、数据或僵硬的原则。

当然,记忆的潜意识,或者称之为自然性,并非是指其缺少了厚重的存在感,相反,潜意识与自然的记忆是更为深刻厚重的,其表现方式也具有多样性的价值与特点。作为创作者的艺术家,是将个人成长的记忆与经验给予利用和转换,这也是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与状态,只不过应该说,艺术家相较于常人而言,是借助于艺术创作的手法使其具体化,对记忆依存器物所呈现的象征性、隐喻性的图像或符号资源也更为敏感。

第一次看到刘磊的画,是几年前在上海的索美画廊。那些笔触犀利、色调鲜亮,与机械相关的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或许机械题材,或者称之为工业题材,就是刘磊记忆的节点。

刘磊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出生在东北吉林省的一个国有军事保密厂,他的父母都是这所军工厂的老职工。这所军工厂的设立是当时为了避免境外侦察,国家在各地的山坳低地建设的不少这样的军工厂之一。每年,这里都定量生产并定期由数十辆卡车运往军事驻地,至今刘磊的父母家里还有不少军绿色的上面印有各种编号数字的木箱,存放着生活杂物。从小到大,刘磊一直存在于工厂车间、库房,见识了太多数不清的不知名的各种机械零件。锃明瓦亮、熠熠生辉、形状各异的钢铁质感是他无法抹去的记忆,甚至于一堆堆小山一样的废弃铁屑也能吸引他去搜寻“宝贝”。儿时的刘磊,曾和其他小朋友一路追逐满载武器的军车驶向远方,也为自己是军工厂子弟而深感自豪。幼年成长环境的特殊,多多少少为刘磊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刘磊的绘画道路也得益于自己的几位恩师,他此前创作过的北方题材风景作品,是丰盛硬朗的,像干净豪迈的北方的风一样,呼啦啦地迎面而来,痛快淋漓。他继承了老师们那种沉静而高贵的灰调,热情地倾吐着对黑土地的热爱。

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成长探索,刘磊与1970年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有着时代上的共性,却并不受制于生长在北京、杭州、重庆,还是料峭的东北等地域上的限制。这一点,恰恰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一种进步——地域的差异并不能拘囿时间上的共性,虽然东北地区有着一定当代艺术的传统,也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与画派,但仅仅从作品本身出发的话,你很难分清更年轻的刘磊们来自于何样的地域概念下。

在创作了一定时期的风景题材作品后,刘磊已经不满足于纯粹的写生式绘画,艺术打开了他的眼界,他开始试图寻找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绘画主题和语言,他需要一种更直接的、更有力量的东西。童年的生活给刘磊烙下的印迹,在这时的寻找中一点点地凸显了出来。

 


变形金刚之大力神 200×300cm

 

1  2  3  4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