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汪国新,汪国新委员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准备提交17份提案。其中第一份是关于共圆中国梦 需要中国服的内容。汪国新委员认为,国服是一个国家时代的符号,代表着民族文化及民族特征,在国际社交场合,更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文明。因此汪国新委员准备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共圆中国梦、需要中国服”的建议,以服饰符号塑造具有民族感和时代感的国家品牌形象。
汪国新委员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自尧舜以来,对于一度享有“衣冠王国”美誉的中国而言,秦朝汉服、明朝中装、清朝唐装、民国中山装等国服形式的历史演变,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变革、崛起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衣冠之事与治理天下相连,足见其重要。
汪国新委员认为国服文化是带动服装市场经济的新动力。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服装制造业是国外服装品牌的加工厂,即使达到西服60亿套的惊人生产量,却仍然因为缺少自主品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形势影响下,面临倒闭、转行或依赖其他行业支撑发展等不利局面。立足13亿人口的国服文化的普及,无疑可以为我国服装市场带动最大的“内需”,提升服装制造业及相关产业链,突破国内服装供应饱和状态的局限,在拉动经济年产值千亿效应的同时,为树立中国服饰品牌创造机会。
在此国家强盛之际,共圆中国梦、增强民族认同感,从改变国际场合清一色西装的局面开始,汪国新委员呼吁确立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华国服”,普及具有历史感的国服文化。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日讯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 梅淑娥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