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华:西洋的绘画缺少中国的气韵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 片长: 00:04:32 | 上传: 2011-10-31

【新闻】《徐文华绘画展》亮相北京美丽道艺术中心

【访谈】郭晓川:徐文华的风景创作非常成功

沈桂林:我们要打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张英剑:徐文华作品的绘画性最打动人

2011年10月29日《徐文华绘画展》在北京美丽道艺术中心开幕。徐文华,1941年出生于上海。1979年以一幅《晨》获得当年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二等奖。之后他于1986年去了美国,2008年开始回到国内。本次展览是他回国后的首次个展,艺术中国对徐文华老师进行了现场采访。

艺术中国:您在美国这些年都受到了什么影响?

徐文华:当时整个中国都处于一种出国潮,大家都希望到国外去看看,我们已经算去的晚了。到了国外,最大的收获就是换了一种角度去看中国,而且可以看到很多大师的原作,这跟长期看画册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画册上有一块颜色我们都去临摹,但是实际上这是画布露出来的颜色,而不是涂上的。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我想说,名画、大师的作品一定要看原作。

艺术中国:您在美国的时候会怎么想到画《三峡》呢?

徐文华:到了西方社会,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突然意识到,西洋绘画虽然真实,但是缺少了中国画的气韵,所以我一直追求在油画里面追求中国画的气韵。也正因为这一点,我没有像有的画家全盘地学西方画家,我是中国人,从小就喜欢中国画,我觉得国画的美就在于“气韵生动”,这一点是油画没有的,所以到了美国我反而更喜欢中国画了。

艺术中国:出国之前您在上海学习时受哪些老师的影响最大?

徐文华:我不是学院派,陈丹青的前言讲得很清楚。夸张一点说,我一直是自己在黑暗中乱摸、乱闯,也算走出来了吧,这很荣幸。很多著名的老师我都去请教过,比如现在年轻人如雷贯耳的林风眠,刘海粟啊,我都去请教过,我这代是承上启下的,我见过刘海粟、潘天寿、林风眠,见过马克思莫夫油训班的俞云阶,对你们年轻人来说可能很远,但是对我来说就好像昨天一样,他们都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帮助。

艺术中国:您当初为什么在事业的高峰期选择出国呢?

徐文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像你坐地铁,等了半天发现你坐的是慢车,于是你爬过几条铁轨去坐对面的快车,但当你做好之后发现原来的慢车(中国)变成了快车,原来的快车(美国)变成了慢车,这时候你再想回来就比较难了。大家都说我是在事业的顶峰突然走掉了,对我来讲呢,现在看是一种损失,因为一个人的发展是要从基础慢慢上来,是累积的过程。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