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而今,体现在文化上的,是流行着一股“韩流”。它在中国迅速走红、升温、乃至“热炒”。一部《大长今》火爆荧屏,在国人中掀起收视狂潮。
然而,另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在“韩流”热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却对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影视剧、舞台艺术感起兴趣来 ,用报上的话说,那就是,怎一个“惊艳了得”?
扪心而问,东方艺术为什么在西方大受欢迎,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越是民族的,越是传统的东西,她的生命力也才越长久。那些久违了的中国味,它究竟深藏在哪里呵?
老外们如痴如醉欣赏话剧的镜头,连同我们的优秀曲目在国外受到热烈欢迎的画面,一点一点地,在我们面前放大开来,直到它大到装进了我们所有的感动......
拣拾起来传统,倍加珍惜我们一切好的艺术,这或许仍是当务之急。
“惊艳”西方的东方艺术
《茶馆》:“久违的中国味道”
《茶馆》让人感受到“久违的中国味道”,从中可以体味到真正的中国文化。老北京的风韵,充满历史感的剧本,以及演员们功力饱满的演绎,扣住了观众的心弦,让人一直沉浸在《茶馆》的世界里。
“惊艳”《雷雨》打败莎士比亚
现在,当中国人感慨“韩流”迅速走红中国的同时,人们也许不知道,50多年前,中国话剧《雷雨》在韩国造成的轰动效应丝毫不逊于今天“韩流”在中国的影响。
中国文化节震撼华盛顿
2005年10月1日,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文化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正式揭开。中国广东杂技团创造性地上演了一幕“东方天鹅”——他们将芭蕾舞《天鹅湖》中男女双人舞的优美舞姿与杂技的高超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表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殊魅力。而曾获法国总统奖的杂技节目《空竹—花旦》则撷取中国古典戏曲中“花旦”的表演元素,更加赏心悦目。难怪不少观众感叹地说,肯尼迪中心成立34年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的演出”。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特地对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祝贺,并说“这场演出无与伦比,震动了华盛顿”。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在第一版中心位置登出中国京剧演员的大幅照片,并在艺术版上刊发介绍综艺晚会和焰火表演的文章。这表明,中国文化节是历次中国文化活动中最受美国民众和媒体重视、反响最强烈的一次。
中国新旧文化尽往阿姆斯特丹
荷兰历史上最大型的中国文化节,从京剧到木偶戏,中国当代电影到当代音乐,传统评书到影像艺术,唐诗宋词到摇滚乐和DJ等,新旧兼顾,意在让荷兰大众尽可能全面接触中国的文化艺术。
阿姆斯特丹的中国文化节内容安排颇充实,包括了谭盾与当代中国的艺术及电影展,中国艺术家杨福东、林天苗、王功新的作品展,名为“先锋!”的美术展,展出艾未未、张大力的新作。此外还有湖北编钟乐团的演出等。
女子十二乐坊今年再战格莱美
地球人都知道,2004年8月来自中国北京的"女子十二乐坊"横扫北美,引发世界中国民乐流行风潮,创下中国民乐的奇迹但却意外与格莱美失之交臂。今年乐坊在顺利完成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巡演后,蓄势待发,准备再战北美、欧洲,并再一次向格莱美奖发起冲击。
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
有位“爱戏”朋友问我:“BB伯伯,我听人家说京剧就是‘中国的歌剧’。西方的大歌剧现在也是很不景气的,所以京剧当然也就不景气啦。您说是这样的吗?”
BB的回答是: 尽管中国的京剧被称为“Beijing Opera”(北京歌剧),但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却与西方概念中的“歌剧”有着非常大的本质区别。首先,戏曲艺术并不是什么“歌剧”,甚至也不是“歌舞剧”,而是一种内涵非常丰富的综合性戏剧艺术。
中国人眼中的西方戏剧
中国人最早接触西方戏剧的,是一些出使西洋的外交官。他们或由于外交礼仪,或出于好奇,观看了西方戏剧的演出。显然,他们对此感到新奇,而最令他们感兴趣的:
一是津津乐道西洋剧院建筑之华美,其“规模壮阔逾于王宫”;
二是惊异西方艺人地位之高贵,所谓“英俗演剧者为艺士,非如中国优伶之贱”,“优伶声价之重,直与王公争衡”;
三是慨叹西方戏剧布景之逼真,“令观者若身历其境,疑非人间”;
四是看重或夸张西方戏剧之社会功能。以法国为例,说法德战争后,法败,遂集巨款建戏馆,“盖以鼓励国人奋勇报仇之志也”。
西方现代戏剧对中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现代戏剧、特别是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戏剧在我国的传播,对当时还比较保守的中国戏剧产生了冲击,从而推动了中国戏剧的发展。
早在8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剧作家就开始了模仿荒诞剧的创作和演出,如费春放和孙惠柱的《中国梦》,魏明伦的《潘金莲》等,都或多或少具有荒诞剧的某些特征。
1980年春曹禺先生访问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做“现代中国戏剧”报告时,阿瑟·密勒是主持人。此后双方联系日益增多。
舞台剧东西结合渐成风潮
近些年,东方情结在西方日渐升温,从“中国红”的流行,到四处飘扬的中国结,中国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东方”这个词好像成为了时尚,而“中西结合”更是在舞台上形成了风潮。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闭幕式的导演霍安·丰特先生在他的最新作品《璧》中把西班牙戏剧和中国杂技结合在一起虽说技术上难度并不大但是在这样一出由外国人编排的外国戏剧里面融入了这些元素,无疑具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对于西方观众,这些已经足以令他们激动了。
京剧版的莎翁悲剧《麦克白》又名《欲望城国》,是在港台地区大大有名的吴兴国改编并主演的。他把故事背景转移到了中国的东周列国时代,有点像迪斯尼的动画大片《狮子王》的手法。
张艺谋最擅长的好像就是向西方人展示中国乡土文化,这次的《大红灯笼》却是给西方的芭蕾舞涂上了京剧的浓墨重彩,为大家制造了一出极富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
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身体语言——舞蹈语言成形于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生态环境,以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着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的状态。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先锋派舞蹈家默斯·坎宁汉得到一本英文版的中国《易经》如获至宝。他从这本中国古老的哲学著作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不断变化的辩证思想中获得了艺术变化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他把易理爻卦算命的原理用于他的舞蹈创作,形成“机遇编舞法”,坎宁汉先生似乎从未感觉到过东方文化对他的震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