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2006年1月9日至15日,在首都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一场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展览暨作品拍卖活动,作为一次视觉艺术的盛宴,将掀起严冬京城的文化和收藏热浪,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这场阵容强大的名为“当代视像:为收藏家办的展览——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暨“中鸿信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的系列活动,为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活动注入了全新的创造性的理念,这就是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批评和推荐认定与当代艺术作品的拍卖有效地结合起来,树立艺术批评在引导当代艺术欣赏和收藏方面的重要威信和作用,沟通艺术品鉴定(批评家)、鉴赏(观众)和鉴藏(收藏家)的各方,构筑起当代艺术作品在中国当代社会良性的生长和发展环境。
为了改变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存在的诸如拍卖主题模糊、拍卖作品良莠不齐、真假难辩等问题,参加“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的国内著名美术批评家们,本着专家为市场、为收藏家评介和推荐优秀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宗旨,本着对历史和学术负责的态度,以提名的方式产生出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并对参加展览的所有作品进行了认真的学术梳理和鉴定。通过高水准的展览和高质量的学术画册的出版发行,使观众能够清晰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当代艺术所走过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蜚声海内外的成就,能够充分认识到展出作品所蕴涵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在充分展示中国当代艺术所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的同时,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中鸿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展览的后期举办“中鸿信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以使专家们的学术评鉴在拍卖市场活动中得到一种积极的延伸和转换,在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的同时,也接受来自包括收藏家在内的所有观众的市场化验证。
这次活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深远的,它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它是批评与市场、学术与商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它在充分强调学术批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又希望得到更多的更为热烈的市场回应;它在充分展示艺术创造和学术研究的骄人成就的同时,始终不忘为提升社会全体公民的内在精神素质做出自己的努力。它是一次创造性的推动,它改变了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活动中,艺术批评无作为的被动局面,使专家们的集体声音与广大的收藏家有了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最富有活力的创造性的思想有了更为广阔的传播渠道和接受的可能。它是一次精神性的回归,它是纷繁复杂的艺术市场呼唤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体现,中国的艺术市场只有在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下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壮大。
据展览组织者介绍,展览无论是主办单位实力还是策划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艺术家阵容都可谓强大。艺术家阵容几乎尽收了1990年以来当代艺术领域的优秀艺术家,其中以中青年为主,同时包括处在艺术创作巅峰期的部分老艺术家,他们的名字串联成了中国的当代艺术史。展出的作品形式包括绘画(油画、水墨、综合材料等)、雕塑、摄影图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