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针划过老唱片上的密纹,温润、甜美的声音悠悠传来,中间偶有夹杂“哔卟”的爆豆声,也许你以为是回到了那个花样年华的年代,但这却是在21世纪听到的声音。一群高举怀旧大旗的音乐爱好者,开始重新拾起落满灰尘的老唱片,聆听属于上个世纪的声音。正是这些发烧友的活动,使得销声匿迹很久的中国黑胶唱片市场重新焕发青春。在北京、广州、上海,收藏黑胶唱片已渐成时尚,二手市场里黑胶的价格欣欣向荣。我们将试图一探黑胶收藏的现状。
不为怀旧的怀旧
当我们已习惯戴着耳塞,将自己的音乐享受寄托在MP3等音乐格式的时候,我们的音乐消费也逐渐成为一种快餐文化。音乐可以迅速地通过网络获取,经过各种播放器混合、晕染后放出,听后只留下浮躁的泡沫。在这个数码音乐制品大行其道的时代,有一种唱片,能让你穿越时空体味一种独特的优雅,这就是黑胶唱片(又名LP全称long-playing,指黑胶唱片,也叫密纹唱片)。
这是一个崇尚怀旧的年代,就像人们喜欢看张曼玉穿着花旗袍走在暮色的小巷中,一些执著于音乐的人钟情于黑胶唱片在老式唱机上伴着唱针悠悠地回转。对于这些黑胶发烧友来说,“即使把玩着黑胶唱片古旧的封套,也能勾起一种怀旧的情愫。”当然,他们爱上的不仅仅是这种怀旧情绪,更多的是来自听觉本身的原汁原味。感受黑胶唱片发出的温润、和谐的声音,感受着音高的准确、音色逼真的重现。
黑胶 PK CD
发烧友喜欢黑胶唱片的理由很多:性感而透明的嗓音,怀旧的爆豆声,大张过瘾的封面,甚至是喜欢找罪受……对于现在市场的主流CD,发烧友们有着这样的评价:“数码录制的CD太过工业化,声音纯洁、轻灵、飘浮。黑胶唱片虽然是模拟录音,但音域宽厚,特别具有一种现场氛围,虽然偶有‘哔卟’声,却仍然无法阻止人们对它的热爱。”甚至有人说:“听CD久了就会觉得累,甚至头晕,但黑胶不会;噪音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音乐不会。”
黑胶与CD的比较问题可以说是音乐发烧界永恒的话题。从音质上看,黑胶是原声,录音的效果如何,黑胶都会忠实地记录下来。CD不是原声,录音可经过音质的处理,随意放大减小甚至修改。对于黑胶发烧友来说,CD就像一个人工雕饰的美女,虽令人赏心悦目,但华丽的外表下可能只是一个假面。
黑胶收藏的兴起
回顾黑胶唱片的历史,它的兴盛在半个世纪前。在那个艺术大师辈出的年代,许多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的不朽音乐,被永久铭刻在黑色的密纹唱片上。可以说黑胶唱片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直到1984年CD诞生。中国是1992年开始进入CD时代的,至此,黑胶生产线大量被淘汰,而中国黑胶唱片的收藏历史也是发轫于此。
最初的两年,黑胶唱片的价格从每张30元左右跌至15元左右。1994年,由于收藏者的喜好,黑胶唱片的价格有所回暖。到1996年,黑胶唱片的价格曾突破百元。1998年,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目前,国内市场的黑胶唱片均从海外引进,或者由二手市场得到。现在广州的陶街,最便宜的黑胶唱片大约是每张10元左右,珍藏版本,则高达上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