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水墨“惊艳”纽约亚洲艺术周

水墨“惊艳”纽约亚洲艺术周

时间: 2013-03-26 | 片长:00:03:42 | 来源: 艺术中国
新闻 >

【新闻】五星红旗飘扬在苏富比总部──当代水墨纽约亚洲艺术周引注目

2010年3月,代表中国的五星红旗被苏富比拍卖公司悬挂在总部门庭的正上方,被美国、英国、瑞士和法国四国国旗所簇拥着国旗足以显示出百年拍卖行苏富比对中国艺术市场的信心。2013年伴随着“纽约亚洲艺术周”举行的”Shuimo──中国当代水墨画”展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数中国艺术家在由北京飞抵纽约之前,参展作品就已全部售空。

每年3月份的某一周,纽约的各大美术博物馆及画廊、拍卖行将共同举行以亚洲的传统及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展览,这成为每年一度的“纽约亚洲艺术周”,每年这一时刻全世界的美术博物馆馆长、收藏家、艺术交易者、艺术家将聚集于此参加这一盛会。

而在苏富比大楼内部,位于二层中央的“Shuimo──中国当代水墨画”特别展无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14位艺术家的45件水墨作品挂满去年开辟的S2展厅,这些艺术家是蔡小松、张洪、谷文达、李华一、李津、李小可、刘丹、水松石山房主人、彭薇、秦风、泰祥洲、徐累、曾小俊、朱伟。他们其中既有中国艺术家,也有美国华人艺术家,甚至还有从事中国艺术收藏交易的英国人,但无论国籍,他们基于中国水墨传统的当代作品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苏富比为每位艺术家所做得安排可谓专业而精心:与顶级收藏家、美术博物馆馆长见面交流的酒会以及接受采访等活动,排满了几天的日程。艺术家每天忙着参加各种活动,但他们并不担心,因为苏富比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开幕以来,每天到S2展厅观看的人们络绎不觉,同时在第四天,伴随展览而举行的学术讲座《水墨:为什么我们现在应该关注?》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参与。

美国观众虽然没有完整的中国文化背景,但博物馆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耳熏目染,具有非常好的艺术直觉。中国艺术家蔡小松近年来着眼于世界文明,创作了围绕世界文明遗迹系列水墨作品,在3月14日的开幕酒会现场,一位女士在蔡小松的画作《文明回响:吴彬与布莱似峡谷的交响》前久久不愿离去,她对画家说:“我不了解题目中包含的文化背景,但我能感觉到画中的石头是从宣纸上生长出来的,它充满着巨大的能量”。这让蔡小松非常感动,正与他多年来的探索不谋而合。

中国水墨画如何在当代发展? 我们应该如何找到了古代与现代的桥梁?这是几代中国画家试图解决的问题,这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在展览现场,致力于水墨创作研究25年的画家刘丹说:“这些画家们没有隔断传统的文脉,他们都有传统的训练,他们有一种历史的意识,把传统带到现在和将来,希望我们通过对当代的认识,通过我们对艺术的视野,重新找到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

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林似竹为本次展览作的序言中写道:“《shuimo》的画家,无论所画的是奇石、山水、人物或半抽象画,皆深信水墨若脱离其传统就失去了它的趣味、挑战性及价值。水墨画传统渊广精深,它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衍绎蜕变,身为中华传统,它不仅是当代及未来艺术家的灵感源泉,也可作为新艺术的持衡,纵观《Shuimo》诸家画作,足见沿流溯源之风。”

伴随着亚洲艺术周举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李津作为本次展览中唯一一名人物画家,显得尤为不同。每年3月17日, 亚洲艺术周期间,正好赶上美国当地的圣帕特里克节,这是爱尔兰人纪念守护神的节日,后演变成为爱尔兰国庆日,美国从1737年起开始庆祝这一节日,成为当地爱尔兰人的盛大活动。参加活动的人身上或者穿绿色的衣服,或者涂抹着绿色颜料,演奏着爱尔兰民族音乐游行。李津去年偶然赶上了这个节日的尾巴,非常激动,并把这一题材画进了作品中,这些作品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今年他早早穿上了国内准备好的绿色毛衣,上午9点便出门,一直到下午1点钟,身着绿色服装与当地青年们混在绿色的人群中。他这一次仔细观察了他们的装束,将要表现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同时他对世界各地的著名节庆纪念日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种与当地“接地气”的创作方式,让美国观众大呼叫好。

本次苏富比配合亚洲艺术周同时展出的,还有中国传统书画及瓷器展、伊斯兰艺术文明、印度当代及现代艺术及赫斯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等,毫无疑问中国水墨艺术家们一种根植于伟大文明传统的进行的生长式创造,吸引了世界博物馆馆长、收藏家和观众的瞩目。而参展的水墨艺术家谷文达聊天时的一句话震聋发聩:“今天中国艺术家所受到的关注离不开中国的大国地位。先有了中国,才有了中国艺术家。”(作者:许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