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戏,孤独的演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12-25 10:53:48 | 文章来源: 《印象杂志》
 

    吸收,改革,融入,发展,消亡,是一种自然规律。随着地方戏曲市场受到挤压,人们生活快节奏、高效率正决定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必然改变,作为传统艺术的地方戏正遭受着挑战和考验。这种艺术受到了冷落,艺术家和继承者们承担着伟大的使命,为了不使其消亡而采取着一切尽有的努力,地方戏曲被边缘化了,其概念和形式变得模糊起来。排戏不再是围绕演员来做,导演要舞台的立体感;灯光师和舞美要把舞台布置得美轮美奂;服装设计师说我有对这个角色的装扮理解,就该这样的……演员要迁就许多方面,而自己的表演和思路、自己的身段和台步反而无须下工夫琢磨了。 文化市场很被动,群众化需求不足。于是出现了政府邀请观看,比如县、镇、村级政府,真正市场化的非常少。现在的状况是,政府是最大的买家。剧团通常靠政府拨款、拿奖养活。现在哪个剧团走向市场了?真正的市场是辣妹、是港澳台歌星。用戏剧行话来说,就是“台上认真,台下不听”。

    中国地方戏剧边缘化,在主流文化中难有一席之地。多元文化格局已经形成,传统的和现代的,经典的和通俗的,高雅的和大众的,泊来文化和草根文化,多种文化并存。主流文化靠什么体现?市场认可,消费者的消费力最强。人们肯花1000多元钱打一场高尔夫,却不肯看一场戏剧演出。泊来文化主流化,传统文化边缘化,实在是令人担忧。

孤独的演绎:

    地方戏曲的出路在哪里?2004年7月8日晚,一位面容清癯、剪着短发的老妈妈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一路顺风难忘湘西》的节目中,并清唱了一曲辰河高腔。她就是4岁学艺、8岁登台,表演辰河戏70余年,塑造舞台形象230余个的一代辰河高腔表演艺术家--陈依白。就现辰河戏所存剧团不多,有着一定的剧种危机,陈老说辰河戏是“高价艺术”,希望这一古老的戏剧能薪火承传,而现在她最大的心愿,是能在晚年还为辰河戏做些什么。很多像陈老这样的这些地方戏曲的衣钵传承者们,正在喧哗的热闹中苦苦支撑着地方戏曲的存续。他们是孤独的,像一个内心封闭的自闭症者,需要人们去开启……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戏人》
· 戏线弄条——夏阳艺术展
· 戏中情人
· 城市的戏剧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