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5日,中国美术馆里宁静而喧嚣,平和又躁动。一位老人把他内心的宁静用水墨表现在画上,他的出现让人们躁动,大家簇拥着他。老人旁边有黄苗子和华君武,但他们不是当天的焦点,焦点是这位已经86岁高龄的老人——吴冠中。
艺术创作的身体力行者
当吴冠中穿着一套中山装出来的时候,大家鸦雀无声,除了有照相机频繁的喀嚓声。开幕式很普通,没有剪彩,没有很多发言,尽管黄苗子和华君武来头都不小。刚刚卸去中国美术馆馆长职务的冯远简短介绍了这次展览。在冯远看来,“吴老在86岁高龄仍然能创作出如此多、如此好的作品,他是艺术创作的一个代表人物,一个身体力行者。”
这次由中国美术馆和百雅轩艺术沙龙合作举办的“吴冠中2005年书画艺术新作展”,展出吴冠中2005年创作的水墨画作品38件、书法作品22件。尽管2005年已经过去了,但对于吴冠中来说,2005年是很值得怀念的。这一年他重新拿起了画笔。病魔让这位老人在2004年几乎放弃了画笔,少有新作,但他仍然没有停止。他出版了自己的自传并研究中国书法。
对于展览的作品,吴冠中自评道:“反刍之草,沧桑味苦,却更贴近人生真味。思往事,往往更概括、更突出了某处眉眼,画面随之呈现简约,强调创痛,呈现无奈。……多少事,忘却了,手渐颤,水淋漓,还绘旧时图腾。……比不得当年,但人生之曲,不凭音色悦耳,当亦有未老、将老或已老之知音。”
“艺术是孤独的”
《梧桐入秋》、《晚香》、《黑蜻蜓》、《涂脂抹粉》、《眼花》都是在这次画展中展出的作品,从作品的名字我们能够看出一个老人的内心世界。《梧桐入秋》画的是落叶即将掉下来,但下面又有新芽成长。或许表达的是吴老人到老年的心境,虽然躯体衰老了,但内心仍然生机不断。
这次展览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老人暮年时候对童年对往事的回忆。比如《忆杭州》、《乌江老街》等。
对艺术如此孜孜不倦,这令旁人无比钦佩。“我很痛苦”,当吴冠中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震了一下。“刘海粟八九十岁的时候,画完画他会在落款处写下年方二十八,我佩服刘先生的坦荡和对艺术的热爱。如今我也八九十岁了,坦率地讲我无法做到他那样坦荡,有时候我很害怕,我不害怕躯体变老,那是不可避免的,我害怕的是我自己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因为这样,我就不能享受常人的晚年幸福,我无法在种花养鱼中去忘我,所以只能在苦闷中去探索艺术。艺术是孤独的,因为这苦闷,我感到痛苦的同时也感到高兴。”
江南水乡让吴冠中下笔多优美而少强悍,多舒展而少厚重,笔端一直洋溢着生命活力。他在中西绘画的基础上寻找结合点,中年以后悟道,他得以将传统水墨写意与西方现代表现性绘画熔于一体。这条“东寻西找”的道路使他的作品既有明快单纯的现代性,同时也渗透着中国式的宁静与抒情的诗意。
“我负丹青”的完美追求“他都负丹青了,那些画画的怎么活啊。”一个参观者喃喃自语。其实,吴冠中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都应该说没有“负丹青”。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吴冠中凭借个性张扬的艺术面貌,受到海外收藏群体、艺术经纪群体的极大关注。现在,吴冠中可以说是高价拍卖时代的一杆旗帜。他是目前整体抬升最高,单价涨幅最大的在世画家。根据《上海证券报》统计,从2003年到2005年12月的拍卖市场统计中,吴冠中作品的上拍总量达到了848件,成交总量达到576件,成交比率为67.92%,总成交金额达到62892.14万元。
“看我的画的人有三种,一种是爱好艺术的,一种是收藏家,还有一种是做假画的。”在一次展览上,吴冠中总结了看画展的人。不仅是在市场上,在创作上,在评画上,在美术理论上,甚至在散文界,吴冠中都有不菲的声誉。
“我负丹青”一语,更多的是一种自省与自责,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艺术态度。“宜兴学子,杭州学艺,重庆就业,巴黎留学,回国任教——吴冠中先生的人生轨迹复杂而清晰。吴冠中先生精湛的艺术及思想许多年引领着当代美术界的理论争鸣和关注焦点。”冯远在这次书画艺术新作展上,如此概括了吴冠中已经走过的86个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