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杰参加卡塞尔中国公共艺术展的作品《I am looking for you》
“去年的第一次个展,来了一个小姑娘,大概11岁,是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她进来的时候看完这个展览觉得很失望,出去觉得怎么这么闷。她觉得怎么这么闷,好悲伤,很难过。我就给了她一本画册,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在一起吃饭,她就跟她的妈妈讲,我觉得这个画挺美的,我终于看懂是什么意思了,这种心情的变化我会觉得很满足。当她第一眼看到作品,觉得怎么会这样的时候,她一直在思考,就达到目的了。”他希望自己的油画作品历经时间的流逝带给观者以希望;他又是一个聪明、略带幽默个性的时装设计师,喜欢达利的超现实绘画,欣赏时装大师让·保罗·皮埃尔的前卫设计。对于相熟的人而言,他是一个喜欢艺术、喜欢思考、精力充沛、乐于探索和打破界限的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余丁说他就像一个在艺术上训练有素,可以跨越不同领域的“跨界特种部队”。在他的作品里,能够清晰的感觉到,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现实中所承受的那种超负荷的生活压力,所幸的是艺术家带给我们希望,这个希望来自作品的做成部分——潜水呼吸器。他的个展与上世纪80年代导演为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经典作品《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同名。这位年轻的“跨界特种兵”就是许俊杰。
“我原来是国家纺织服装流行趋势的研究专员,专门在法兰克福看各种灵感的来源,每年开大会拿一堆资料,包括现在瑞典的色彩系统,我是他们中国的顾问,每年产生怎样的流行色,他们现在还是每年找我提案。比如说我代表中国地区,我可能就拿了一个打火机到了法兰克福,可能别人拿了一个烟盒到了法兰克福,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把这些放在桌子上,让大家来看这个百分比有多少。百分比是最多的,就可能是后年的流行色,因为我们是今年做后年的研究,所以是有点预见性的。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都是今年做后年的,所以你会看到我的作品中可能有一些超现实的东西,跟这个训练有一定的关系,超前了一点,所以有一点预见性。”虽然他正在着手打造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但行走在设计和绘画间的许俊杰却把绘画中的思考带入他的设计领域。在许俊杰的架上作品中以色彩、造型的手段走入现代人的心理困境,触摸敏感的神经,又试图用一种象征的方式来陈述生活的不易。带着沉重“潜水器”的人物与战争中的士兵所带头盔存在一种暗合。库布里克以真实的镜头再现战争的残酷。许俊杰以象征的手法真实的再现高度现代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现实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艺术家 许俊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余丁说:“许俊杰生于70年代末,成长于80年代。这一代人成长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转型的时期,他们可以接触不同的艺术与文化、拥有前所未有的丰富的视觉资源;这使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更为多元的风格与面貌,他们在创作媒介的运用与表达方式上也更为自由大胆。与此同时,他们也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也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到内心的迷惘与彷徨。
在许俊杰的作品中,不难看到其成长背景所投射的痕迹。比如他作品中的卡通因素——镜头式的结构、简洁清晰的线条语言、独特的光线感和黑白色调;比如他在作品中揉合了儿时的记忆与想象、同代人的迷思与憧憬,以及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构建一处栖息之境的美好幻想。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对现实和内心情感的双重观照,刻意保留了内心独立的空间,并以一种敏锐而直率的视角对内心与现实间的不适与落差进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