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何见平:中德设计的“差距”和“差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31 09:35:16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何见平是那种看着非常年轻,却拥有丰富经历的设计师。他说话很直接,也许给人的感觉有些锋芒外露,但看问题却直指关键、一针见血。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仔细谈及了中德乃至中西方的“设计差距”和“设计差异”问题。同样尖锐的话锋,我想大抵能够引起一些有志之士的思考吧。

  记:我知道您目前大部分的工作和生活都放在德国,最初移居柏林的契机和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 “移居柏林”,听上去像是饱食后的闲情逸致,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却连想象都是奢侈的。事实上,4年浙美(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大学教育,把我从无知带到艺术和设计的入海口,毕业后的我其实一头雾水,面对着那片汪洋大海,对专业的迷惑,对现代设计的憧憬,对自由世界的好奇,令我不安分守己,辞去稳定的工作,开始念外语,想西天取经。最重要的原因,也令我多年来默默感恩在心,那时已经在柏林留学的林家阳老师,他对我提供了出国留学和专业信息的实际帮助。在90年代,那样的帮助,是人间最美的品德。林家阳老师以自己勤奋刻苦的专业操守,感染我对平面设计的坚持。林老师1997年回国后,遗憾他没再坚持设计创作,而走上高校政治之路。我亦遗憾终于和他愈行愈远,虽然心中一直感激着。

  记:我知道您拥有多重身份,那您目前主要的工作有哪些?
何:所有的身份,如果不能帮助提升专业修养,都没有意义;换言之,如果和专业有冲突,就应该割舍阻碍平面设计的身份。
平面设计师所从事的工作,因为专业的范畴,通常被锁定在印刷物概念下的前期工作。更延伸宽广一些的,就渗入到品牌视觉、媒体传播和空间导向的范畴,但是这些都不再单一可行,必须和其他专业合作完成。于是在技术含量下,平面设计的价值被直观化、边缘化,被技术化的表达所代替。真的已经到了拥有电脑技术,就能做平面设计的时代了?看看满街满市的横幅、广告牌、灯箱、路牌、标志,有质量的平面设计还是凤毛麟角。平面设计的社会能量,必须和社会审美成正比。在全民审美没有提高时,单独发力,势必受反作用力所害。我目前从事的工作,希望能为普及平面设计的社会能量,提升社会审美做些摇旗呐喊的事情。

  记:您有许多作品都非常出名,比如长着耳朵的《AGI- New Voice》(新声),还有您的《小工作室》(small studios)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您觉得您的设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哪里?
何:经常被人问到这样的问题,原来,我没有细想,觉得在客户。或者设计要求出来前,我根本不知设计思想和创意从何而来。后来被问多了,逼自己想。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设计挑战、不满,也和那些设计要求一样,是我设计创意的来源之一。设计思想大于设计创意,我没有完整的设计思想体系,我只是觉得自己拒绝雷同的设计,不雷同于同行,也不要雷同于自己曾做过的设计。但是久了,也觉得不必刻意,缓慢中学会自然,学会隐身于设计主题之后,学会不留痕迹的设计,应该是不难的。

  记:您经常参加国内外的展览、评选活动,包括您目前准备出版的 “AGI - 50 Years Germany”和“One by One”两本书都是介绍国外的优秀平面设计,您觉得中国与德国的设计差距在哪里?
何: 我想谈下“差距”和“差异”。中国和德国的设计 “差距”,不由我来评论。政治家对设计的价值取向、全面审美、社会制度的开放性、对原创的尊重(同样对抄袭的批评)、工业化的社会比重、商业竞争的道德化、环境概念的理解等都是造成差距的原因。在两个国家间的设计差距并不可怕,它可能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空间面积或者政府扶持力度等造成。只要认识到,设计对社会发展和审美的价值,必然会推动设计进步,有“差距”对提升设计进步是动力。

  但可怕的是没有“差异”,没有“设计差异”,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自己历史、生活习惯、审美取向、精神感官、语言、艺术形式等,自己国家民族的微妙个性化表现,而融入和德国(或者西方国家)一致的表现方法,我觉得追求这样形式化的“无差异”,无疑不能带给中国形成自己的设计语言,不能给世界设计带来中国的设计贡献,也无疑是隐患。虽然,我们在科技上,无论电脑、印刷设备、摄影等,全世界都在使用同样的工具,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应该做不到形成一致性。但是,全球化(或者,更多是西方价值决定性取向)却让我们中国设计师几乎清一色西方化了。隐患的形成,大学设计教育应负首责,社会需求是帮凶。应该呼吁,有“设计差异”的表现形式。

  记:中国和德国都是您的家,您更倾心于柏林的林荫大道还是杭州的山水人家?不同的国度和城市带给您哪些不同的生活体悟和设计思考?
何:只要是家,都会有倾心的理由。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后记中谈到,他在南欧撰写这篇小说,心中也是为了隔着遥远的距离,对本土的思考更敏感纤细,于创作大有裨益。我自己在设计创作时,对村上的这番心思,感同深受。觉得隔了地理的距离,令我对母语故土、山川江河、吉光片羽都添增敏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