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建筑师看世博:一场未来建筑的博览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26 14:24:22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城市建筑与城市生活论坛”举行

  image

几乎每一届的世博会都会成为一场世界新建筑的盛会,参与其中的不论是临时展馆还是永久性建筑都会成为每个参展国建筑界的大事。日前,为了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记录下本次世博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出了《二〇一〇年上海世博会建筑》一书,并在世博的名义下,汇聚70多位国内知名的建筑师和学者举行了“城市建筑与城市生活论坛”,给这几个耳熟能详的关键词——城市、建筑、生活以建筑学意义上的评述。

早报记者 蔡晓玮

image

世博会荷兰馆 本版图片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刘行喆 张栋

image

世博会万科企业馆

image

世博会英国馆

image

世博会丹麦馆

  中国馆欧洲展馆

  仍是焦点

  和普通人一样,除了参与世博会场馆建设的建筑师,不少与会建筑师也只是走马观花地在世博园中走上了一两遭,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喜欢的建筑也不同,南京大学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张雷表示:“我觉得永久性建筑和临时性建筑还是非常不同的。前者,可能因为承担了比较重的责任,所以呈现出浓墨重彩;而后者则更多是一种轻描淡写。”他分别用用“轻浮”、“轻狂”和“轻盈”来形容英国馆、荷兰馆和芬兰馆,虽然形容此中多用“贬义”,但张雷却坦承自己更偏爱这种举重若轻的做法。

  在建筑领域一直把握话语权的欧洲的场馆依然是与会建筑师提及次数最多的场馆。山水秀建筑事务所的设计总监祝晓锋举了丹麦馆、英国馆和荷兰馆三个不同例子:“英国馆,它呈现了一种新的纪念性。第二个,我很喜欢丹麦馆,可以说从我们固有意义的结构和空间的糅合上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结构非常的牛,只有一个电梯筒,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另外一个荷兰馆,我觉得是观念上的一个突破。以往大家认为馆就是一个房子,要进到房子里面去看东西,但荷兰馆彻底突破这点,它是彻底开放的,你在坡道上走的时候可以看到其他的国家馆,这体现了他们的野性和开放性。

  在所有的欧洲馆中,英国馆是最令与会建筑师瞩目的一个展馆,英国馆的中国合作设计师顾英介绍,英国原创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背景庞杂,学过工业设计和美术设计,所以他的作品和一般的建筑师不同,更像是某种雕塑,而且设计手法也更加纯粹。但这种雕塑型也受到一些建筑师的质疑,何镜堂院士就表示这种雕塑感可能会对年轻建筑师造成错误的引领。而另一方面,也有嘉宾对中国馆的细节提出了一些质疑,在中国馆的设计中,通风孔每一面都有31个洞代表31个城市,凸成写有“东、南、西、北”四个汉字的方形印章样式,其实里面是空的,用来通风。有建筑师表示,这个构建在传统的斗拱中其实有着十分重要的结构意义,通风的作用破坏了这点,这似乎也体现出对中国馆的格外细致的关注。

  关于未来建筑的另一种想象

  世博会建筑绿色和环保的理念也是论坛的焦点。临时场馆被拆除后何去何从引发了建筑师的讨论。对此,来自德国GMP建筑事务所的吴蔚举了汉诺威世博会瑞典馆的例子:“当时瑞士馆的材料是一根根的原木,世博会结束之后,木头可以运回去做家具,所有材料都可以重复利用。这届世博会,我感觉大部分场馆就是想6个月后就可以拆了,是不可重复使用的,也许从视觉上讲是一场盛宴,但是从整个地球的发展来看,是一种开倒车的行为。”

  更有些建筑师给出了对世博会的不一样的想象。建筑师齐欣表示,如果世博会的建筑不是在一个园区里,而是散落在上海的各个角落,真正成为上海城市高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许临时和永久就将并存。实际上,库哈斯在为世博作前期的研究时曾提出过一个大胆的概念,“他认为我们可以为上海此时此刻的城市化发展地图绘制一个边界,然后沿着这个边界建造一条环路地铁,把世博的各个展馆放在这个环线之上,人们可以一站一站地去看世博。”当然,这种想象非常疯狂,但它将有利于疏散市中心的人流,并将永远地在这个城市中刻下2010的城市发展脉络。或许,在世博会之后,我们更需要的是思维上的突破,而非单体建筑上的华彩。

  专访多相工作室陈龙:

感性形态从理性出发

  此次论坛上,年轻的建筑事务所登上世博会的舞台成为建筑师们谈论的焦点之一,其中多相工作室的作品万科企业馆得到了颇高评价。让建筑师们更兴奋的是,世博会作为一个顶尖的世界级建筑盛会也给年轻建筑师提供了一个舞台。

  早报:谈谈你们这次做的万科企业馆,它的形态很有趣,怎么想到做成七个独立的筒状结构?

  陈龙:这是一个小型的招标,命题是全球变暖,也就是低碳。我们也是从这个概念出发来做的。此前我们就对麦秸秆这种材料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中国处理麦秸秆的方法多是在农田里面焚烧,其实在麦秸秆中固化了很多二氧化碳,焚化的同时,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气里,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把多层的麦秸秆压扁,然后穿上钢筋,之所以用筒状结构其实也是因为这种材料整体硬性强,截面作成筒状更合适。

  早报:所以说是一个特别理性的设计过程?

  陈龙:是的,虽然最后呈现出来的空间很感性,但实际上我们是从材料出发来做的,思维上很理性。最后,因为这种结构需要大量试验,而且也没有现成的标准,所以没有用麦秸秆来做结构,但建筑的形态被保留了。

  早报:你怎么看东方和西方不同的建筑形式?

  陈龙:现在建筑做形态的特别多,这其实是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一路沿袭下来的西方造型艺术,讲究实体在阳光下的光影和造型。但我们关注的却不是形式,我们的作品大多是一些非常朴素的几何体,比如原型,还有很多的方块。

  早报:回到世博会,你最喜欢哪个馆?

  陈龙:英国馆。它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展品。而且它的工艺是产品设计的工艺,更精致,它的构件都是独立在工厂中完成然后组装的。我觉得这个建筑和我们的设计有共鸣的地方,实体和空间之间不是二元对立的,其实有很多中间状态,这也往往是我们的设计灵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