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靳埭强:做有中国文化能量的设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13 08:52:45 | 文章来源: 333cn.com 靳埭强

 

最近,电影《2012》、《阿凡达》都反映了时下人们对生态对环境的密切关注,您认为设计在生态、环保方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靳埭强:我们一直在关心这些社会的题材,包括对环保、平等,以及朴素价值观的关怀,我们一直有这方面的主题创作,交流,在起一些推动作用。也常常做一些商业设计之外的,用一些慈善的、公益的态度做主题的设计,所以我觉得这些应该从年轻就应该关心。为什么本届的主题是品?最大的冲击就是我们中国大的范围的“品”的问题,有很大的危机。去年产生的假东西太多了,危害生命的东西都有,已经不仅仅是抄袭,不能这样做。要切记伦理,做设计也是这样,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靳院长,您是设计领域的前辈,很想得知在您看来“设计”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靳埭强:这个可以写论文了。最简单的来说它一定是有目的的,为了一个需求而做出来解决这个需求的问题,满足它,而能够令使用者在使用的同时感受到它的品味、它的精神、要有美的能量,这是最基本的。

那也就是说在一个功能化的基础上提升到精神愉悦了。

靳埭强:对,最简单的说,一个广告设计,宣传不了产品最本质的特征和优点,那么多么美丽都是没意义的。我做了40多年的设计了,还在学习什么是设计,真的。

您认为设计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靳埭强: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解决了一些基本的功能后有一些提升,要提供更好的功能,更不同的,更令人享受的,方便的,也更关爱的。要环保,平等,不能只服务于人类,还有动物、植物,整个大自然。

那这也是我们未来设计的方向吧?

靳埭强:对,已经开启,并不是今天才开启,我们本来就是要这样,体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好,更是为了下一代。快乐生活的时候一定要有危机感,而不是到了危难的时候才去注意,那就太晚了,所以说30年前就有了。

30年前已经有了萌芽,现在在发展,将来会更好。您怎么和大学生/年轻人探讨设计观点,他们敢和您发生争执吗?

靳埭强:我是鼓励讨论问题的,中国人的传统教学中已经有这个问题了,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其实本源不是这样的,孔夫子和他的学生之间探讨问题就很平等,不是灌入式,而是探索问题的时候学生将精彩的记录下来,所以我提倡互动,学生主动的学习和研究观点,我可以说我的观点,但不给他答案,让每个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度不同,要相互学习,至于氛围,学生有不同观点的时候我也和他们讨论,我不会不尊重他们的观点,不会说你不应该这样问我。

    但是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我去年在中央美院讲课的时候,我拿出我的作品和学生们分享,这些学生可以说都是很优秀的,我问他们北京最重要的是什么?当时一百多个学生,但是收回来的只有60多份答案。我就问他们是不是我的问题不值得回答?是不是我的问题问得不好?有几乎一半的学生不参与讨论,全国选出来的精英学生对于设计的参与态度不能是这样的,这样怎么称之为精英?可能就是我们的教育还没有达到互动与平等。我一轮轮的票选和讨论,找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问他们同不同意?然后怎样去发扬这个大家最重要的东西,我给到他们这样一个议题。但是来来去去也只有十几个学生比较热情,其他的同学反映还是比较平淡。

这可能和内地的学生从小的成长环境、心态都有关。

靳埭强:对,还是有些拘谨,害怕回答错,一个问题是有很多答案和观点的,我不会否定学生的观点和意见的,我是想让他们比较彼此的思想和想法,怎么样相互理解。我鼓励和我不同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

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老师,谢谢!

靳埭强:我也是从70年代做老师一步步来的,一定要这样。

您去过很多的国家和城市,最喜欢的一个城市是哪里?

靳埭强:全世界来说,京都、巴黎、杭州。京都文化很丰富,现代不失传统,文化是交融的。巴黎也是,很现代,很浪漫感情很丰富,形成了一个浪漫的氛围。东方的浪漫和西方的浪漫是截然不同的。内地的杭州也不错,苏杭的纯美让人心动。

请您为我们推荐一本您最喜欢阅读的书籍吧。

靳埭强:石涛的《画语录》,呵呵,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读,他用中国道家的思想去分析绘画的观点,是超越时代的,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先进的。这本书越读越有味道,对做设计帮助很大。另外,田中一光的《与设计向前行》对做设计很有启发,田中一光先生也是我的偶像,他的这本书是一个设计和文化议题的感想,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才理解他的设计为什么这么现代,所以这本书我推荐给对设计、对艺术、对文化有兴趣的年轻人。如果想更深入的理解他的设计,不妨再看看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

 

   上一页   1   2   3   4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