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设计·新媒体

动漫艺术大展:看中国动漫产业如何转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16 16:00:53 |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揭幕的翌日,本次大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艺术与产业”学术研讨会也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动漫产业发展问题各抒己见。

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指出,当今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从宏观上处理好艺术与产业、质量与数量、效益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主任、美术家袁运甫说:我们在动漫上的投入这么大,建立了这么多动漫基地,许多院校建立了动漫学院、开设动漫学科,在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下,我们拿出来的东西是否足以与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相比?

这个喜忧参半的现实在此次动漫艺术大展上也展现了出来。展览陈列了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众多收藏机构、出版制作单位和私人收藏的动漫名家名作300多件,包括动画电影、动画短片、电视动画系列片、新媒体动漫、讽刺与幽默类漫画、连环画等,几乎集中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动漫艺术领域所有重要的创作成果。展览陈列了张乐平、丰子恺、万籁鸣、丁聪、特伟、阿达、华君武、方成等众多早期动漫名家的原作,这些作品无不呈现出艺术性高、思想深刻的共同特性;而在新时期以来的众多动漫艺术作品,则展现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风格迥异,尤其是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创作和制作的鲜明特点。但是其中给人强烈感受和深刻印象的作品,更多是以个体单独出现,很难同其他产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汪天云以动画片为例,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同样的担心:为推动动漫事业的迅速发展,根据2004年广电总局提出的要求,全国每年至少需要有30万分钟国产动画片播出,而当时产量还不到2万分钟,几乎是从零开始,全国动漫企业发展到目前的5600余家,动漫产量超过13万分钟。经过几年努力,国产动画片产量的窘境正得到缓解,但是,质量和艺术性仍然堪忧。究其原因,专业人才队伍体系化建设仍需完善。“按照常理应该是先有剧本再有动画,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可能有足够的专业动画剧本作者,动画创作者必须身兼剧本作者,然而,我们的动画创作者现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汪天云说。

近年来,国产动画片的进步有目共睹。从去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票房突破8500万元,到今年《麦兜响当当》超过7000万元。去年我国电视动画片的产量已突破10万分钟,成为世界电视动画片产量大国之一。这些成绩鼓舞着我国动漫产业每一个从业者。

但是,我们与国际一流水平尚存在差距。仅仅一部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我国的票房就有1.7亿元人民币。“一部90分钟的《功夫熊猫》打败了10万分钟的中国动画电视。”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说,《功夫熊猫》中会“功夫”的“美国熊猫”吸引观众的绝招是“文化功夫”,影片绚丽的视觉景观和搞笑的细节只是外在功夫,而内在功夫是其运用中国元素来传播美国精神,真正吸引观众的是中国璀璨的文化,“当我们认真思考这些成功背后的文化积淀后,就应该思考如何开阔思路,如何挖掘中国自己的动漫题材”。

如何抓住民族性这个重心,更快速、更健康地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这个问题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此次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展出的300多件各类动漫作品,共有动画电影26部、动画短片69部、电视动画系列片35部、新媒体动漫4部,与曾经产生过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动画影片经典的年代相比,国产动画影片今天已走上了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发展道路。但是,我们的许多动画影片还存在模仿甚至照搬国外动漫来获取观众的问题。

孙立军指出,现在的动漫观众主要是在看日本动漫作品的过程中长大,“入世”之后我们的影院又以美国的动画为主,中国动漫观众的口味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变化,为了迎合观众,我们的许多动漫作品靠模仿和照搬国外作品来赢得观众,不知不觉放弃了自己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不是别人给咖啡我们就得做咖啡,我们的土壤不适合咖啡,但茶是我们的土壤独有的,如何创作出适合本民族的动画值得我们去思考。”孙立军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