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设计·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瓷器•车-马军作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18 08:44:53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新闻网原创

·展览城市:北京—北京
·策 展 人:
·展览时间:2009-06-182009-09-18
·展览地点:秀瓷当代画廊
·开幕酒会:2009年6月18日 下午3:00-6:00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联系方式:86-10-64319181
·地  址:北京朝阳区草场地村249-3号院
·备  注:艺术家:马军

·展览前言:

     马军的(流行)文化大革命

    马军的作品玩弄着China这个字的多方含意——既是国家、物品,又是媒介。他的作品也玩弄着“文化大革命”背后含意,其中包括中国近代史上失败的理想,以及中国现代日常生活中、有缺陷的理想。自从中国当代艺术在21世纪,爆发出其影响力,国际媒体也从文革(1966-76)之后的报道,理所当然的做了180度的改变。之后的几十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让他们不仅是重新检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他们也开始检视国内的文化遗产。而其市场的开放也同样反应在艺术市场的开放。崛起的中国企业家,不但用其空前的财富,在各拍卖会中用天价买回中国工艺品,中国当代艺术家也因为政府提供训练、鼓励自由表现、以及政府在国际社会,把中国艺术当作新“产品”出口推广,其作品夜创下买卖交易的记录。结果就如同《纽约时报》的评论家布莱姬特-古巴帝最近的评论:“中国已经从一个与世隔绝的文化沙漠,蜕变成文化交换的肥沃土地”。

    但是正当马军的作品强调了在文革出生的一代,这个文化交换也带来了对中国文化本身的矛盾。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政治舞台中,中国艺术家享受新自由与国际影响,显示中国在全球文化中的强势地位。但是在另一方面这种文化问题,变成与经济政治挂钩,越来越跟他们西方资本主义的“敌人”失去差异性。因此中国艺术家不得不面对令人不安的问题:国家特性。在文革时,国家特性就是一个清楚的共产主义国家。因此,这一代中国艺术家作品,表现出对矛盾的中国当代文化缺乏自信,以及面对这个问题的欲望。马军的作品,就强烈的反映出这种情节。

    马军出生于1974年,此时文革已经接近尾声。它在市场急剧改变的时代——1980及90年中国商业化时代,长大成人。他用瓷器烧的电视、收音机、模型汽车,是轻工业制造工厂的塑像,当时中国开始成长,变成出口王国。他的饮料与香水瓶,也表现了中国的西方贸易伙伴,逐渐在中国的日常生活出现、以及物质化的现象。正当其他年长的当代艺术家,回避这些中国流行文化的庸俗物件,而把重点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历史中,比较清楚、深刻的意象与叙述——如早期见过的故事、其理想与净化,马军反而专注在明确提示比较非英雄化、比较妥协的中国现代历史。以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决定很关键。他的作品暗示在白热化的国际市场上,中国现代艺术的商业基础(甚至是装配线式的创作)。马军的作品,似乎在请求观众考虑玩具店的遥控汽车,与拍卖会上重要画作的关系:两者都是“中国制造”。

    马军作品的丰富性,表现出中国文化中的这种观点,但是这并不表示其作品就是对这种观点的全面控诉。又一次的,艺术家对问题的观点出现矛盾——这种矛盾不只是他选择的媒介及铸造方法——虽然这种方式让他能大量制造,而这也是他作品要表现的——而且还包括他选择的叙事方式,以及画在上面的装饰图案。从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1644——1911)取材,马军的作品让大家注意到大量制造、商业出口、以及跟西方的连接,其实在中国存在已久,甚至这些特性在中国历史上是今人骄傲的传统。清朝时,发生瓷器对西方大量输出——就像马军的电视和收音机,可以便宜制造,并且赚取大量的利益,——散布,以及瓷器制造传统的没落、出现色彩炫丽的华丽装饰和实验性的釉。如同艺术历史学家爱米-麦克尼尔提到马军使用的清朝图案如华丽俗气的龙、花的图案、以及很戏剧化的景象:“这些都不是很别致的图案,比较像是明亮的色彩、过于配合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风、而制造出的出口产品意象。”马军作品迎合西方收藏家所谓的“东方”概念,而西方人也很有技巧的利用这些概念营利。他的作品像是很亲切、迷人的跳蚤市场小玩意儿。但透过结合清朝瓷器,马军的作品却增加了另一层含义,以及另一种深远的文化联结。新中国最近所谓的高等文化“革命” ,其实就是流行文化,根本不是革新。马军的作品暗示了艺术家与收藏家、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代、持续不断的对话——其内容就是创作与商业已经彼此形成一种关系。

玛丽亚-依莲娜-毕赛克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第四届北京双年展聚焦“生态与家园”
· 自由交流论坛第二回——数字时代的视觉革命
· Levi's 童装牛仔裤趣味广告欣赏
· 欲望的隐晦介质
· 《伊莎贝尔·于佩尔——肖像中的女人》摄影展从法国移师北京